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创新浙江

打造滨海型城市节水样板

  【按语】为进一步推进国家节水行动走深做实,积极宣传推广各地以节水为抓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民生福祉、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省水利厅、省节水办联合本报组织开展“节水与高质量发展——党政‘一把手’谈节水”特别专题宣传活动,本篇聚焦象山节水。

打造滨海型城市节水样板

记者 秦正长 通讯员 张芳芳

  宁波市象山县位于浙东沿海,三面环海、两港相拥,境内“七山一水二分田”,水资源总量9.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788立方米,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相对突出,是全省17个水资源较为缺乏的县市之一。

  “象山水资源状况决定了我们必须更加注重节水。近年来,象山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全链条压实‘水责任’,全方位用好‘水资源’,全领域激发‘水动能’,节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获评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象山县委书记包朝阳表示。

  突出顶层设计,全链条压实“水责任”。象山县始终把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推动组织、规划、制度三向发力,有效形成科学节水工作体系。

  该县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水利、财政、农业农村等个15个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细化责任分工,构建形成“政府主导、水利牵头、部门协助、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象山县科学编制《象山县水资源节约保护与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象山县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严控用水总量,严管用水强度,严格排水管控。

  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完善居民用水阶梯式水价、分行业落实用水总量管理等制度,象山以刚性约束推动节水从治标向治本转变。特别是创新合同节水制度,与宁波东海集团合作,通过正向激励、反向倒逼,累计节约水资源4126万立方米、产生经济效益2.2亿元。

  突出开源节流,全方位用好水资源。象山县始终把“节水优先”放在突出位置,精打细算、从严从实管好用好水资源。

  聚焦全县水利工程性调蓄不足问题,象山大力推进水资源平衡“512工程”,用5年时间,投资20亿元实施平潭水库扩容、白仙山水库新建等10大工程,预计到2026年全县水库总库容将增加1266万立方米,水厂日处理规模从42.4万吨增加至45万吨。

  为降低管网漏损率,象山县全面开展供水管道维修和城乡供水管网延伸改造,近三年完成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250公里,农村“一户一表”改造基本全覆盖。同时,投入1000万元打造集成式智慧水务信息化管理平台,综合建立GIS动态管理、压力监控与预警管理等系统,实现数据实时监控、异常快速报警、故障及时维护,管网漏损率降至12%。

  在“再生水”利用方面,象山县大力推行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建成配套再生水管网47公里,再生水利用率达40%、全市领先。其中年工业用水和城市杂用水313万吨、占比20%,景观环境再生水用水增加至1256万吨、占比80%。

  突出分类施策,全领域激发“水动能”。象山县始终坚持技术节水、全民节水并重,以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提高节水效率效益。

  工业用水从“供水管理”转向“需水管理”。该县将节水指标纳入“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体系,鼓励引导企业加强节水减排。同时,加快船舶建造、纺织服装等传统高耗水行业绿色化改造。与2022年相比,全县万元GDP用水量下降4.6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个百分点。

  农业用水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该县持续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造,推广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农业节水技术面积4.3万亩,实现节水40%以上。同时,配套完善运行终端用水计量装置,全县完成农业水价改革面积21.9万亩,累计提升改造泵站135座,实现农业用水总量监控、定额管理。

  公共用水从“要我节水”转向“我要节水”。该县紧扣“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点,开展节水宣传“五进”行动,全面节水深入人心。严格实行社会面节水器具和设备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全县新建住宅节水器具普及率达100%,成功创建节水型小区26个、节水型学校15个。

  “象山将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举办全省节水现场会为契机,深入宣传贯彻《节约用水条例》,从严管水、高效用水,更高水平建设节水型社会,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包朝阳表示。


浙江日报 创新浙江 00010 打造滨海型城市节水样板 2024-09-23 浙江日报2024-09-2300005;27098236 2 2024年09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