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电,释放生态大价值
周静
“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浙江,小水电发达,在解决农村用电、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中许多老旧小水电站存在设备设施老化、管理落后、发电效益低等问题。很多集体电站缺少技术改造资金,行业发展受阻。
如何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整合管理零散的小水电,提升效能,保障生态,并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唤醒蕴含其中的沉睡资产,化解整合改造所需资金瓶颈,浙江正在积极探索,新昌县便是一个典型样本。
暑热炎炎,新昌沙溪镇樟家山水电站正满负荷发电,预计全年约有130万度绿电从这里输出。按7月高温天气里浙江省居民家庭户均用电量456度来计算,能让2850户左右家庭用上一个月。不仅如此,樟家山水电站满负荷发电的同时,下游的生态流量还能得到保证。
投产于1985年的樟家山水电站,原装机容量为320千瓦,长年运行之下,设备日趋老旧。经过整合改造,其装机容量提升至490千瓦,发电量提升约60%,收益提升约70%。
据介绍,新昌县共有101座小水电站。在绿色发展浪潮下,新昌县锐意改革,与国际小水电中心合作开展水电生态产品价值(GEP)核算,并创新推出“绿电贷”金融产品,以“真金白银”为小水电绿色发展和现代化提升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建立了物质产品、调节服务、文化服务等3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形成水电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体系。”新昌县水利水电局小水电管理总站副站长石宇浩介绍,经核算,新昌县2022年度首批30座水电站生态产品总价值为31.9亿元。
有了价值核算,水电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便有了基础。根据水电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成果,再统筹考虑其生态物质产品等综合价值,新昌农商银行为小水电改造提升推出“绿电贷”金融产品,目前已发放2.62亿元。
“以往小水电产权不清、价值不明,现在GEP报告对单个小水电生态产品价值进行了量化,这对我们银行提供贷款是一个重要参考。”新昌农商银行副行长石旭峰说。
目前,新昌已投入1.43亿元对21座农村集体小水电站进行整合和现代化提升改造,预计到今年10月完成,设计年发电量将达到2511万度,装机容量增加30%,发电收入增加近50%。
在新昌长诏水库旁,“绿电贷”支持的新昌县小水电站集约智控中心掩映在青山中。走进集控中心,3块大屏幕上分别显示着水电站机组实时运行数据、视频监控影像、生态流量监管影像,能对纳入的58座小水电站进行集控管理,做到“一屏管理、一键控制、无人值守”,实现100%实时监测。
整合提升后的新昌小水电有了参与碳排放交易的底气。目前新昌已有首批8座水电站成功在国际可再生能源认证系统(I-REC系统)申请注册,可签发国际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认定证书2.2万本。
国际可再生能源证书是国际绿证的主流品种,每张证书对应1000千瓦时绿色能源结算电量。今年5月,新昌县与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际绿证优先供给三花智能控制公司,可用于抵消产品生产过程碳排放,助力其打入欧盟特定供应链体系,可保障每年50亿元以上出口产值。
湾湾碧水,条条溪涧,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赋能下,新昌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资产促融资、碳排放交易引领绿色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散落其间的小水电绿意盎然、焕发新生,既是造福于民的美丽画卷,也是新昌助力农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优秀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