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广电集团广播交通之声融媒运营中心主任葛莎:
我有一颗心 种在青草坞
重点结对村:长兴县李家巷镇青草坞村
“这是我们的文化特派员,省里派来的!”每次来到青草坞村,村干部都会带着笑容和村民们这样介绍我。
作为首批省级文化特派员,我派驻的地点是湖州市长兴县李家巷镇青草坞村。随着“千万工程”的推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村民对保护弘扬非遗有了更多期待。
6月26日,长兴“鸳鸯龙”民间艺术团亮相西班牙第37届哈恩国际民俗音乐舞蹈艺术节。青草坞村这条有100多年历史的“鸳鸯龙”,是省级非遗项目。一雄一雌两条龙的舞动,成为凝聚村民的一股力量。
为了让表演效果更好,前期我和镇里的宣传委员黎静一起,多次协商整场演出的具体流程。团队第一次在大舞台表演,灯光音响的配合、调试至关重要。我和台里派驻的专业导演和主持人一起,陪着团队从每一个节目的串词衔接,到每一场表演的灯光调试,一遍遍排练,仔细打磨、抠细节。
录下试演的视频,所有成员聚在一起回看,复盘每个节目的动作、表情和细节,就连鞋子如何保障防滑都引起热烈讨论,每个人都力求演出完美。
在和团队成员接触的这段时间,我被这支“草台班子”演出团身上最质朴的感情和最饱满的热情打动,也让我对于如何传承弘扬乡村非遗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悠久深厚、意韵丰富的浙江传统文化,是历史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青草坞村有很多优秀传统文化,但一些仍陷于“藏在深山无人识”的窘境。
作为一名从事媒体工作的文化特派员,我认为首先要挖掘提炼弘扬地域优秀文化。和镇村干部一起重新挖掘梳理村里的文化脉络、重塑文化品牌价值是我接下来努力的方向。比如,以“家文化”为载体,充分挖掘“鸳鸯龙”、“吃福”等非遗民俗活动中的“小家”内涵;整合当地农村文化礼堂、网红艺术村落等公共文化空间,举办系列志愿活动,擦亮“和文化”金名片。
“酒香也怕巷子深”,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多推广宣传。我开通了个人短视频账号,将自己在村里调研的过程用视频形式记录,展示村里的趣事、美景和传统文化,累计播放量有1万多。此次“鸳鸯龙”走出国门,我们也同步在广电官媒微信视频号、微博、国际传播等平台宣发,让更多人关注和了解非遗文化的魅力。
未来,我会用我的镜头、声音和文字,帮助“鸳鸯龙”等非遗、帮助青草坞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