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4版:专版

描绘“和美共富”的未来乡村新图景

良渚:在文明圣地遇见“诗和远方”

  今年以来,杭州城北的良渚乡村,人流大、人气旺,有着“顶流”潜质。

  6月,2024年全国触式橄榄球分区赛杭州站比赛与良渚乡村运动会“联姻”开赛,数百名高校学子赴新港村参加一场“村运会”;5月,新西兰第三大橄榄球协会组织来到村里参观交流。

  再往前,为期九天的2024良渚春耕大会,近万人通过文化体验、旅游观光、农事互动等形式体验良渚的春趣、春韵、春游;2024良渚田园花会,三万余人涌入石桥村直塘港的近300亩油菜花田,感受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对良渚来说,乡村“顶流”如何能够“长虹”?

  浙江在深入践行“千万工程”上努力打头阵当先锋作示范。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因地制宜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描绘“和美共富”的未来乡村新图景,努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乡村良渚样板。

  频现“顶流”

  以高水平赛事和活动赋能文旅

  走进新港村,一条美丽的康红新港穿村而过,平坦宽阔的道路、干净整洁的庭院、整齐划一的房屋,但这只是“基础分”;杭州市首片田野11人标准人工草皮足球场,还有2个标准篮球场、2000平方米的波浪道等体育设施,这是“附加分”。

  冯赫宣是北京大学橄榄球队队员,此前从未来过良渚。6月,他来新港村参加全国触式橄榄球分区赛杭州站,一下车就备感新奇。“我没想到一个普通乡村能有如此多的体育设施,还可以承接国家级的比赛。场地好,风景好,心情也好。”

  新港村地处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区缓冲区,全村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十几年前,这里还是经济薄弱村。正是“体育+”的赋能,让新港村迎来“新生”。“发展体育产业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推进共同富裕,也点燃了村民参与全民健身的热情。”新港村党委书记何建国介绍。

  一组数据可以佐证:在全国触式橄榄球分区赛杭州站开赛的同时,第二届良渚街道乡村运动会也在新港村举办,吸引超2000名来自良渚乡村各行各业的运动员参加,参赛队伍也从2023年的30支扩展到45支。

  为了办好赛事,良渚还探索“央企+乡贤”共同赞助的新模式。本届乡村运动会,就是由在良渚注册的央企中建三局浙江分公司和良渚乡贤朱农浩联合出资赞助,激活了央企和乡贤等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引擎。

  在良渚街道相关负责人看来,乡村运动会和国家级赛事联动,可以形成一种张力,吸引全国各地的运动爱好者来到良渚,在美丽乡村中享受独特的运动乐趣。

  除赛事外,花事也是良渚乡村成为“顶流”的底气。

  良渚努力讲好美丽乡村故事,将“赏花经济”作为重要发力点,以花引流,以花为媒,全方位拓展并丰富旅游体验,实现从观赏式旅游到体验式旅游的转变。

  在石桥村直塘港举办的“2024良渚田园花会”上,既有美不胜收的花海,还有花海秋千等活动,以及海棠糕等特色美食供游客享用。“这里好看又好玩,算是带孩子来对地方了。”专程驱车赶来的游客陈先生一家玩得不亦乐乎。

  距离石桥村不远的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俗称“大屋顶”,主体建筑由国际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旁边的樱花林与建筑、水面景观相映照,每年都是杭州市民赏樱打卡地。配合着各类文艺活动,“樱花季”多彩且丰富。

  花事还吸引了高校学子。今年春天,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近80名师生专程来到港南村,选择合适的墙面,创作了一幅幅浪漫的良渚“春日画卷”。

  随着人流的不断涌入,良渚乡村的热度日益见长,跃升“顶流”。

  破解“难题”

  平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乡村“顶流”不会凭空产生,背后是破解发展与保护难题的先行先试。

  五千多年前,在富饶的水乡中,良渚先民建起一座三城九门的“超级大都市”;五千多年后,适逢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良渚聚力打造杭州城北新中心。

  对新中心来说,城乡统筹发展是基本要求。然而,良渚街道北部安溪、杜城、新港、港南、纤石、石桥、荀山、良渚八个乡村,大部分区域地处良渚遗址保护区。

  如何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千万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启示良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找到适合解决自身矛盾特殊性的“最优解”。

  古人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正是缘于“三保”政策,良渚北部八村得以保留原汁原味的田园风光和珍贵遗址景点。再加上,东苕溪穿境而过,北部山体连绵,南部水网密布,使良渚有了发展农文旅融合的天然基础。

  结合辖区实际情况,良渚坚持“聚全域集约发展,分组团精细治理”战略,初步搭建“北富美、南创新、中提升”的三块拼图。其中,面临“文保、农保”等约束的北部,通过一二三产联动,促进农文旅资源向经济红利转化。

  在“保护第一”的基础上,良渚对北片八村统一规划土地、整合旅游资源。一方面,汇聚北片八村的资源,合力打造良渚遗址未来乡村公园;另一方面,推动北片八村联合余杭区国有企业出资成立杭州良渚未来乡村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旅游资源的整体运营。

  在良渚街道,类似2024良渚田园花会、2024良渚春耕大会等活动,均由杭州良渚未来乡村发展有限公司与属地单位联合承办。目前,良渚街道已成功创建浙江省5A级景区街道,未来将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用好良渚文化这一“超级IP”,让更多的人走进良渚。

  与此同时,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已成大势。2023年,国家体育总局等十二部委印发《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体育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分阶段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

  后亚运时代,杭州持续放大亚运综合效应,加快打造国际“赛”“会”之城。良渚乘势而上,把“体育+”作为催化剂,着力盘活乡村“沉睡”资源。例如,石桥村与杭州九月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合作创建青少年射箭训练基地,带动村民参与乡村体育旅游事业,让村民在家门口既就业又增收,实现“1+1>2”。

  目前,良渚北部乡村已经初步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体育集群,通过打造乡村特色户外运动场景,吸引消费者打卡,把“流量”转化为“留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探索新路径。

  搭上“快车”

  借力大走廊建设加速乡村振兴

  新时期,浙江推动“千万工程”实践再深化再提升,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良渚,作为一个超级街道,辖区面积超11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近60万。在余杭12个镇街中,良渚开发边界内用地规模占该区比重超1/5,人口规模超1/4。要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需要更多推动力。

  2022年底,余杭首提“良渚文化大走廊”构想,良渚成为核心组成部分。2023年初,“谋划打造良渚文化大走廊”相继被写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大走廊建设上升为“省市举措”。

  依托良渚文化大走廊,良渚谋划文化带动下的产业发展新赛道,推动高端要素、国际化要素集聚,发展“文化+”产业,形成文化创新产业生态圈,特别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切实缩小地区、城乡发展差距。

  先天的条件固然重要,后天的努力也不可或缺。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推动农业农村领域的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因此,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全面赋能。

  作为浙江省劳动模范,杭州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何林海带领社员把传统农场转变为科技型、数字化管理、三产融合的现代化农场。近年来,他每年带动360余户菜农通过统一质量管理、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实现增收,累计帮助农户销售无公害蔬菜13400余吨,销售额达7200余万元,以实际行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4月2日,在良渚街道总工会的牵线搭桥下,杭州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与杭州玉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北草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劳模工匠助力农企互助与技术创新战略合作协议”。何林海说:“三方将在种植技术提升、农业品牌培育、销售渠道扩展等领域展开合作,希望助推良渚迈向一个更加繁荣、充满活力的现代农业新时代。”

  这是良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缩影。

  在科技创新创业、农业转型升级、产业低碳转型,以及改革求变和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良渚持续深入挖掘更多潜在的可能性和机遇,推动农文旅体融合发展,努力将乡村打造成为产业兴旺、美丽宜居、文化繁荣的乐土。

  为了继续推进新时代“千万工程”的深化和现代版,就在6月,良渚街道组团考察“千万工程”的源起地瓜沥镇梅林村。

  在深切感受当地的精彩蝶变后,良渚街道主要负责人表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理解“千万工程”对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启示,并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体验感和幸福感为落脚点,积极探索具有良渚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道路。

  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与“势”,良渚加快奔向更美好的未来。接下来,五千年中国看良渚,看的不仅是良渚文化,还有徐徐展开的共同富裕新图景。

  (本版图片由余杭区良渚街道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24 良渚:在文明圣地遇见“诗和远方” 2024-06-26 浙江日报2024-06-2600005;浙江日报2024-06-2600009;浙江日报2024-06-2600020 2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