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聚焦新产业新业态就业协商议政——
为新就业群体拓展更大舞台
本报记者 沈吟
如今,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早已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他们或穿行于大街小巷,或工作在“云”端,服务着千家万户。
在互联网的催化下,新产业、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新就业群体不断涌现。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全国职工总数4.02亿人左右,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
新就业群体工作范围大、领域广、涉及部门多。如何更好发展新产业,扩大就业面?今年以来,省政协成立课题组,聚焦“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扩大就业”开展调研和协商,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新”赛道上,机遇与挑战并存
前段时间,职业类目又“上新”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公示,拟增加网络主播、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等19个新职业,以及移动操作系统应用设计员等29个新工种。
从名字就不难看出,这批新职业主要集中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等领域。事实上,从2019年到2022年,人社部已陆续发布了5批共74个新职业。
站上“新”赛道,想要加速奔跑,并不容易。
省政协调研发现,随着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就业面临的“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直观显现。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
全国政协委员朱新力举了一个事例:以往到法院打官司,当事人、律师要收寄大量书面材料,所以法院一直是邮政公司的大客户。2019年起,省法院通过数字化改革,打造“智能送达”应用,大大节省了送达费用。但这对邮政公司来说,也意味着业务的大幅下滑。
难题如何破解?邮政公司找到了法院,洽谈新的合作。双方发现,当事人、律师寄来的书面材料都要电子化并进行编目处理,在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水平下,仍然需要人工校验、标注,所以新的岗位应需而生——省法院与省邮政成立数字服务中心,招募专人专门从事电子卷宗编目。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会替代部分脑力劳动,对一些行业产生影响,但相应也会创造新的岗位。”朱新力委员认为,要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促进就业提质扩容,“一方面,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以新产业、新业态催生新职业、新岗位,特别是与人工智能开发、维护、道德监管相关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要帮助劳动者正确进行职业规划,成为适应性强、能够与人工智能并肩工作、实现人机协作的高素质人才。”
2023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8.3%。
如何在发展中把就业蛋糕做大?以杭州为例,近年来,杭州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电商经济,去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收18737亿元,带动就业态势十分强劲。
有委员建议,可以着力培养一批人工智能头雁企业,以大企业带动大就业,“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将是杭州新一个吸纳百万人级高质量就业的新经济和就业空间。”
强保障,温暖“新”生力量
当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还难以获得全面保障,“被困在算法里”“劳动强度高”“劳动时间过长”的问题和现象比较明显。很多劳动者还存在多平台同时就业的情况,难以满足现有的社保参保条件。
这些现实问题,引起了不少政协委员的关注。在前不久举行的省政协民生协商会上,多位委员聚焦进一步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障水平建言。
在省政协委员曾玲艳看来,促进新产业新业态高质量就业,工会组织应该发挥更大作用。
“要精准释放工会权益维护力,破解‘算法困境’‘保障隐忧’。”曾玲艳委员还担任着省交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会主席,她注意到,新业态劳动者劳动关系不清晰、就业方式分散,这些都对传统工会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且很多人收入水平不稳定,“吃青春饭”、认同感低。
对此,曾玲艳委员建议,吸纳新产业新业态劳动者中较为稳定的“领头羊”入会管理,用“身边人”做工会事,同时,将“职工上大学”等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向新产业新业态劳动者倾斜,为他们工作能力评标定级,提升就业质量和稳定性,让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感越来越强。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省政协一直高度重视就业工作,通过提案、调研、专题协商等方式,助力我省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年1月的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宁波市总工会副主席姚金环代表省总工会界别作了大会发言,就如何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建言献策。
她在发言时建议,要进一步理顺新就业形态的劳动关系,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尽可能多地纳入劳动法律法规的调整范围;同时制定完善符合新业态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建设相对灵活的劳动保护立法,以公正司法守住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最后防线。
一个好消息是,今年7月1日起,《浙江省就业促进条例》正式施行。其中多个条款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护航。
比如,在就业权益保护章节,《条例》明确规定平台企业应当合理确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量、劳动强度和劳动报酬;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的,依法承担职业伤害保障责任。
而面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作为个体维权能力有限等困境,《条例》进一步规定了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织可以代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平台企业或者平台企业代表组织签订集体协议等,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有了更强劲的依托。
凝聚合力,向“新”而行
近年来,浙江多地相继出台政策举措,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城市温度。
去年4月,温州市委、市政府出台《温州市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十大举措》,并将每年的5月28日确定为温州暖“新”日。今年的暖“新”日,温州又出新招——温州10余家党政群企等部门单位组成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联盟,公布了包含技能培训、纠纷调解、电商竞技、困难帮扶等在内的年度暖“新”十大实事。
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有效带动了就业创业,催生了新的职业序列,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高校学科专业调整优化的进度,跟不上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态势;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与生产实践联系不够紧密,专业和就业“对不上口”等问题依然存在。
“要强化校政企合作、协同育人。探索高校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合作育人新机制,系统推进人才培养全链条,为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温州市政协委员易招娣建议。
杭州市政协委员高晓青对此深有同感:“未来还将催生更多新兴职业,技能人才的培育刻不容缓。”作为一家人力资源公司的负责人,在她看来,需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打造高素质劳动群体,才能更好满足新职业发展的需求。
今年5月,浙江成立“骑士学院”,这是我省首个外卖骑手培训基地。此外,浙江以赛促学,组织开展新业态领域专项劳动技能竞赛,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认同感。
浙江还大力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试点,通过党建引领,将新就业群体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为互联网行业发展注入“红色力量”。
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让新就业群体施展才华有“平台”、有“擂台”,更有“舞台”,高质量就业之路必将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