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土特产 肉中好滋味
解码浙江土猪的“六味”
陈潇奕
在时代大潮中,做大做强土特产不仅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应有之义。
兴一个产业,亮一张名片,富一方百姓。从《浙江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谋篇布局,到《2024年乡村“土特产”发展工作要点》的着力点睛,再到《浙江土特产·地方猪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系统化推进……浙江土猪,同样也被赋予了时代的期待,蕴藏着助推我省土特产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力量。
浙江土猪,何以闪耀如斯?
且以“六味”,细品一二。
贯穿古今的文化味
一猪可溯九千年。在浙江这片土地上,家猪的饲养由来已久,有史可证。良渚先民在玉璧上刻着后腿系有绳索的猪,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缽,凡此种种皆是数千年前人类成功驯化野猪并作为家畜饲养的历史见证。
在传统文化里,“猪”元素更俯仰皆拾。
何以为家?屋子下养猪就有了“家”。单从造字的角度,就能看到猪在农耕社会中的重要性。穿越历史的长河,猪,不只是家畜,更体现了人类生产方式的变化,交织融入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留下了诸多印记。
当然,作为舌尖上的美味,让猪这个字更有滋有味的,则是多样化的猪肉美食烹饪方式。在宋代,苏东坡发明的“东坡肉”,鲜香嫩滑,让人回味无穷,至今美名远扬,是食客们的挚爱之选。浙江各地也涌现出各类以猪肉为食材的非遗美食,比如,中国的火腿之乡——浙江金华,选用金华两头乌的后腿,经过上盐、整形、翻腿、洗晒、发酵、风干等多道传统工序腌制出了金华火腿;再如,兰溪风肉,没有任何添加,纯天然风与阳光、时间的作用,把肉的油渍提纯、蒸发、点化,怎一个鲜香了得。
不仅如此,猪也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意义,是五畜之一,是十二生肖之一,浙江跟猪有关的风俗习惯有些保留至今。淳安县朱家村以“猪头大赛”的形式祭祀祖先朱熹,有800多年历史;为纪念南宋名相赵鼎,兰溪传统民俗“猪羊会”,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如今,大力推进本土猪种振兴,不单是为了加强种源保护利用,追求更高品质食材,同时也是想留住中华猪原本的味道,确定好一个文化象征和精神寄托的锚点。
历久弥香的乡土味
常常听人说,“现在的猪肉不是小时候的味道了,没有肉香味儿”。实际上,菜市场、商超上,土猪肉的市场占比已经从上世纪的超九成,下降至现在的2%上下。
以金华两头乌、嘉兴黑猪、岔路黑猪等为代表的浙江土猪,虽然具有抗逆性强、肉质优、耐粗饲等优良种质特性,但因生长慢、饲料转化效率低等不足,市场养殖意愿不高,这就导致了本地“土猪”品种的凋敝。
拯救地方土猪,势在必行。为了做到浙江土猪品种“活体保种”应保尽保,省农业农村厅与生猪保种单位签订了《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协议》,通过把一些“土”的地方品种猪在保种场保护起来,让它们维持一定规模的群体,并保持其品种特性,避免因为经济效益低等原因导致灭失。截至目前,全省已建14个保种单位,其中国家级保种场3个、省级保种场2个,地方猪基因库1个,构建了“省畜禽遗传资源库+保种场+基因库”的保护体系。与此同时,2023年9月我省还启动运行保种监测应用系统,对全省地方猪资源数量、保护单位实现线上监测评估,建立“线上审核+线下抽检+动态预警”的全闭环高效能数字保种监测体系,能及时预警保种中出现的风险。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省在保种技术上也取得积极进展。2020年以来,通过冻精复苏繁育技术扩充嵊县花猪、淳安花猪血统;通过体细胞克隆繁育技术,产下金华两头乌猪和兰溪花猪克隆猪,成功实现地方猪种群血统的壮大;失而复得的北港猪在“活体保种”和“遗传材料保种”的双重保险下群体不断扩大。
实际上,地方猪种的“基因保卫战”从未停止,但保护不等于圈养在保种场,更关键的希望在市场。守好猪种“中国芯”、发展猪业新质生产力,打开了浙江土猪保护与开发的新思路。
据了解,历经14年的培育,浙江以中国四大名猪金华两头乌猪为基础,育成了金乌猪新品种,已向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申请审定。金乌猪具备金华两头乌猪37.5%的血统,肉质风味接近金华两头乌猪,获得市场好评。
金乌猪、槜李黑猪、白金花猪……更多生猪新品种的培育,其背后是种业振兴的筑底保障。人们惊喜地看到,浙江土猪在保护与开发中汲取到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气象万千的改革味
浙江土猪高质量发展是一个覆盖全产业链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
如今,依托浙农码,浙江土猪也有了自己的“专属身份证”。
据了解,为做好浙江畜牧产业“土特产”文章,充分发挥浙农码赋能作用,打响浙系畜产品知名度,浙江将以地方猪为模板,重点从打响土特产品牌、赋能品质提升、擦亮品种名片、延伸二三产服务等方面,先行开展浙农码赋能畜牧土特产全产业链工作。
以制定浙江土猪特色标签为例,线上将依托浙江畜牧产业大脑,在养殖主体基础信息中增加土特产标签,按地方猪不同品种、不同血统等分类标注,建立土特产主体库。简言之,将进一步强化浙江土猪“血统尊贵”的身份,为浙江土猪企业的品牌打造提供助力。
这只是浙江以数字化改革为手段,推动浙江土猪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切面。近年来,浙江以“小切口大场景”为突破口,构建起覆盖畜禽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管理的“畜牧产业大脑”,为浙江土猪守防线、保安全和提质效,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通过“一苗一码三张图+N预案”,即可实现重大动物疫病源头预警、研判评估、快速处置和精密智控,为浙江土猪多建了一层数字化防护网。再如,浙江依托“浙农牧”+“浙食链”,实现肉品“一次出证”“一码追溯”“一网通销”,大大提升了企业的便利,也为土猪肉知根知底溯源打出了“放心牌”。
不仅如此,为了将浙江土猪打造成为“土特产”振兴示范成果,浙江省除了出台省域行动方案外,各地也基于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出台系列政策举措,全链条增强要素供给。
如金华市出台《关于支持金华猪(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包含支持金华两头乌、金华火腿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各10条措施,“真金白银”擦亮地方土特产金名片;嘉兴市印发《关于支持嘉兴黑猪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通知,从土猪的全生命周期出发,从提量、提质、提效等方面精准施策,促进浙江土猪产业链向纵深发展、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宁海县推出《关于支持岔路黑猪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也打响了地方土猪品牌攻坚战、品质提升战、品种升值战。
勇立潮头的浙江,将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为契机,再一次展现以改革促发展的魄力与决心,通过一系列高质量要素供给和保障,强力支撑浙江土猪产业的层层“拔节生长”。
未来牧场的科技味
在未来牧场,浙江土猪过上了怎样的生活?
走进华腾5G未来牧场,金乌猪的耳朵上别着一只小小的智能耳标。据介绍,重仅7.9克的耳标不仅是安放在金乌猪身上的体温计,更是它的身份证。借助智能生物耳标,它的健康状况与屏幕相连,实时记录体温、运动量等健康数据,分析其身体状况,精密智管生猪养殖全生命周期。
与此同时,这里的猪舍更是刷新了既往的想象。不仅每间猪舍都有地暖、空调、自动消毒和除臭系统等,甚至还为怀孕母猪提供单间产房以及营养餐、月子餐,从而提高产仔质量。
这里的金乌猪还享受到了智能机器人的“一条龙”服务。传统养猪需要人,未来牧场的核心则是机器人,包括巡检机器人、消毒机器人、打针机器人等。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从去年7月起,猪舍内正在试用打针机器人,以往需要3名养猪人才能完成的疫苗注射等工作,现在只需要一个打针机器人便可完成。
无独有偶,在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内,一部手机、一块智能大屏,就能管理浙江土猪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全产业流程。
未来牧场,在重构传统产业的过程中,引领着农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的方向不断迈进。在浙江,数字“软实力”正在支撑起浙江土猪产业发展“硬筋骨”。
畜头肉尾的丰收味
一个产业绵延不绝,光靠文化和情怀是不够的,还要有足够的竞争优势。为了高质量推动浙江土猪保护与开发,浙江积极做好“畜头肉尾”链上增值的大文章,以全产业链协同共进的发展理念,为畜牧产业能级跃升打开新空间。
春江水暖鸭先知,“市场热”是第一动力。以饲养嘉兴黑猪为主的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从一块猪肉出发,不断自我革新,构建集“种质研发、智慧养殖、绿色生态、标准屠宰、冷链运输、精深加工、数字销售、品牌驱动、牧旅融合”于一体的生猪高质量全产业链,通过“黑猪鲜肉包”等特色土猪产品,以“一块猪肉”撬动百亿级全产业链共富生态。
做好“土特产”文章,既需要在“链”上拓展,也需要在“融”上发力。金华婺城区的“熊猫猪猪乐园”,在今年暑假迎来人流量高峰期,最高日客流量达1.2万人次。占地1200亩的欧式建筑群被连片茶田、竹林和草坪环绕;“两头乌猪”文化科普馆,将1700多年的养殖历史娓娓道来;在城堡内的5G智慧养殖中心,120米长的豪华参观走廊,可以近距离观察“两头乌”养殖全过程;猪舍内还有国际论坛中心、咖啡厅、亲猪野奢酒店;移步室外,则是“熊猫猪猪”的欢乐村庄。据统计,2023年熊猫猪猪总营收1亿元,其中旅游收入3000万元,鲜肉收入3200万元,各类加工肉制品3800万元,真正实现了三产融合发展。
老字号的火腿企业也坐不住了,开启了拥抱“年轻人”的变革之路。金字火腿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研发团队脑洞大开,开发出金华火腿冰淇淋,通过“咸鲜+香甜”的奇妙组合,让人们重新认识了金华火腿。
该公司总工程师马晓钟说道:“要搭上快消品的快车,在新的时代需求中求创新。”“变身”冰淇淋只是开始,肉脯、八宝粥、挂面、麻花、蛋糕、酱油、饼干……国家32项食品分类目录明细,金华火腿瞄准了其中的17类。通过跨界合作,金字火腿的朋友圈正变得越来越大。
如今,浙江土猪的全产业链正在不断锻长、锻强,新的业态场景百花齐放,为整条产业链增值赋能,共同为产业振兴提供澎湃动力,激荡出真正的蓝海,让猪在更多的风口上“飞”起来!
双向奔赴的共富味
浙江土猪站上了土特产回归的主舞台,让百姓津津乐道的原因在于,这是“增收致富”的有力载体。
一头土猪可以产生怎样的共富效应?先不说那些具备“网红体质”、牧旅融合的农场庄园,提供了周边的就业岗位,带动了乡村旅游,给附近的民宿、农家乐带来了流量与留量。单从养殖端,浙江各地正在探索联农带富的新模式、新方法,让更多的人共享到地方土猪振兴发展的红利。
据了解,金华创新推出“借畜还畜”与“托养代管”模式,由两头乌企业为低收入农户、缺乏初始资金的养殖场(户)提供两头乌猪崽,约定领用价格、饲养要求、疾病防治责任、回购价格等条款,并提供技术服务,育肥后企业回购,实现了两头乌产业振兴与农民增收双赢。
宁波宁海通过岔路黑猪“甬好膳”猪肉品牌,积极帮助有需要的人加盟品牌猪肉专卖,帮助家庭农户加入生态养殖、优质猪肉产业链,“品牌带农”的共富之路越走越宽。衢州则探索“公司+基地+专业户+销售门店”的经营模式,推动土猪乡创企业与村集体合作,推广种养循环共富农场模式,土猪+“流量”,村民致富增收的画卷不断增添新的色彩。打好“共富增收”“组合拳”,浙江土猪产业俨然成为浙里共富的富民产业。
(本版图片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