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深读

割完一茬还会长,像韭菜一样的稻子穿越千余年,重回台前

从试试看到打破亩产纪录

  这些年,一种特别的水稻——再生稻,频繁出现在中央、国家部委的文件里。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南方省份发展多熟制粮食生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今年8月,农业农村部表示要大力推广再生稻高产稳产、精准调控、节本增效等技术模式,继续支持强化再生稻相关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等。

  虽然特别,但再生稻也不是什么新物种。至少在1700多年前,再生稻就已经出现在我国史料记载中。穿越千余年,再生稻重新走回台前,所为何事?

  时值八九月,一批再生稻正在杭州、衢州等地开镰收割,经测产专家认定,有不少两季亩产可达1000公斤以上。今天的再生稻,好种吗?好吃吗?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关口,它能帮助我们牢牢端稳饭碗吗?带着疑问,记者走进稻田,一探究竟。

从试试看到打破亩产纪录

  种了大半辈子的粮,常山县的种植户王小华第一次听农技员说,有一种稻子“跟韭菜一样,割了还会长”时,感到不可置信。

  谷地、平原种双季稻,山上只种一季中稻,在常山,这是祖祖辈辈沿袭的田间传统。王小华一直种的都是这种水稻,一季收一茬,然后育秧、翻耕,继续下一轮种植。然而农技员告诉他,再生稻能够突破这种传统稻作制度,种一季能收两茬甚至多茬。

  带着好奇,他决定试一试。2013年,王小华搭上了常山推广再生稻的班车。而在他之前,另一个种植户游水根于2009年加入了再生稻试种行列。他的理由朴素而谨慎:“种一次,收两季,省下了一季的种子,播种、育秧、插秧的人工成本也省了。”游水根告诉农技员,自己可以先拿10亩田试一试。

  第一年,游水根3月15日育秧,4月15日移栽秧苗,8月中旬割一茬,产量不错;到了11月初割第二茬,亩产只剩200公斤左右。产量不算理想,但是好歹成功了。农技员和游水根等农户们决定继续把再生稻种下去。他们边种边找亩产不高的原因:收割时,由于农机的碾压,容易让部分稻茬受损,会影响再生芽萌发和生长,能不能改良机器?再生稻,还能不能培育出更好的种质?……

  如今,10多年过去,在常山羊角西山与棋盘山两山之间的谷地,记者看到了王小华的那片田:人工渠水温婉地从常山县曹会关村旁向南流去,和煦的阳光洒在稻田里。稻田边,竖着一块高高的牌子,蓝底白字写着:常山县再生稻蓄留示范基地。

  走在田间,常山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研究员何水清拔了一根收割后的水稻给记者看,再生稻的根部不仅长出细长的新根,在基部茎节间也已经长出长长的萌芽,而就在试种田数米远的晚稻田里,8月种下的秧苗才刚开始抽出青色的芽。

  水稻真的能像韭菜一样!王小华信了。他不仅信了,2022年,就是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王小华种植的再生稻两季亩产量达到1237.31公斤,打破了“浙江农业之最”再生稻百亩方亩产纪录。

  如今,像王小华、游水根这样选择种植再生稻的农户,常山县共有100多户,再生稻种植面积2万余亩。通过优化种植、收割方式,引进适宜品种,与单季稻相比,再生稻亩增产达150公斤以上,年增粮食产量3000吨以上,促进当地农民增收1000万元以上。

茶要喝头茬,再生稻呢?

  “大家要吃光碗里的每一粒饭,我可要检查呵。”顶着高温酷暑,记者和62岁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学科领域组组长张小明研究员在王小华的田间观摩了一天。村里人一般5时多就吃晚饭了,但那天直到晚上6时多才吃上一口饭。吃着饭,张小明风趣又认真地抛出这句话。

  不剩一粒米,是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切体会。端牢饭碗,要吃饱更要吃好。那么,再生稻到底好不好吃?

  茶要喝头茬,那米呢?还真不一样。张小明说,再生稻,二茬更好吃。普通的稻子,晚稻米比早稻米好吃。再生稻的情况也类似。头茬稻更像早稻,因为成熟早、光温条件一般,所以米质酥松,口感也一般。因此,常被用来制成米粉等精加工产品。

  第二茬就不一样了。因为第二茬的灌浆期一般在9月中下旬,不仅灌浆时间比头茬长,还避开了夏季高温期,秋季昼夜温差大,使得灌浆质量更高,所以,品质、口感都更佳。此外,目前在种的再生稻,与常规单季稻、双季稻相比,在营养价值上仅有细微差别,对于人体作用接近一致。

  在饭桌上,记者与专家共同品鉴了去年11月收获的第二茬再生稻。将米饭盛到碗里,只见粒粒亮白,颗颗饱满,闻起来有一股自然的米香。

  小心翼翼地将米饭送入口中,先在舌尖上抿一抿,再在齿颊间细细咀嚼,然后缓缓吞咽而下,味蕾瞬间变得敏感起来,只觉满口米香。再生稻米带有一丝淡淡的甜味,使得咀嚼变得轻松愉悦起来,感觉越嚼越有味。

  一筷饭一筷菜,席间,专家一行聊起了过去参与品鉴会的故事。原来再生稻近年来也参加了不少比赛,比如宁波市海曙横涨粮草专业合作社的“七乡牌”再生稻曾获得“2020浙江好稻米”金奖。专家点赞,老百姓也爱吃。

  常山县种植发展中心主任季卫东说,第二茬口感好、产量较低,除粮站统一收购外,目前市面上的价格也会更高一些。比如去年常山县的再生稻售价达3.5元一斤,比普通晚稻要贵1元左右一斤,受杭州等地市民的欢迎。

育种,艰辛且漫长

  一个三年前的故事,何水清至今津津乐道。其背后,正是我国在再生稻科研领域,不断实现的突破。

  当年,一位江西种子经销商转发了何水清发在朋友圈里的再生稻照片。不想引起很多好友质疑,大家都认为,长得那么好,肯定是晚稻!

  为了证明自己,何水清又专门去了一趟种植基地。她捧着手机,俯身按下录像键,把田里长势喜人的稻子,从上到下仔细拍了个遍,然后用微信传给了远在江西的种子经销商。这下,质疑的人们信了。甚至有不少人专程赶到常山来讨教经验。

  事实上,在农耕时代,我国已有关于再生稻的零星记载。成书于1700多年前的《广志》,就有关于再生稻“一本两收”的表述。其实,收割后再生,是所有水稻与生俱来的本领,只不过有强弱之分。而大部分水稻,其再生能力很弱,不具备割第二茬的条件。

  进入近现代,国内外陆续开展相关研究,但是大多数农民只将再生稻视为灾后补歉的一种措施。原因很简单——强再生力品种缺乏,栽培技术跟不上,再生季产量始终在低位徘徊,难以形成规模。在较早发展再生稻的四川省,早年亩产不过百来斤,尚不及一季稻亩产的十分之一。

  转折,始于新种质的出现。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团队通过杂交育成的“汕优63”,不仅高产抗病,还具有强大的再生力。1986年起,“汕优63”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东南亚一些国家种植后,还称赞这种再生稻为“东方神稻”。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科研人员不断加强对再生稻优质种质的选育工作。育种,就是从种质资源中挖掘优势基因,再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让农作物的后代生长范围更广、生长速度更快、产量更高、适应性和抗逆性更强。

  说起来高大上,可育种工作本身,却枯燥、艰辛且漫长。通常情况下,培育一个水稻品种要一代代杂交、一代代筛选,平均要经过5至8代。即便是三伏天,科研人员也需要蹲在田间,仔细查看、记录作物的性状,寻找想要培育和保存的植株。

  王小华的田里,从2018年开始试种的“甬优1540”。作为农业农村部推介的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由宁波农业科学院马荣荣研究员团队育成的“甬优1540”,既能作为单季稻种植,也能连作晚稻,同时还能作再生稻种植,近年来香飘省外,获得长江中下游地区越来越多种植户的青睐。

细细算来,小账里面有大账

  要不要种再生稻,这是一本要细细算来的账。

  首先是资源账。浙江,七山二水一分田,每寸土地都要精打细算:部分稻区,如果只种一季稻,光温资源有余,但要是种双季稻,光温资源又不足。种再生稻呢?正好!大体上来说,再生稻最适宜种植在光温资源“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单双季稻混作区。而常山,正处于我国5个适宜再生稻种植的气候区之一闽赣浙台东南种植区。

  然后是经济账。种植户给记者算了算:如果第二季种晚稻,一亩地插秧需要人工费300元,施肥成本150元,晚稻种子150元,还需翻耕、病虫害防治等费用200元,生产成本约需900元。而种再生稻,仅需少量肥料,病虫害防控成本低,可省去大量直接成本。如果每亩再生稻产量按300公斤计算,与种一季晚稻相比,一亩地要多出约500元利润。

  最后算算时间账。种植双季稻要经历一年中最辛苦的“双抢”,在三伏天抢收早稻、抢种晚稻。再生稻刚好能打个时间差,游水根告诉记者,每年7月中旬至8月初,他就边收早稻边种晚稻,随后才开始收割第一茬再生稻。“甬优4901”的生长首期要短一周时间,收完“甬优4901”刚好收“甬优1540”,这样就完美打了一个收割时间差。双抢季节不紧张,劳动力才有保障。

  种再生稻,浙江农民把账算得明明白白。游水根也放下了最初的谨慎。如今,他种植的再生稻,已经从最初的10亩,扩大到了300余亩。

  当然,还要算一算粮食安全的大账。根据公开数据估算,中国南方稻区1.6亿亩单季稻田中,有5000万亩适宜种再生稻,如能将单产逐步提高到“吨粮田”的产量水平,每年可新增稻谷200亿公斤,相当于供给中国14亿人吃一个月的粮食。

  风吹十里稻花香,米饭一碗值千金。记者平时每餐只吃一碗饭,可这再生稻米做成的饭,非得多吃两碗不可了。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8 从试试看到打破亩产纪录 2024-09-09 浙江日报2024-09-0900004;浙江日报2024-09-0900005;浙江日报2024-09-0900009;浙江日报2024-09-0900006;27081676 2 2024年09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