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青天水在瓶
——记“杭州工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嵇锡贵
王钰哲 沈琳
清晨,84岁的嵇锡贵和往常一样,走进她位于杭州西溪湿地的工作室,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她从工具包里拿出专用的笔,开始给素坯绘彩。瓮坯上一片片银杏叶各具姿态,仿佛逼真地随风飘落。“360度,每一个角度都能看。”这种圆融自然之美,是嵇锡贵坚持多年的追求。
前不久,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00位候选人名单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越窑青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嵇锡贵入选。嵇锡贵是我国唯一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天青色等烟雨”,瓷器是浪漫的书写,艺术的表达。而对于从艺60余载的嵇锡贵而言,瓷器是融入生命的热爱,是停不下来的执着。
风的感觉
嵇锡贵上一次进入大众视野,是缘于一套瓷器的“出圈”。在G20杭州峰会的晚宴上,一套名为“西湖韵”的瓷器将整个杭州最美的一面微缩在方寸之间。这套餐具的总设计师就是嵇锡贵。
工匠们往往能够体悟物性,顺应自然,这也是他们制作的工艺品能够遵循自然之道、自然之美的基础。嵇锡贵常说的“外师造化”便是这个意思。四时风景、花鸟虫鱼,都是嵇锡贵的创作源泉,如在她近年创作的作品中,不少都有着西溪元素,比如越窑青瓷《荷塘雅韵》、青花斗彩《荷塘韵》就将西溪夏荷之韵、水鸭之乐展现其上,趣味盎然。但与写实派不同的是,嵇锡贵的作品往往带有一些巧妙的变化,这种“创造性转化”背后,寓意着她“师法自然却不拘于自然”的创作美学。
在外师造化的同时,嵇锡贵对传统越窑青瓷也进行了创新性发展。越窑青瓷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美誉,但在嵇锡贵看来,传统的越窑青瓷装饰技艺存在纹样层次模糊、风格相对单调等问题,2017年起,嵇锡贵着手研究现代越窑青瓷的装饰泥刻划技艺,这一研究,便是五年光阴。
2022年,嵇锡贵取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越窑青瓷装饰泥刻划技艺及利用该技艺制作的装饰器皿》,该技艺突破了传统越窑青瓷的装饰局限,丰富了越窑青瓷的装饰技法,大大提高了越窑青瓷的艺术美感,填补了历史上越窑青瓷装饰技法的空白。今年4月,嵇锡贵也凭该技艺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奖。
火的艺术
有人说,瓷器是化泥为玉的魔术,但在嵇锡贵看来,瓷器更是“土与火的艺术”。“青花瓷和越窑青瓷烧制的温度不同,高一点或者低一点,都可能出现瑕疵,甚至导致失败。”嵇锡贵不仅对烧制要求严格,从揉泥、拉坯到装饰,瓷器的七十二道工序,嵇锡贵每一道都精益求精,不敢有丝毫松懈。
老手艺人做瓷器,七十二道工序分别由不同的师傅负责,嵇锡贵却是所有的工序“一手抓”“都要硬”,在她看来,只有长期实践,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艺,才能“熟能生巧”,成为能工巧匠。“做陶瓷难,难就难在‘下刀无悔’。”嵇锡贵一语点破陶瓷工艺的核心:要做出好瓷器,要先在脑中构思,等到胸有成竹后再一次成型,这就要求手上的基本功足够扎实。
在嵇锡贵眼里,匠人成事和瓷器成器的原理并无二致,都需要经过重重磨炼。在嵇锡贵手里,一件作品从构思到出窑,往往要花费半年、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而一位匠人从入门到出师,也同样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在“冷板凳”上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希望我的学生不仅能画山水人物、刻花,还要掌握制瓷的全套工序,我自己也会倾囊相授。”从入门第一天起,嵇锡贵的徒弟就苦练基本功,直到“胸有沟壑,下笔有神”。
道的传承
道虽远,幸而有人同行。通过面授和线上教学,这些年嵇锡贵不断带徒授艺,目前共有30位徒弟活跃于全省各地,从事陶瓷艺术的研究创作工作。为“926工匠日”设计展盘的周明明就是其中之一,他2012年大学毕业时,正逢杭州启动“工艺与民间艺术薪火传承计划”,经过层层考核,周明明成为嵇锡贵首批五名弟子之一,如今,他已经成长为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嵇锡贵的另一位弟子、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张爱青说,嵇锡贵作为老师,并不要求弟子们成为第二个她,她更希望弟子们能始终坚持对陶瓷的热爱,以自身的努力推动现代越窑青瓷呈现更加丰富多元的面貌。“最让我敬佩的是老师对瓷器始终如一的热情。”
傍晚时分,嵇锡贵暂时结束了当天在工作室里的工作。不过在家里,嵇锡贵还有一个小工作室,方便她有灵感时创作,她的女儿有时也会来和母亲一起工作。“我一辈子做了一生中最喜欢的事,一做陶瓷,什么烦恼都没有了,两三个小时一眨眼就过去了。”对嵇锡贵来说,瓷器是她终其一生的志业,也是她最重要的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