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西泠春拍上,吴昌硕一方印成交价近千万元

好作品永远不缺市场

  本报讯 (记者 朱平) “最高报价最后一次!”随着拍卖师手中的槌子敲落,由吴昌硕为三十余年好友高邕所作的“泰山残石楼”一印敲定在了810万元,加佣金后成交价为931.5万元,为拍前估价的51.75倍。

  7月15日晚,西泠印社2024年春季二十周年拍卖会正式收官,作为本次春拍的创新之举,在“雄甲辰·吴昌硕诞辰180周年暨家属提供金石书画专场”上,由吴昌硕家属友情提供的“泰山残石楼”一印成为一匹黑马,不少藏家表示,之前很少有印章拍到这个价格,除非是印材采用特别贵的田黄,这方青田石印能拍出近千万元的价格,更多的是体现篆刻艺术的价值。此外,包含弘一法师晚年手迹的三十五件信札在春拍上,也拍出2007万元的价格。据悉,本次西泠春拍总成交额12.43亿元、总成交率84.7%。

  “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与印不一日离。”这是吴昌硕在《西泠印社记》里对自己学习篆刻经历的回顾。被称为“石鼓篆书第一人”的他,最早便以“印”闻名天下,被视为艺领群雄。

  “吴昌硕的诗文书法、绘画篆刻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是非常难得的全才,对海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美术学院沈乐平教授告诉记者,从艺术专业角度看,吴昌硕的篆刻里既有画意又有笔意,独具一格。这次的“泰山残石楼”一印,便是吴昌硕的代表作,被称为篆刻教科书级别的经典,出版多达百余次。

  “这方印有很高的艺术性,吴昌硕把‘泰山残石楼’这五个字用合文印刻法,合并于十字界格的四格之内。”沈乐平介绍,这是吴昌硕很有特点的一种刻印处理手法,除了“泰山残石楼”外,他还用此手法创作过“一月安东令”“湖州安吉县”等。

  今年是吴昌硕诞辰一百八十周年,西泠拍卖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纪念这位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这次春拍吴昌硕专场展示了诗、书、画、印各个门类的作品,力求让众人读懂,为什么吴昌硕被称为融汇全门类艺术的大师。专场也得到了吴昌硕家属的支持,许多作品都是由家属提供的。该负责人表示,“泰山残石楼”在甲辰年这个特殊年份,在西泠印社拍卖的主场,一举创下吴昌硕篆刻拍卖纪录,是对西泠印社首任社长的最好纪念。据了解,整个吴昌硕纪念专场成交额超过6500万元,成交率达到92%。

  同样难得的,还有弘一法师的三十五件信札。

  这批信札写于1936年至1942年间,资深艺术品投资研究者澄澄堂主告诉记者,弘一法师的墨迹一直都是拍卖市场的热点,2014年他的行书“放下”两字就拍出了471.5万元的高价。这次春拍上一下子拿出这么多件保存完好的弘一法师作品,在拍卖市场并不多见,“这是弘一法师最后7年留下的墨宝,十分珍稀,我觉得每个字都完美体现了他晚年书法‘澹而清’的特点,属于经典艺术作品。”澄澄堂主说。

  对于任何一位艺术家来说,其作品中精品的比例都是少量或极少量的。在艺术市场上,由于“稀缺效应”,艺术精品往往会比“普品”卖得更贵。两者间的价格差以前就有,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精品资源越来越稀少,这种价格差别也变得明显。

  采访中,不少行家也提及,即便名气再大的名家也会创作一些艺术“普品”,决定价格的最终还是艺术价值。

  “以前老一辈人鉴赏评判中国艺术品的三字经是真、新、精。”澄澄堂主表示,现在还要加上三个字:生、趣、贵,分别指极少在市场上流通的作品,有故事性,并且“出身好”,流传有序,而这次拍出高价的几件艺术品都符合这“六字经”。

  好作品永远不缺市场。艺术市场由兴趣而生,依赖信心前进。在西泠拍卖相关负责人看来,这次春拍恰逢公司成立二十周年,依靠好作品吸引了藏家回归,为中国艺术市场注入信心。同时,在春拍期间,还举办了弘一法师墨迹福建巡展、吴昌硕篆刻及浙派篆刻精品的名家篆刻品鉴会等,也是一次社会大美育的过程,让更多人了解传统艺术、接触好作品。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从近几年艺术市场的数据来看,收藏家们更理性、更冷静了。未来的收藏也会往更加专业化方向发展,好的作品出现在市场上,依然会受到追捧。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好作品永远不缺市场 2024-07-17 26971683 2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