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抓住机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强化高层次教师培养,为幼儿园、小学重点培养本科及以上层次教师,中学教师培养逐步实现以研究生层次为主;实施教师学历提升计划。

  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要求是大势所趋。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中专科以上学历占比为90.30%,这意味着还有约10%的学前教育专任教师没有专科学历。我国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为74.53%,与之对应,还有25%左右的小学专任教师学历为专科层次。这样的学历层次与建设高质量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体系是不匹配的。

  近年来,我国各地幼儿园、小学以及中学都提出了招聘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比如小学,有的地方的招聘学历要求已提高到硕士及以上。基于此,从今年开始,我国已经将培养本科层次教师的公费师范生计划,升级为4+2本研衔接培养硕士层次的公费师范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央此次发布的意见,从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涵养高尚师德师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等多个方面着力。即便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也包含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等多个方面,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只是其中一方面。

  因此,在实践中,既要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提供的条件,着力提升教师学历层次,但同时要多管齐下提升教师能力素养。更重要的是,在培养教师时,应避免顾及一点、不及其余,摆脱唯学历导向。在使用教师时,要推进教师专业评价,坚持用教育标准评价教师的实际教育贡献,不能片面地认为高学历人才就会成为名师。这也是该意见的鲜明导向。意见提出,推进教师评价改革,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现象。实践证明,要成为名师,必须坚持教育家精神,在教书育人第一线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如果高学历层次人才在学校教育中无法施展才华,就会出现“大材小用”“学历高消费”等质疑。

  客观而言,在当前的教师招聘、使用、管理与评价中,还存在唯学历的问题。有的学校招聘教师看重应聘者的名校出身,但在具体使用中才发现其并不具备“教好书”的专业能力。另外,教师职称评审强调教师发表论文、申请课题,这是把教师的精力导向做研究,而不是关注人才培养。在基础教育领域,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则存在片面强调升学率与学生考试成绩的问题,这让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存在功利化、短视化的倾向,这是偏离教育家精神的。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此次发布的意见,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作为统领,要求在教师队伍建设的各环节都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针对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在实施时尤其要注意避免政策落实变形,避免“为学历而学历”,将提升学历与提升教学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富有教育家精神和专业能力的高素质教师。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抓住机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2024-08-28 27062091 2 2024年08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