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钱塘江

夏日说葵

  夏季,葵花花开。很多年前,家住拱宸桥,每天上班常走运河边的“大兜路”,那时候这里还没有改造成商业街,附近有许多居民居住,河岸有许多葵花种植。花开之时,常有小孩躲进高大的葵花下看太阳,葵花金黄色花盘儿,会迎着太阳位置变化慢慢转动,十分奇妙。

  秋天,葵花籽熟,将其炒制后,香脆无比。20世纪70年代,亲朋聚会,敬茶之余,嗑瓜子是主要的交流方式。葵花籽,皮薄味香,俗称香瓜子,嗑起来清脆有声,很受人喜爱,当时,买现炒香瓜子要排很长的队伍,每当炒熟的香瓜子端到桌前,家里的气氛会热闹起来。

  葵花是菊科向日葵属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大陆,明代引进中华时被称为“丈菊”。葵花在西方叫太阳花,因有“向日”习性,后来人们称之为“向日葵”,与古代葵菜有关。

  葵菜原产于中华,历史悠久,早在周代有腌制葵菜食用记载,当时,葵菜常用于祭祀礼仪,是招待尊贵客人的高档食品,《诗经·豳风·七月》诗句中提及的“葵”,就是指葵菜。葵菜又称“滑菜”,煮后肥嫩滑腻,与现在常见的木耳菜十分相似。

  葵菜,还有一个名字叫藤菜,苏东坡写过“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诗句,说其味道可与杭州闻名的莼菜媲美。先秦时期,植物油尚未开发,动物油脂资源稀缺,当时饮食“以滑为贵”,所以,葵菜很受人们青睐。在唐代以前,葵菜地位很高,汉代《神农本草经》将葵菜列入上品。

  唐朝以后,随着南方白菜(菘)兴起、植物油作物油菜普及,葵菜的地位逐渐衰落。如今,葵菜已沦为野菜,少有人知晓,前几年去长江三峡游玩,发现巴蜀一带民间称之为冬苋菜,人们常采摘其嫩叶食用,用来煮豆腐汤,味道十分鲜美。

  葵菜是锦葵科锦葵属植物,有许多种类,《齐民要术》按收获季节分,有春葵、秋葵和冬葵之类别,古籍中出现的“秋葵”是指秋天的葵菜,并不是现在常见的秋葵。秋葵,亦称黄秋葵,原产于非洲,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到20世纪初才引进中华,与叶菜葵菜不同的是,秋葵可食用部分是果荚。

  葵菜之花,花小,色白,在古代关注度很低,“葵花”在古籍中多指蜀葵之花。蜀葵原产中华,是锦葵科蜀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开端午前后,故称“端午花”,其花色鲜艳,色彩多样,有“端午锦”美称。

  有一年,堂兄从外地回来,带来蜀葵种子,撒在院子泥土之中,春季长出小苗,夏季,高大枝叶上开出许多鲜艳的花朵,盛开的花朵,如20世纪60年代农村里的大喇叭一般,在蓝天白云之下,极为壮观。

  南宋之时,临安城内,民间有端午日插蜀葵花驱邪习俗。记得小时候,端午节那天,奶奶会到院中剪来新开的蜀葵花,插在花瓶,摆在堂屋柜子之上。

  宋代陈景沂《全芳备祖》记载:“葵有三种:一取其花,名蜀葵;一取其叶,名蒲葵;一取其可食,名葵菜。”蒲葵是棕榈科蒲葵属木本植物,叶子能制成蒲扇,也叫棕扇、葵扇,因叶子像芭蕉叶,杭州人叫芭蕉扇。20世纪60年代,空调、电风扇还没有普及,炎热夏季,扇子是夏季营造清凉之风的宝物。

  几年前,母亲住进养老院后,特别怀念旧时的芭蕉扇,我听说网上有售,就买了几把,炎热夏季,母亲手拿芭蕉扇,望着窗外,仿佛回忆起旧时的美好时光。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4 夏日说葵 2024-08-04 26985113 2 2024年08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