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亲历

记者以学员身份走进宁波青年午校听课

忙里偷闲,午间“充个电”

  不知不觉间,一节午校课程就结束了,学员们意犹未尽,纷纷向老师打听下一堂课的内容。

  各地青年夜校不断兴起,受到了青年职工的欢迎。在宁波,江北、鄞州等区相关部门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推出了青年午校,作为夜校的补充,设置了包括手工非遗、人力资源培训、职场商务礼仪、光影瞬间手机摄影等在内的“职业发展”“美好生活”“人才赋能”三大系列课程,每周2至3节,课程基本免费。

  午休时间本就不长,年轻人来午校的意愿高吗?在45分钟到1个小时的青年午校,能学些什么呢?带着好奇,近日,我以一名学员的身份,来到青年午校,听了几节课程。

  在心情调节站,散一散“班味”

  “竹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是一项以竹子为原材料,通过编织、编结等手法制作出各种实用物品或装饰品的技艺。竹编画则是将竹编工艺以框架画的形式展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基本的竹编画技巧。” 12时30分,位于宁波鄞州区的浙江创新中心青年午校课堂,一堂生动有趣的手工课开始了。

  学生是来自附近企业的24名员工,老师则是资深手工艺爱好者朱嘉璐。约500平方米的教室里,摆放着20多张课桌,边上的柜子里还放着不少零食和饮料。学员们边听边学,时而低头思考,时而相互交谈,神情颇为轻松。

  我的同桌是来自附近一家互联网企业的程序员小陈。12时下班后,他就一路小跑来到这里。“一到课堂上,工作中的劳累和疲惫都没有了,从来没有感觉上课能够这样轻轻松松。”小陈说,他现在已经把青年午校当成自己心情的调节站。

  听完老师讲解,大家开始进行竹编画创作,先把不同颜色的竹篾按顺序铺在底板上,然后一挑一压地开始编织。看起来简单,真要动手做,还是有点复杂的,特别是如何做到竹篾颜色、距离均衡,需要不少技巧。大家一边做,一边向老师进行提问。

  在朱嘉璐的指导下,我也慢慢地学会了竹编画的更多技巧:编织到一半时,需要进行间隔调整;将所有竹篾全部编织好后,还要再次进行调整。半个多小时后,我将模板纸、编好的竹篾先后放入相框。一张简单的“福”字竹编画就完成了。

  我观察到,来上午校的学员几乎都是年轻人,主要来自浙江创新中心内的各家企业。区别于夜校主要开在社区、为居民打造别样“夜生活”,午校的定位则是“10-15分钟便利圈”,上课地点选在写字楼和企业园区附近,学员步行即可到达。

  “我们现在推出的课程,多数为兴趣爱好课,和大家的工作内容无关,难度也较低,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午校替代夜校,希望大家能够在这里放松一下心情,驱散工作的疲惫,按现在时髦的说法,叫散一散‘班味’。” 宁波人才发展集团青年午校发起人徐金波说,在夜校“席卷”各地的同时,一些青年职工反映,晚上要照顾家里,没时间上课。能不能利用中午的时间开一些课,6月底,他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办了免费的青年午校,受欢迎程度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截至8月28日,他们共放出580个名额,报名人数达到5149人。

  我冒出了一个疑问:上午的工作已经很累了,中午再上课,会不会影响中午休息?对此,徐金波说,由于课程趣味性高,节奏轻松,时间也不长,从学员们的反馈来看,不仅没有增加疲惫感,还让身心得到了更好的放松,提升了下午工作的效率。

  1小时课程,有学员写满3页笔记

  第二天在江北区宁波人才之家的青年午校,我听到的则是一堂完全不同风格的午校课程。这是一堂演讲与口才课,教师是担任宁波多所高校《商务礼仪》《演讲口才》课程客座教师的朱梦静。

  “大家在平时的工作中,免不了要面对各种需要公开说话的场合,从今天开始,我们利用3个月的午课,来系统学一学口才知识。首先,每位学员上台做一次即兴演讲。”开课前,朱梦静先对课程做了简单的介绍。

  在3位学员上台演讲后,我也自告奋勇走上讲台,没想到在自我介绍环节就遇到停顿和不连贯。朱梦静说,这反映了我在即兴发挥方面的不足,随机应变的能力还需要加强训练。

  正式课程中,我们进行了气息练习和口腔练习。我发现自己的气息控制能力较弱,特别是在进行绕口令练习时,一旦加快速度,发音就会变得模糊不清。这些挑战让我意识到,要提高演讲技巧,就必须通过大量练习,来加强基础能力。

  与业余爱好课的轻松显得不同的是,口才课的课堂氛围略显“紧张”,不仅上课时间比较长,达到60分钟左右,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也比较严肃,要求学员遵守课堂纪律。学员们在听课时,也都很认真,坐我边上的小张,已经认真记满了3页笔记本。

  第一节课课程结束了,朱梦静说,演讲与口才系列课程,共12节,相信只要认真上课,努力练习,每一位学员都能有一个提升。

  “我的工作需要经常与很多不同身份的人群接触,如何顺畅交流,对我来说还真是一门学问。”大学毕业才两年的小张,目前在江北区从事销售工作。他说,之前他就遇到几次因口齿不够清晰、表达不够准确而引起的误会,学校里又没有上过类似的课程。现在到午校学习,刚好可以填补学校教育的空缺,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

  “午校的出现,其实是市场对青年夜校运行模式的自我完善和有益补充。”江北区青年午校的发起单位、江北团区委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4月,他们依托江北区委组织部等多个部门及各级团组织力量,进一步扩大了对午校、夜校需求调研走访的渠道和范围,将涵盖职业技能、文化文艺、权益保障等200余门午校、夜校课程的清单送至企业、社区、商圈等青年人群集聚点位,按照“青年点单、政府制单、夜校/午校接单”的模式,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这些课程基本为免费。

  目前,江北青年午校、夜校系统已实现全域覆盖,建成规模近两百人的青年讲师团,拥有可用校区9个、上课点位31个、教室90间。

  年轻人期待进阶版课程

  除了兴趣课和技能课,一些青年午校还会不定时推出学员分享课,把学员们聚到一起,交流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的心得体会。我也参与了设在浙江创新中心二楼会议室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青年午校”分享课讨论环节。

  课堂为分享需要进行了重新的调整,撤掉了课桌,20多张椅子摆成了一圈,大家围坐在一起,纷纷谈起了自己的看法。

  “大家都已经上了两个多月的午校了,你们可以谈一谈上课的体会,也谈一谈对接下来课程的想法。”主挂人的引语打开了学员们的话匣。

  “我觉得,我们的课程最好能够增加点深度。比如,手工课可以增设进阶班,让不同的水平的学员都能有所进步。”

  “我认为,课程还可以再活泼一点。”

  ……

  随着交流的深入,大家也开始谈起了青年午校开展的意义,来自一家互联网企业的张强,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目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学习浪潮中,和学校教育不同,午校更多地应该以‘改善型’的面貌出现。”张强认为,从一位难求的“夜校”,到灵活多样的“午校”,这些课程通过碎片化的时间利用和优质内容的持续输出,就能够为年轻人提供一个探索精神文化需求的机会和场所,就是迎合了“改善型”学习的需求。

  与其他学员不同,从上海来宁波出差的陈女士,则是6月在网上看到了午校的消息后,趁着中午休息时间来一探究竟的。“因为工作原因,我每个月要来两次宁波,现在我会提前打听午校的课程,争取赶上更多的课程。”陈女士说,面向上班族、利用午休时段开展的课程,此前在其他地方也有,只是那些更多是商业化的,是依托于店铺而存在的。像这样公益性质的“午校”,还是头一次见到。她希望通过“午校”平台,属地政府、群团组织、社会机构能更好地向青年开放资源,“我们乐见夜校和午校受欢迎,这是建设学习型社会、鼓励年轻人终生学习的重要载体。”

  两天的青年午校课程体验,让我感受到了青年职工们的学习热情。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是吸引和留住青年的关键,是城市吸引力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人需要更加健康、更加饱满、更加丰盈的精神世界,相信青年午校的兴起,能够赢得更多青年人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目前,青年午校这种成人业余学习形式,已在我省多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浙江日报 亲历 00005 忙里偷闲,午间“充个电” 2024-08-30 浙江日报2024-08-3000013 2 2024年08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