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365天出产蚕茧咋做到的?记者走进嵊州企业揭秘
工厂化养蚕:不吃桑叶吃“饼干”
本报记者 苗丽娜 葛雪琪 通讯员 陶兆志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种桑养蚕的传统模式,如今已被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颠覆。他们摆脱了“靠天吃饭”的限制,让蚕宝宝吃上了“饼干”,实现全天24小时、全年365天不间断养蚕。
“现在公司1年的产茧量达4万吨。”公司董事长金耀说,工厂化养蚕比传统模式劳动生产率提高近500倍,还可节省96%的桑园面积,蚕丝强度、清洁度也明显好于传统方式生产的蚕丝,质量达到国家标准5A级以上。
陌桑高科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年全国茧丝绸行业年度创新企业,至今已获得各项专利331项,其中发明专利69项。
蚕宝宝吃的“饼干”是什么做的?工厂化养蚕如何实现365天出蚕茧?我们进入陌桑高科二期项目,带你亲历。
进“中央厨房”,制作特殊“饼干”
在陌桑高科生产部经理何兴、副经理王红霞带领下,我们进入二期项目。
总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陌桑高科二期项目去年建成投产,是一座温度恒定在25℃至30℃、湿度恒定在70%左右的智慧化养蚕厂房。厂房里养了上亿条蚕,它们会在这里度过一生。
陌桑高科的母公司巴贝集团是嵊州的真丝领带龙头企业,为打破原料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2012年起,陌桑高科先后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多家院校和研究机构联合组建科研团队,研究解决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技术难题。金耀告诉我们,工厂化养蚕,首先要解决人工饲料代替桑叶的问题,人工饲料“饼干”是核心。
蚕宝宝爱吃的“饼干”到底长啥样?何兴、王红霞冲我们招招手:“走,先带你们去蒸煮车间给蚕宝宝烹饪‘大餐’,经历一趟你们就知道了。”
蒸煮车间是给蚕宝宝“烧饭”的“中央厨房”,约有3个篮球场大。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中央厨房”实现了食材采购、储存、加工、配送全链条智能化。
工厂化养蚕要求无菌环境。我们穿上统一的防护服,盘起长发,戴好防护帽、一次性丁腈手套和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又进行全身风淋式消毒后,进入了“中央厨房”。
映入眼帘的先是一袋袋堆放着的豆粕粉、玉米粉、桑叶粉等,王红霞说,这是制作“饼干”的原料,把这些粉和复合维生素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烹饪,就能给蚕宝宝做出“营养餐”。
在王红霞指挥下,我们先把原料倒入“炒菜机”,经过一番蒸、煮、炒后,成了团状,再被机器倒入不锈钢大圆桶。然后我们吃力地把桶抬上小推车,放上了传输带。
蚕从卵化到结成茧需要30天左右,会经历4次蜕皮,据此可将蚕分为5个龄期。“不同的龄期的蚕宝宝,咀嚼和消化能力不同,吃的‘饼干’配方也不同,刚才的原料适用于制作三龄蚕的‘大餐’。”王红霞介绍。
接下来,传输带会把“饼干”原料运送到蚕宝宝的“餐厅”——养蚕车间。王红霞招呼我们:“走,我们喂蚕宝宝去吧。”
蚕宝宝“吃饭”,有专车接送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进入养蚕车间之前,我们重新消毒了一遍。
喂食是全自动的,偌大的“餐厅”,就3位员工。
在一名员工的指导下,我们按下墙上的一个按钮,只见一辆迷你型运输车接到指令,马上启动,去养蚕室接蚕宝宝来“吃饭”。
不一会,一辆小车托着层层叠叠的白色塑料筐驶过来,通过自动感应开到指定位置,然后喂食机器人伸展机械臂,把塑料筐一个个送到了喂食流水线上。
“这些塑料筐就是蚕盘,一共有64个。传统养蚕一般是在圆形竹篾筛里养,工厂化养蚕则用蚕盘并叠起来。这64个蚕盘里共有几万条蚕。”见我们好奇不已,王红霞为我们解释。
此前我们搬上传输带的“饼干”原料,已被自动运到养蚕车间喂食流水线上。只见喂食机器人自动挤出一条条“饼干”,分发给蚕宝宝。
“你们要不要尝一尝?”看我们干得卖力,王红霞递给我们一块“饼干”,一口下去,桑叶和玉米清香中夹杂着一点酸涩。我们问出了一直以来好奇的问题:“‘饼干’是怎么研制出来的?”
时间拨回到2015年。用饲料替代桑叶可不容易,饲料里加什么?各种成分比例怎么控制?如何加工……一道道难题摆在大家面前。
“当时,公司常务副总何锐敏带领我们轮流住在实验室,观察蚕宝宝的生理状态,设计了很多种实验方案,不断调整配方。”王红霞说。
携手省农科院及其他科研机构的专家进行了7年探索、经过数以千计的试验之后,2019年1月,陌桑高科工厂化养蚕项目终获成功,实现了蚕品种和“饼干”饲料的完美匹配。其“高密度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在当年的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入选中国科协组织评选的“颠覆性创新榜”。
检测分析,每天记录健康档案
工厂化养蚕对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稍有不慎便会暴发疫病。
在蚕宝宝“餐厅”外,调查员朱美蓉正对喂食流水线上的蚕宝宝进行“望诊”。“只要一条蚕出现问题,周边的蚕也会大面积死亡,整条生产线上的蚕几乎都得报废。”朱美蓉告诉我们,经过无数次试验,才逐渐构建起系统科学的防病体系。
从喂食流水线上随机抽出的一筐蚕宝宝,很快就被朱美蓉分成了两组。“这些蚕刚刚蜕皮,正常来说食欲正旺盛。其中一组是发育正常的大嘴巴蚕,吃得多也长得快;另一组是嘴巴比较尖的蚕,我们叫青头,食欲不佳、生长发育比较慢。”
“养蚕有七‘望’,望举动、望发育、望食饲料、望体色、望体态、望吐液、望排粪。比如望举动,健康蚕较活泼、警惕性强,患病的蚕宝宝就比较狂躁。”朱美蓉已在实践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很快就能完成分类。
公司每个车间都有调查员,他们每天都要把不同状态的蚕送到实验室,由实验室检测、分析,并为蚕宝宝建立健康档案。
告别朱美蓉,我们来到实验室。经实验室负责人程淑君手把手教学,我们在调查员送检的蚕宝宝中,随机抽取了10条大嘴巴蚕和10条青头,先给20条蚕一一称重,再进行解剖、采集蚕的肠道样本,然后交给程淑君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
“根据检测后的指标数据,10条大嘴巴蚕肠道微生物均衡,10条青头有肠道微生物失衡现象,发育不佳。我们会向‘中央厨房’反馈情况,看看‘饼干’能否制作得更加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程淑君填写健康档案后向我们解释,“每天记录健康档案,就能及时了解蚕种对饲料、生活环境的反应,为公司改进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全龄工厂化养蚕没有先例,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参考。这几年我们团队克服了很多难题,和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的专家老师一起交流研究,才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疫病防控体系。”
将两组蚕宝宝的健康档案归档后,我们离开实验室,来到蚕茧加工车间。
刚烘干的蚕茧洁白如雪,像瀑布一样从流水线上倾泻而出……这是养蚕结茧的最后一道工序。我们拿起铲子,和工人一起,将蚕茧装入齐胸高的大编织袋中。
“公司每天生产的蚕茧供不应求。”金耀自豪地说,“全龄工厂化养蚕正推动传统桑蚕养殖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我们相信,这是传统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