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旁听记

  透过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厅2楼西侧旁听室的玻璃往下看,整个会场一览无余。

  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行使着本行政区域内的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和人事任免等重要职权。曾经,在很多人看来,它相当神秘。而现在,户籍在浙江或在浙江居住满1周年的中国公民,凡年满18周岁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都可以申请旁听。

  改变,从21年前开始。

  2003年初,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当选为浙江省十届人大常委会主任。第一次常委会会议上,他详细阐述人大与人民的关系,强调这是新时期人大工作的重点之一:“拓宽人民群众直接参与人大工作的途径和形式,接受代表和群众的监督,倾听代表和群众的呼声,反映代表和群众的意愿。这是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人大工作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源泉。”

  彼时,正是浙江高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物质生活富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然生态、城市绿化、便民设施,希望向有关部门表达自己的诉求。

  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民主,有更多的参与机会?习近平同志一锤定音,就从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开门”开始。

  在习近平同志的推动下,2003年6月27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在全国率先通过关于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的决定,以法规性决定的形式从制度上确立了公民旁听制度规范。

  有了“操作手册”,一切水到渠成。2003年8月15日,浙江多家媒体发布了同一条消息,邀请在浙公民旁听即将举行的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符合条件的公民可在8月18日至8月22日向有关机构提出申请。

  一石激起千层浪。18日清晨5时,家住离省政府五六公里外的退休干部严福根起了个大早,第一个赶到省政府门口的报名点等候。报名原定上午8时30分开始,但上午8时,省人大常委会秘书处工作人员上岗时,已有20多位报名者排起了“长龙”。有人甚至提前打印了满满几页纸的自荐材料,希望能被选取。

  权力机关敞开大门,报名者普遍将这一邀请视作“民主‘立交桥’”,“允许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充分说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搞的是真正的民主”。

  申请参加旁听的公民中,最大的82岁,最小的20岁。工人、农民、学生、公务员、律师、个体老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结合报名先后顺序和代表社会界别等因素综合考虑,从94份申请中选定了15人。

  8月29日会议当天,15名公民胸佩浅蓝色旁听证,端坐在整饰一新的旁听席上,一边仔细聆听着关于上半年全省经济形势和下半年政府工作等报告,一边不时地认真做笔记。

  杭州市民周南成是第一批旁听公民之一,此后十余年,他旁听了50多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也见证了浙江民主法治的成长。他说,参加旁听的公民刚开始老年人居多,后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旁听队伍。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在习近平同志的关心下,2004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在网上征集立法建议,20天内收到群众立法建议401项,一个普通公民的建议也有可能列入立法计划;2005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首次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常委会会议,8000人次网民守在屏幕前收看,甚至有人打电话邀约远在国外的亲人一同收看。

  全省各级人大纷纷邀请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各级政府举行听证会也更为频繁。政府权力的运行在人民群众监督中更趋规范。

  2023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改进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组织方式,组织公民进代表联络站(点)视频旁听,并组织在校学生、相关团体、社区群众等现场旁听,使民主更直观、工作更透明、参与更有效。

  2023年11月召开的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来自湖州市南浔区和长兴县的18名公民,成为首批在人大代表联络站“云上”旁听的公民代表。

  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而人民当家作主从来不是一句抽象的空话,它必须通过具体的形式和一定的制度予以体现和保障,并最终变成老百姓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习近平同志担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期间多次强调,畅通民主渠道,反映人民意愿,汇聚人民智慧,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从而为浙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群众基础和不竭的力量源泉。

  从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到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如今已成为浙江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抹亮色。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旁听记 2024-07-09 26956702 2 2024年07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