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专版

■改革项目:破解多主体、大范围、不平衡难题,融通文化赋能与产业振兴

余杭:联动改革打通良渚文化大走廊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后申遗时代”,良渚文化发展面临新需求:如何更好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如何形成更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文化标识?如何有效平衡文化兴盛和文化共富?等等。

  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2022年底,良渚古城遗址所在的杭州余杭区首次提出良渚文化大走廊概念,以良渚文化为核心东西向串联起运河文化、径山文化、数字文化等,首创以廊道式推进文化发展的联动改革路径。一年之后,这项“余杭行动”上升为“省市举措”。

  近两年时间里,余杭持续深化良渚文化大走廊联动改革,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挖掘良渚文化时代价值,不断拓宽文化资源、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的通道,全方位擦亮“五千年中国看良渚”金名片,为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改革关键词:统筹

  完善顶层设计

  形成发展合力

  谋划建设之初,良渚文化大走廊存在以下特点——

  范围大。大走廊重点区涉及余杭境内的良渚、仁和、瓶窑、径山、黄湖、鸬鸟、百丈7个镇街,共634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67%。

  主体多。除7个镇街外,大走廊范围内还有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机构、两大产业平台,不少区域和事务由区直部门和区属国企直接管理。

  不平衡。从发展空间看,占比约39%的受各类保护规划直接管控区域集中在中部;从产业基础看,东部创新产业集聚度领先于中西部;从整体风貌看,以乡村公园为主体的西部又优于东部。

  基于这样的实际,余杭启动良渚文化大走廊联动改革,完善领导机构、发展战略等顶层设计,发挥廊道式发展的聚焦特点,推动文化遗产和文物遗址一体化保护,统筹旅游、文创、民生等项目落地,形成保护与发展合力。

  “一套机构”联动推进。成立余杭区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领导小组,整合良渚遗址管委会、宣传、文旅、规划、财政等部门和相关镇街、国企力量,建立实体化运作的工作指挥部,制定项目协调机制、四级例会制度和督查考核方案,全面统筹大走廊建设相关工作。

  “一张蓝图”联动设计。按照“两廊一轴”总体发展布局,余杭以规划引领加强顶层设计与多规融合,制定《大走廊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大走廊发展战略与行动规划》《大走廊风貌专篇及管控实施细则》,实现“一张图管全廊”“一张图管到底”。

  “一个品牌”联动保护。良渚文化大走廊正全力打响“五千年中国看良渚”文化品牌。首届“良渚论坛”的成功举办和杭州亚运会火种在良渚成功采集,进一步提升全球知名度。在保护基础上,广泛开展“良渚与世界”“中国茶圣节”等文明交流互鉴活动,向世界讲好余杭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一个政策”联动发展。着眼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余杭发布《良渚文化大走廊“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加快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文旅融合发展。今年深圳文博会期间,大走廊就在深圳开展首场专场招商引资推介会。

  以统筹为关键词的顶层设计,在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启动之初,就以联动改革为其赋能,注入前进的强大动力,推动大走廊发展行稳致远。

  改革关键词:系统

  创新机制

  构建大保护格局

  良渚文化大走廊范围内文化资源丰富,拥有良渚古城遗址、京杭大运河(余杭段)、径山茶宴三大世界级文化遗产,涉及各类文物保护单位38处、文物保护点30处、历史街区1处、历史建筑84处,文物数量占余杭区的74.8%。

  文物数量多、时间跨度大、保护任务重,如何更好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大走廊建设中,余杭始终把文物安全作为底线、红线、生命线,以成功入选全省唯一的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为契机,着眼于文化保护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大保护格局。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余杭率先开创“专职机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数字赋能”大遗址保护管理模式,全力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这两年,良渚遗址管委会与敦煌研究院、浙江大学、河海大学等知名院校“牵手”联合攻坚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今年7月,全国首个南方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专业实验室在大走廊启用。这将推动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进行更系统性的基础理论深化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专有装备研制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推动形成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的良渚经验。

  保护文物,并不仅局限于文物本身,也要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此前,围绕良渚遗址保护,余杭建立大遗址保护补偿机制、土地出让金反哺文物保护机制,让群众共享文物保护成果,鼓励群众支持文物保护的热情。

  在此基础上,今年余杭制定并实施《良渚遗址和鲤鱼山—老虎岭水坝遗址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建设引导外迁补偿办法》《余杭区良渚遗址和鲤鱼山—老虎岭水坝遗址农户住房解困实施意见(试行)》,对重点保护区、良渚文化遗址本体、世界文化遗产遗产区范围内符合引导外迁的农户,在完成外迁所有流程后给予资金补偿。这既推动了文物保护,也回应了保护区内村民改善住房条件的强烈需求。

  文物与文化,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从大保护着眼,余杭正全域提升良渚文化大走廊城乡环境品质,以改善城乡交界处风貌景观为重点,打造高颜值生态之廊。不久,在大走廊内就能感受“生态山居”“古城风韵”“田园水乡”“活力都市”四种不同的风貌之美。

  改革关键词:共富

  探索文化赋能

  推动产业振兴

  良渚文化大走廊所在的余杭北部地区,发展受文保、环保、农保等制约。余杭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探索文化赋能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共富之廊。

  文化赋能共同富裕,大走廊西部地区早有探索。近年来,径山村充分挖掘禅茶文化资源,赋予茶叶文化属性,通过品牌化运作推广,大力发展农文旅。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赶来体验“径山茶宴”,感受宋代文人雅士点茶、斗茶风雅的人络绎不绝。如今的径山村,是特色产业亿元村,村民年人均收入也超过5万元。

  因此,余杭发布的良渚文化大走廊首期十大工程中,就有良渚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工程。经过大半年谋划,近期这项工程有了实质性进展:余杭已明确为良渚遗址保护区内的良渚街道8村和瓶窑镇6村在保护区外建立村级发展飞地,实施“区内保护、区外反哺、内外联动”的空间治理模式。

  根据方案,余杭将根据各村在保护区范围内面积占全村总面积的比例,根据统一规则赋予村级留用地虚拟指标;同时,在保护区外的良渚新城和瓶窑集镇分别建设一处商业楼宇,各村指标可兑换物业面积。两处楼宇由相关产业平台、区属国企、镇街和14村共同出资建设,建成后统一招商运营,各村享受租金收益,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两处商业楼宇预计今年底前全部开工,实施完成后预计14村村集体年收益倍增数可达1.5—3.84。

  在2023年底发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20条后,今年以来,良渚文化大走廊内文化赋能产业振兴动作频频:径山旅游度假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品质全域旅游目的地;集文化创意和艺术展览于一体的良渚5000+艺创园开园,开启全球招商;杭州最大茶文化主题公园——径山茶文化公园一期样板段“梦山径”亮相并开放预约;以良渚新城为主阵地打造微短剧产业新城,构建微短剧全产业链……文旅、文博、文创、数字文化等产业在大走廊内蓬勃生长。

  良渚文化大走廊联动改革的深入推进,有效加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承、利用,推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浙江日报 专版 00023 余杭:联动改革打通良渚文化大走廊 2024-08-29 浙江日报2024-08-2900005;浙江日报2024-08-2900010 2 2024年08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