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成为科技富农的“金名片”
本报记者 林晓晖
夏日的热气弥散开来,广袤的田野上绿意盎然,各色农作物沐浴着阳光雨露茁壮成长,正一起迎来更加丰盛的季节。浙江淳安县下姜村里的黄栀子也抽出夏梢、开了花,一片灿烂。
群山环绕中的下姜村昔日是“没耕地、没手艺、年年都发大洪水”的“穷乡僻壤”。而如今,它已成为盛名在外的“中药材之乡”。如果有人问起这段颇具传奇色彩的巨变故事,每一个下姜人都会从这片栀子田说起。
那是改变村庄命运的一天——2003年4月2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他的基层联系点枫树岭镇下姜村调研。
习书记来到村民家里,听大家讲讲困难,再一起商量对策,寻找破解问题的钥匙。当时,村里蚕桑、茶叶、早稻的产量都不算低,可辛苦了一年,村民收入并不理想。什么原因呢?村民们七嘴八舌,有说缺人才的,有说缺资金的,也有说缺技术的。要从哪里突破呢?
“省里研究一下,给你们村派一个科技特派员来。”习近平同志说,我们要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抓住当前科技进步的机遇,建立现代生产要素流向农业的机制,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科技特派员,正是承载现代生产要素的创新载体。村民当时不一定能理解,什么是现代生产要素。但是很快,他们在一位特派员专家身上获得了更具象的认知,他就是省中药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俞旭平。
当时,浙江省首批100名科技特派员出征仪式已经举行过了,俞旭平成了那新增的“第101个”。
接到指令,他第一时间奔赴下姜,驻村的一个月,转遍沟沟坎坎,有了新发现,“这里耕地少,但是山地多,适合种中药材黄栀子。”
那一年春天播下的500亩黄栀子,两年后,鼓了村民的钱袋子。
2005年3月22日,习近平同志再次来到下姜村,提出要看黄栀子基地。
了解到药材种植每年能给每户人家带来4000多元的收入后,习近平同志拍拍俞旭平的肩膀:“做得好!你有功啊!”
和漫山遍野的黄栀子一样,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初步探索结出了“第一批果子”。
习近平同志随即对省里随行的同志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不断完善特派员、指导员制度,真正做到重心下移。”
两天后,浙江作出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部署——从一开始的帮扶100个贫困村到向全省1279个乡镇全部派遣科技特派员,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省“乡乡都有科技特派员”。
由“点”至“面”,一场更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拉开序幕。
科技特派员工作不仅仅是一群奔赴山乡的科技工作者,它更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场谋略深远的制度创新。关乎农村地区发展、关乎城乡统筹,制度改革循序渐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习近平同志的关心与推动。
从顶层设计开始,习近平同志亲自倡导、部署和推动。各级党委领导担任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并将其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制定了选派激励、考核方式、职称评定等相关配套政策。
2006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科技厅的汇报材料上批示,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建立长效机制,加强领导,总结经验,及时完善。
于是,浙江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科技特派员工作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针对此前存在的“科技特派员定位不明确”“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有了更有力的保障,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创新活水涌动在广袤的乡村大地。
2015年,浙江26个欠发达县全部一次性“摘帽”,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科技特派员发挥了重要作用。浙江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团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改革,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面对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新任务,之江大地上擘画的科技特派员答卷仍在书写续篇——从个人科技特派员向团队、法人科技特派员拓展,从服务农业延伸至支持二产三产。2023年,浙江发布《科技特派员服务和管理规范》省级地方标准,进一步规范和引导科技特派员服务和管理,为全国输出科技特派员工作“浙江标准”。
2023年,在浙江省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20周年之际,浙江省科技特派员代表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在信中对我省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看到回信后,俞旭平的兴奋和激动难以言表。如今,他作为淳安县中药材产业团队科技特派员的首席专家,继续带领中药材团队躬耕乡野。和他一样,一批又一批科技特派员前赴后继,把技术种在土地里,把论文写在田野上。
浙江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累计派出各级科技特派员超过3.9万人次,推动农民增收超63亿元。新的种子不断播撒,新的希望仍在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