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夜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诊间——

冬病夏治,国医馆越热越忙活

  戌时——19时至21时,在中医眼里,此时是守护心脏的心包经最活跃的时刻,宜养生养心。

  7月31日戌时,暮色四合,室外气温依旧有34℃。循着浓浓的中药味,我们步入位于嘉兴南湖区新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楼的国医馆,只见十多位市民正在椅子上候诊。一间敞亮的中医诊间内,37岁的中医师沈燕飞正忙着给病人治疗。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最炎热的三伏天更有利于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祛湿排寒,是治疗鼻炎、过敏、虚寒等慢性病的好时机。国医馆6月25日推出“冬病夏治”后,为方便群众就诊,又从7月22日起,推出了“冬病夏治”夜门诊。

  “现在‘冬病夏治’特别受欢迎,市区大医院不好挂号,现在不出社区就能看上,方便!”跟我们一起走进诊间的是张晓燕和她13岁的儿子,张晓燕希望通过三伏贴,增强儿子的体质。

  在沈燕飞准备三伏贴材料时,我们也跃跃欲试。“先取出一小块中药,在手中揉搓成团,把它摁压在药贴的圆圈中。”跟着沈燕飞教的步骤,我们亲手制作了一副三伏贴,可我们好奇的是:“现在的中药冰冰凉凉的,它如何发热呢?又如何起到治疗作用?”

  “三伏贴中加了亲肤发热的中药,通过发热刺激穴位中的经络,再传导到五脏六腑,起到治疗作用。”沈燕飞解释,“人体有300多个穴位,不同病理需要找到对应的穴位,才能起到治疗的效果。”

  接下来,沈燕飞要去为一位患者拔火罐,我们自告奋勇当助手。走进治疗室,只见过道一侧是一张摆满各种药物、纱布和医疗工具的长桌,另一侧则有三张一人宽的治疗床,以帘相隔,每张床上都有患者在治疗。

  沈燕飞用打火机点燃酒精棉球,瞬间棉球上蹿出一道十厘米左右高的火焰。只见她将点火棒伸入玻璃罐底转了两三秒后取出,再将玻璃罐扣在患者背上。在她麻利的操作下,两分钟不到,患者背上整整齐齐排了17个火罐。

  和西医不同,中医师很考验“手上功夫”。从大学毕业后,沈燕飞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在新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工作10年有余,在针灸等中医治疗上很有一套,慕名而来的患者不少。

  “靠后一点,我要点火啦。”紧接着,沈燕飞要为另一位患者铺灸,这可比刚才拔火罐热多了,站在边上的我们瞬间被熏出了汗。

  “别担心,温度最高大概45℃,不会烫伤皮肤的。”沈燕飞说,铺灸一般需要持续90分钟。

  作为中医师,温针灸、拔火罐、做热灸等治疗都离不开明火。尽管室内空调显示23℃,但体感温度一直在上升,我们的口罩慢慢潮湿起来,沈燕飞的额头上也挂满了细细的汗珠。

  在走出诊间透口气的间隙,我们遇到一张候诊的年轻面孔。“之前我来这做过一次针灸,感觉效果好,暑假基本一周来一次。”准00后陈同学告诉我们。

  两个小时转瞬即逝,算下来,当晚沈燕飞共接诊了20多位就诊者。

  夏日气温高,市民“养生热情”更高。据了解,新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的4位医生每天从早上8时不到就开始忙碌,为居民开展三伏贴、艾灸、铺灸、熏蒸等治疗。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冬病夏治,国医馆越热越忙活 2024-08-04 27001022 2 2024年08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