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浙里办”,既靠一张网更靠一颗心

  在浙江,无人不知“浙里办”。十年陪伴,“浙里办”已深深嵌入浙江百姓的生活,深刻改变浙江的政务服务效能,成为数字浙江建设成果的最佳案例。

  许多夸“浙里办”的话不是“浙里办”自己“说”的,甚至不是浙江老百姓说的——近些年,在网络上经常能看到为浙江政务服务效率点赞的帖子,最后发现往往都得归功于“浙里办”:有人从杭州到上海工作,需要把档案调到上海,线上申请,第二周就到了;有大学生写毕业论文找不到数据,打电话向“浙里办”求助,工作人员还真把数据给发过去了;有刚到浙江创业求职的,可以享受一笔数目不小的补贴,只是动动手指,很快就“有钱花”了;有单身男女打开“亲青恋”,发现居然能通过它顺利找到对象,这功能也是“浙里办”上的……各地网友看到这些案例,非常慷慨地为浙江点赞,并且送给“浙里办”一个外号——许愿池。

  这些被网友津津乐道的“惊喜”,还只是“浙里办”3600多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2000余项便民惠企服务的冰山一角。“浙里办”的服务内容既多且广,包括但不限于医保办理、社保查询、学费缴纳、公积金提取、无房证明开具、“云陪诊”服务、体检预约、借阅书籍、教老年人用手机等服务。“伴您一生大小事”这个口号形容得很贴切,只要和职能部门服务挂钩的事,你想到的它有、你想不到的它也有。“办事就上‘浙里办’”几乎成了浙江老百姓下意识的反应。

  这个神奇的App诞生在浙江不是没理由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说了就要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所以,在政务服务改革这一块,浙江同样走得快人一步。10年前,在数字化政务还未全面铺开的时候,就敢于提出要谋划建设行政审批“一张网”,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10年后,又在“最多跑一次”实现之后提出“让你一次都不跑”的主张。从率先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四张清单一张网”,到“最多跑一次”改革、数字化改革,再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浙江不断完善这个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步步有惊喜,越改越便民。

  改革的果实很甜蜜,过程却不乏艰辛。“浙里办”十年久久为功、刀刃向内的改革,是对理念、制度、服务不断突破,是对系统、观念、体系的不断重塑,是在用行动不断回应“要打造什么样的政府”这个命题。其中需要打破的“坛坛罐罐”、需要突破的“条条框框”很多,非痛下决心不可能实现改革目标。

  “浙里办”背后有一群办在“浙”里的人。那些积极投身改革的浙江政务服务人员,也值得记上一笔。有网友总结说,“浙里办”能把那些老百姓关心的“小事”办好,靠三个“无非”和三个“一点”:无非更真诚了一点,无非要求自己多做了一点,无非为群众多想了一点。就是为了基准线之上的三个“一点”,从制度设计者到技术设计者、到基层政务服务人员,都要付出超常的努力。没有将“为人民服务”宗旨践行到底的一颗心,就不会有这些不断成熟的改革果实。

  这一切,够了吗?习近平总书记曾嘱咐正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一定要放低身段来干这件事”。这句话,对敦促浙江继续优化政务服务体验、继续领跑示范有很大的启示。浙江人以低调务实、能闯敢干著称,在已经取得成绩的改革项目上,同样要保持这一优良传统。满招损、谦受益,一旦思想上萌生“改得差不多了”的想法,行动上就容易有“歇歇脚、缓口气”的懈怠。当下,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在浙江落地、落实、落细,依旧留给“浙里办”很多未竟之事、未解之题。改革只有进行时,更好用的“浙里办”还在未来时。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浙里办”,既靠一张网更靠一颗心 2024-06-26 26932967 2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