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要闻

嘉兴南湖学院专业瘦身增肌——

专业建在当地产业链创新链上

  专业动态“瘦身”“增肌”,这样的现象在嘉兴南湖学院并不少见。一组数据可作印证:近3年,嘉兴南湖学院已停招测控技术与仪器、网络工程等近10个专业。目标是到2025年,学校专业总数从44个瘦身至25个左右,数量缩减约43%。

  “办学规模不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我们的办学追求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优。”嘉兴南湖学院党委书记倪沪平说,作为一所城市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更加精准地将专业建在当地的产业链和创新链上,专业要“瘦身”,更要“增肌”。

  那么,哪些专业被撤销?专业布局不断调整,透出哪些新气象?

  从一头热走向两头甜

  细细梳理可以发现,嘉兴南湖学院撤销的专业名单中,不乏一些曾经的热门专业。撤销的原因,大多为不适应当今的产业发展。

  比如,随着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日趋成熟,单纯的车辆工程专业知识往往难以支撑现实需求,常常出现“学车辆工程的不懂感知决策,学自动化的不懂车辆”的现象。市场孕育更多新职业的同时,也在呼唤高校补上人才培养的缺口。产业在发展,院校必须与时俱进,加快专业“新陈代谢”的步伐,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才能让校企“双向奔赴”。

  为此,嘉兴南湖学院紧密对接区域发展需求,瞄准新材料、光伏新能源、集成电路、微电子等嘉兴“135N”产业集群,推动产教融合从“一头热”走向“两头甜”。

  教师备课走访近50家企业

  专业布局调整,并非一味地减少,也有专业“上新”。这几年,嘉兴南湖学院新增的备案专业中,“数字”“智能”成为高频词。比如新材料工程学院对标新能源材料和精细化工,将原先开设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6个传统专业,调整为现在布局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生物质能源与材料、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等4个新兴专业。

  不过,专业“上新”只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第一环,在“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资源建设都面临一场变革。

  为让学生体验更真实的岗位环境,嘉兴南湖学院首先从课程教材着手,与相关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编写。

  新材料工程学院老师周立康所在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将调整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前期,他与同事走访近50家相关企业了解需求,“尽可能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周立康说。

  此外,嘉兴南湖学院还根据嘉兴的重点特色产业,以一个产业集群一个学院的模式,成立光伏产业(人才)学院、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学院、时尚产业(人才)学院等,定向培养人才。同时,探索校企携手科研攻关,“借用”企业实验室。去年,浙江宏利汽配集团把实验室搬到该校信息工程学院,旨在集聚大数据技术、电子技术、工业制造等资源,探索多源数据融合,打造大数据创新应用,打通产学研用,推动关键技术产品快速转化。

  今年1月,浙江宏利汽配集团联合嘉兴南湖学院启动“汽车零部件销售数据的预测建模与分析展示”项目,由企业高级工程师、技术总监及校方专业老师共同带领12名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对汽车零部件的大数据进行建模,用于企业后期预判产量需求、产业导向。目前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智能制造时代,企业急需高技术人才,我们不仅是为学校提供教学资源,也为企业培育、挑选未来的工程师。”宏利汽配相关负责人席洪飞说。

  毕业生专业与产业更匹配

  专业“与时俱进”,学生就业也更加吃香。

  去年10月,机电工程学院7名大三学生进入众恒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实习,其中3人被正式录用。“我们学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侧重于对工程制图等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必备技能。”陈楠是被录用的学生之一,嘉兴南湖学院的精准教学,让他毕业即就业。

  “紧贴地方产业的专业,更要办好。”倪沪平说,近3年来,嘉兴南湖学院已和30家企业签订相关合作协议。

  眼下,人工智能产业已成为嘉兴市重点培育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嘉兴南湖学院针对嘉兴市普通高校没有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这一现状,积极谋划布局,于2024年成功申报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目前,学校已经与多家企业与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的格局,正在嘉兴南湖学院加速形成。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调查结果显示,眼下,嘉兴南湖学院毕业生专业与嘉兴产业匹配度已达80%左右。此外,毕业生“留嘉率”也逐年上升,2023年已提高到29.98%。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5 专业建在当地产业链创新链上 2024-09-10 27075817 2 2024年09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