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专版

以城带乡 共富共美

桐庐:城乡融合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城与乡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

  随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走深走实,浙江成功开辟了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协同并进的乡村振兴之路。面向未来,全面打造“城乡协调发展引领区”成为新风向。

  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浙江省“十项重大工程”之一。2023年底,杭州市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素有“中国最美县城”之称的桐庐县榜上有名,迈向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车道”,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

  一幅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和美城乡画卷,正徐徐展开。

  积淀——

  重塑乡村空间价值

  乡村,正就地过上现代生活。

  走进桐庐梅蓉村,咖啡香裹着花香,吹遍田野。这些年,在宏逸咖啡馆的带动下,当地村民的创业动力被激活。现如今,咖啡馆周边有了更多业态,吉木丘林手作农场、静曼营地、冰雪容黄精产业园、梅蓉忆茶馆、亲子微乐园等农文旅项目相继落地,村民看到了乡村涌动着的希望。

  新业态的落地,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动能。而城乡产业、人口、人居、文化等要素的交织融合,正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特征。要下好城乡协调发展“一盘棋”,关键在于加强乡镇的承载能力。

  高品质的宜居质量。桐庐乡村的诗画之美,源于规划先行。作为浙江最早的全域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县之一,桐庐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特色村为节点、中心村为核心、景观带为轴线,以“大景区”理念规划县域空间,以全域美丽推动乡村组团发展,按照特色定位,重点建设“富春山居黄金左岸”、江南古村落、富春江慢生活体验区、两山农旅融合、西部宜居宜业、仙境瑶琳等六大区块,打造了一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乡村。

  便捷的基础设施。浙江省美丽公路是“四好农村路”的提档升级工程。S210桐义线桐庐段作为桐庐首条“美丽公路”,连接着富春江乡村慢生活区与白云源景区、严子陵钓台及马岭风景度假区,是桐庐发展经济和文旅的主要运输动脉。近年来,桐庐逐步完善沿线基础和特色交通设施,整合沿线文旅资源,为游客体验全域景区的大美风貌提供多样化的出行方式。

  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保障。今年以来,桐庐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加快完善“15分钟公共服务圈”。教育方面,多渠道增加农村普惠性托育服务,深化跨区域教共体建设,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基础教育差距;医疗方面,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实施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封顶制,困难群众医疗费用综合保障率达到83%;养老方面,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康养联合体乡镇(街道)覆盖率达70%,持续推进老年食堂建设,老年助餐村(社区)覆盖率达75%……

  多年来,桐庐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撬动了城乡关系的深刻变革。乡镇不断提升的承载能力,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活力——

  做强特色富民产业

  城乡经济循环正日益畅通。

  乡村一二三产加速融合发展,是城乡走向一体化的集中体现。乡土特色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活水”动力。“桐庐民宿”“桐庐味道”“桐庐旅游”被称作桐庐三大富民产业。

  今年6月,“桐庐味道”再次风靡杭城。“已经买过好多次了,我们家老人小孩都特别喜欢吃这个面……”最近,市民宋阿姨走进杭州盒马鲜生超市,把3包袋装的新合索面放入购物车。

  自今年3月上架以来,新合索面在杭城“很吃香“,日均销售量保持在300份以上。依托与生超的战略合作,新合乡还开出首家新合索面共富面馆,并招引落地新裕盒食品工厂,为新合索面走向大商超搭建了稳固的渠道化销路。

  另一边,在桐庐新合乡的索面非遗工坊,每月带动索面销售近3万斤,为全乡索面制作户平均增收2.8万余元。同时,通过新合索面制作工艺与山乡红色景点的联动,新合乡红色研学、红色山乡节等文旅项目持续升温,每年吸引乡村旅游近万人次。

  目前,“桐庐味道”作为桐庐区域公共品牌,已开设5家线下旗舰店、体验馆,全年品牌销售额达2亿元。此外,桐庐还深挖“土特产”资源价值,加快推进“蜂茶果药”链群式发展。去年以来,“蜂茶果药”总产值超70亿元。

  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之风也吹向了旅游业。眼下,“县域旅游”成为一大热词。今年“五一”小长假,作为“长三角最佳短途旅居目的地”的桐庐,旅游接待总人数102.89万人次,比2023年增长64%。

  “旅游热”的背后,实则是桐庐旅游品质的不断“升级”。比如,招大引强。桐庐落地了华策影视基地、瑶琳·开元森泊旅游度假区、小源溪山水运动公园等一批高能级文旅项目,投资总额超百亿元。

  盘活焕新。推进“诗路文化 三江两岸”世界级文化旅游带建设,国有景区严子陵钓台植入“还有富春山”行进式演绎,以元宇宙科技理念打造全新瑶琳仙境光影;做好“旅游+”文章,如打造特色市集、街头演艺、游船夜游等消费场景,举办大奇山音乐节、桐庐山水艺术季等品牌文旅活动。

  乘势而上。后亚运时代,桐庐围绕场馆综合利用和马产业发展开展了一系列探索。除落地总投资约20亿元的桐庐开元森泊旅游度假区项目外,桐庐秉持马术场馆景区化的发展理念,力争将马术中心培育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过去一年,桐庐新招引文旅体项目16个。文旅产业的兴盛,进一步催生了民宿产业的壮大。比如,在富春江(芦茨)慢生活体验区,200余家民宿年营收均超过30万元,部分中高端民宿年营收达150万元以上。

  近些年,桐庐的民宿业一直在追“新”:富春江镇芦茨村的山野风物市集、石舍村的茶会、青龙坞的话剧表演,均展现了民宿向多业态延伸的发展趋向。今年,桐庐还将持续举办民宿招商大会,为桐庐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随着当地民宿进一步做大规模、做大流量、做大市场,桐庐计划在今年引育品牌民宿30家以上,打造民宿集聚示范村4个。

  求新——

  一场城与乡的双向奔赴

  乡村,正在发生更多新的可能。

  当下,以人为主导的各类要素正在向乡村流动集聚,推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同频共振”。

  为何会出现人才“回流”?现在的乡村正吸引越来越多心怀“诗和远方”的青年人。今年初,桐庐富春江镇茆坪村举行了一场以“乡人共创”为主题的富春慢谷·茆坪十二时辰招商启动大会。

  以此为契机,茆坪村通过搭建创业创新平台,挖掘在地文化,引入“乡人共创”计划,凝聚原乡人、新乡人、归乡人“三乡人”力量,吸引更多投资者和创业者前来打造沉浸式的乡村慢生活场景式街区,探索乡村共富新模式。足以见得,桐庐乡村对于人才的渴望。同时,引育人才对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城带乡,全方位探索城乡联动、互促共进的建设机制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

  2023年,桐庐创新推出村书记择优纳编、农村职业经理人选聘等机制,新增省级乡村工匠5人、精英农创客330人。同年,桐庐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57,下降0.03,降幅为杭州市第二。

  招才引智,赋能发展。桐庐深化科技特派员、第一书记和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每年省市县联动选派科技特派员14人次以上,实现乡镇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做强农技专家队伍,外聘主导产业的领军专家,发挥“一产业一团队一首席”机制作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桐庐还出台了《桐庐县农村职业经理培育方案》,竞争性遴选8名职业经理人投身大路村、梅蓉村等8个试点村,推动形成“一村庄一经理一方案”工作体系。

  引凤归巢,共谋发展。桐庐持续深化“两进两回”行动,开展“五路人才促振兴奔共富”活动,成立桐庐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联盟、农创客联盟,吸引新时代乡贤返乡下乡投资兴业、建设家乡。

  促农助农,携手“奔富”。桐庐持续深化“乡贤助力‘扩中’‘提低’”全省试点,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订单式、套餐制等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做强“桐掌柜”“桐三娘”等农民素质培训特色品牌;畅通技能型人才“加薪通道”“认证通道”和“晋升通道”,提升农村居民就业水平;以低收入农民增收为重点,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丰富农民就近就业机会。2023年,桐庐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23元,同比增长6.6%,其中,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4938元,同比增长13%,增幅为杭州市第一。

  引育“新农人”,成为“兴农人”。近年来,桐庐坚持做优“外来人”“返乡人”等“新农人”的招引培育工作,并探索建设“数字游民社区”,组建农村创业导师队伍,以引育更多优秀农创客。

  又一利好消息是,近期,桐庐将举办新农人“双招双引”大会。届时,将发布《桐庐县乡村人才振兴先行县培育方案》,并与部分高校签订人才合作协议,为桐庐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不竭的人才动力。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一个共同的目标:乡村振兴潜力无限、大有可为。

  (本版图片由桐庐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21 桐庐:城乡融合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2024-06-26 浙江日报2024-06-2600005;浙江日报2024-06-2600009;浙江日报2024-06-2600017 2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