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衢州供电公司
办好充电这“桩”事 居民幸福感满格
俞琳 卢奇正
今年年初,浙江省内最大的电动出租车、网约车综合型充电站点在衢州投运,这也是衢州市新能源汽车下乡示范项目之一。
作为全省最大的新能源运营车辆综合型充电站点,衢州市出租车综合服务中心的建成少不了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对于充电站共建模式的创新探索。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应用,“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国网衢州供电公司主动担当作为,全力打造智慧、便捷、安全的充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全力服务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让“桩桩实事”为群众绿色生活赋能续航。
破解充电难题
服务民生所盼
“我家楼下就是充电桩,吃个晚饭就能把电充好,再也不用跑到1公里外去充电了,以前还要在车上干等着。”近日,家住衢州市柯城区衢化街道滨二社区的周先生,对小区的充电桩建设夸赞了一番。
周先生所在的衢化街道有不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家属宿舍区。随着新能源电动车不断普及,该片区居民对周边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些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停车位资源紧张、无固定产权车位、地下管线复杂等问题,这也给街道部署专用充电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如何解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带来的充电挑战?如何在空间有限的老城区“见缝插桩”?
在了解到居民对于公共充电桩的迫切需求后,国网衢州供电公司积极参与破解老旧小区的这“桩”难题。公司与街道社区建立电力“微网格”,联合街道社区开展小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情况摸排。根据现场情况,公司开展充电桩统建统营工作,由供电公司合理设计供电方案,科学布局充电基础设施网点,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改造、建成后统一运营。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完成多个小区公共充电桩布点,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充电服务。
一个小小的充电桩,关乎便捷出行,也反映出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与温度。自建设以来,衢州全市的“桩车比”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仅1—7月,衢州市就完成了7550户个人充电桩报装。“充电不再难”的背后,不仅是从上至下的政策贯彻,也是民生实事工程扎实落地的可感实效,更是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果决行动。
高效智能供电
续航绿色生活
小小充电桩,桩桩连民生。
如果说传统充电设施建设是道必答的“民生考题”,那么移动充电桩的探索则是一道“补充题”,作为固定充电设施的补充,移动充电桩的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
近日,位于浙闽赣交界的商贸重镇江山贺村镇传统商品交易会热闹非凡,吸引了周边省、市的商家纷至沓来。
与往年停车场内拥堵情况不同的是,今年贺村镇东方广场附近的充电停车场,新能源汽车进进出出,井井有条。原来,国网衢州供电公司根据充电桩的历史运维经验和充电潮汐大数据模型,提前调集了多套可移动式充电站进行临时扩容,有效应对短时大客流的充电需求,在展会结束后又能快速撤离,避免充电桩闲置。
“不建桩、桩建少了,就满足不了充电需求;桩建错了、建多了,桩等不到车,又会造成损失和资源浪费。”国网衢州供电公司营销部工作人员丁霄寅介绍,传统固定充电站土建施工久、保养周期长,往往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项目落地慢,站点的布局常常赶不上需求的变化,迁改投入大、试错成本高。当遇到区域间电力负荷失衡、新能源想要就地消纳,或节假日充电潮汐等场景时,可移动式充电站就可以有效解决固定充电站缺乏车桩网灵活互动的问题。
为此,国网衢州供电公司积极探索,成功创新研发小型可移动式充电墙,每套充电墙安装有两台80千瓦的恒功率充电桩,能够让2—4辆新能源车辆同时充电。该充电墙可实现快速转移和拆装,相比常规充电站一两个月的建设周期,移动式充电墙只需几小时即可建成,配合其能够快速部署的特点,可根据车流量灵活调配,平衡充电潮汐现象。
“除了可移动和重复使用,可移动式充电墙的造价成本仅需5万元,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实现了由‘车找桩’变为‘桩找车’。”丁霄寅介绍。
办实事、解民忧。
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是国网衢州供电公司着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一个缩影。随着衢州市各类汽车油改电政策落地,国网衢州供电公司积极推广智能充电服务,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立体规划充电桩布局,积极提高充电桩利用率,着力办好民生充电这“桩”实事,不断提高供电服务品质,推动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