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激活海洋新质生产力 绘好万象山海共富图

象山以改革谱写海洋经济新篇章

  夏日的滨海县宁波象山,人潮涌动,同样涌动着的,是改革创新的热潮。

  长期以来,改革一直是象山的一块“金字招牌”。通过改革,象山的产业、城市、乡村、生态、海洋五大空间的生产力布局全面优化。

  象山连续4年获评浙江省全面深化改革优秀县,先后获批国家级重大改革试点项目17个、省级重大改革试点项目31个。一项项改革,加速重构象山的发展空间,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如今,改革的效益正在持续释放。资源要素加速重组,海洋运动带火了松兰山的碧海银滩,蓝色碳汇盘活了西沪港的近海泥滩,风光竞配开启了海上绿能的无限风光,海上“两山”转化之路越走越宽广。

“蓝碳”变现 让软资源成为硬资产

  未来是什么?有人说未来就是在创新中逐渐呈现。看不见摸不着的“蓝碳”,其价值正在成为共识。因为“蓝碳”,象山走到了产业前沿。

  去年,象山举行了一场特殊拍卖会,拍卖品看不见摸不着。他们卖“蓝碳”。“每吨106元,成交!”随着拍卖师最终落槌,经过七十多轮竞价,浙江易锻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成功拍得象山西沪港一年碳汇量。象山全国首拍“蓝碳”,约2340.1吨碳汇卖出24.8万元高价。

  今年3月11日,全国首个跨省共建的“蓝碳”生态碳账户发布,并完成了全省首例“蓝碳+产权+司法”交易。因非法捕捞导致海洋生态破坏和资源损失,检察机关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当事人自愿认购宁波象山县黄避岙乡422.5吨“蓝碳”,存入象山县“蓝碳”生态碳账户。

  象山“蓝碳”资源丰富。据初步估算,象山的盐沼生态系统碳汇量达10.28万吨/年,以坛紫菜、海带为主的大型藻类养殖碳汇量约2.17万吨/年,以牡蛎为主的贝类养殖碳汇量约3.22万吨/年。

  如今,“蓝碳”价值正在成为共识。“蓝碳”生态碳账户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国资产权交易机构服务,高效整合两地“蓝碳”市场供需资源,让软资源成为硬资产。

  全国首个跨省联合共建的“蓝碳”生态碳账户,让生态产品开发、登记、交易、核销、应用形成闭环管理。账户由象山县联合宁波产权交易中心、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共建,实现“蓝碳”交易互认互通。

  除司法生态补偿类交易之外,象山县“蓝碳”生态碳账户将拓展更多应用场景。象山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针对外向型企业、上市公司、工厂园区、金融机构、大型活动等嵌入多元化“双碳”应用场景,开发“蓝碳”海洋产品碳足迹、“蓝碳”数据产品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最近,在象山举办的“蓝碳”交易创新交流活动上,宁波、厦门、深圳、青岛、大连五地产权交易机构联合在象山发布“蓝碳”交易创新倡议,通过跨区域合作,探索全国统一大市场趋势下的“蓝碳”交易机制,加速“蓝碳”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抓住碳机遇,需要体制机制创新,象山正在探路。坐拥“蓝碳”资源,发力“蓝碳”经济,象山发布象山县蓝碳数字地图和工业互联网数智双碳管理平台。蓝碳数字地图,通过摸排乡镇街道的碳汇资源,实现海洋碳汇资源的资产化、产品化和市场化。工业互联网数智双碳管理平台,通过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和服务功能,促进各方之间的信息共通和协作共赢。

青年与海 构建人才全周期服务体系

  青年是城市的未来,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所在。

  让青年成为海洋经济新赛道的创新主角,象山县持续推动人才强县建设,围绕引才聚才搭建平台、集聚力量,推进“青年与海”教科人一体化改革,塑造更适宜青年人才成长的“人才生态”。

  这几年,象山聚焦海洋经济发展,加快构建人才发展全周期服务体系,建立科创重大平台、创新联合体和人才团队等基础支撑体系,近三年新引进大学生数量保持30%以上增长。

  象山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青年与海”人才计划是象山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与长期策略,期待和更多有志于在海洋领域有所作为的青年人才,千帆竞发向大海,万物开源创未来,共同画好一幅新时代的万象山海图。

  “海洋是象山最大的增量,青年是象山最大的变量。”象山连续举办“青年与海”主题活动,以海洋经济为主题、青年人才为主角、创新创业为主线,围绕“海洋味、年轻态、未来感”特征,召唤更多青年共赴山海,让更多新发明、新产品、新创意、新观点、新梦想竞相奔涌、尽情绽放。

  年轻人的梦想从这片蓝海起航。去年10月,清华大学博士黑生强团队获得2023中国宁波(象山)全球海洋经济高层次青年人才创业大赛一等奖,得到象山县提供的600万元资金扶持。

  “高端膜技术长期被国外头部企业垄断,我们团队自主研发了人工智能研发平台,实现万亿次大数据处理和并行试验筛选,加速膜产品研发与迭代,实现对国外的弯道超车。”他期待项目尽快落地象山,赋能企业快速成长,迸发更强劲的“蓝色力量”。

  如今,象山越来越意识到,人文环境在内的软环境,更容易打动创业者的心。对新生代年轻人而言,这甚至是更具决定性的因素。

  在一份《象山人才创新创业地图》中,从该县的八大产业链到双创平台,从人才政策到交通状况,从年轻人关心的住房、子女教育再到医疗、社交圈等,内容一目了然。

  从生活和事业两方面入手,象山的政策实实在在。当前,象山正在坚持“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持续深化“青年与海”教科人一体化改革,不断完善“位子、票子、房子、孩子、圈子、面子”等“六子”生态体系,精心办好“青年与海”人才科技周等活动,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奔赴山海、共创未来。

向海图强

让蓝绿成为高质量发展底色

  当今时代,“蓝色增长”是新的发展引擎,谁能赢得海洋发展先机,就能占据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海洋是象山最大的资源,也是发展的底气所在。对于象山而言,在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些年来,象山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坚持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发挥优势、寻找差距,大力实施“海洋强县”战略,全力推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全面推动象山由海洋资源大县向海洋经济强县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我省首个深远海半潜式养殖平台“东海1号”交付,设备投资6000万元,并将安装至象山县外海域进行大黄鱼养殖。

  如今,象山渔业养殖已经从内湾向深海迈进,后续还将陆续打造2到3艘深远海养殖平台,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作用,持续建设海洋牧场,培强拉长种苗培育、深海养殖、精深加工全产业链条,提升海洋科技驱动力。

  这些年,象山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推广海域立体分层确权,探索开展“岸线效益论英雄”改革,推进象山亚帆中心港开放。如今,象山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超30%。

  今年初,省里为象山送来“大礼包”,省发改委印发《关于支持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象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象山县有了“量身定制”政策工具箱,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做强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主体区。政策明确“高水平打造海洋特色产业集群,高起点推动海洋科技创新,高效率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高品质建设海上‘两山’实践地,高标准推进海陆基础设施建设”五大重点举措。

  如今,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进入实体化运行阶段。对照新形势新要求,象山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平台的功能定位和目标任务迭代。

  “壮大海洋经济,我们研究提出打造海洋经济新质生产力先行区发展目标。”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力争通过5年努力,“才能兼备、余生有幸”八大产业赛道全面发力,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超过40%,海洋领域R&D投入占海洋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6%,成为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象山将持续深化“海上两山合作社”改革,探索岸线“米均论英雄”“海上风电+”等多场景融合发展模式,健全海洋碳汇和碳排放权的交易机制和制度体系,打通“生态资源—有价资产—绿色资本”转化路径,守护好绿水青山、碧海银滩的万象山海,让蓝绿交织成为象山高质量发展最鲜亮的底色。

  (本版图片由象山县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象山以改革谱写海洋经济新篇章 2024-09-02 浙江日报2024-09-0200007;浙江日报2024-09-0200011;浙江日报2024-09-0200017;浙江日报2024-09-0200012;浙江日报2024-09-0200023 2 2024年09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