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取“里斯本丸”背后的和平之殇
张萍
“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并不复杂。1942年10月,日军征用“里斯本丸”号客货船押运1800多名英军战俘从香港返回日本,因违反《日内瓦公约》未悬挂任何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识,途经舟山附近海域时被美军击中,沉船时刻英军战俘跳海逃生,却遭到日军扫射屠杀,舟山渔民冒死下海营救,最终,800多名英军战俘遇难,384名英军战俘被当地渔民舍命救起。此即“里斯本丸”事件。
82年后,反映事件始末的浙产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16名“里斯本丸”幸存者的英方家属到场观影、泪洒当场,观众无不动容。《浙江日报》连续追踪“里斯本丸”营救事件重新发掘经过以及纪录片的制作上映过程,并在近日报道见证了幸存者英方家属到访舟山东极岛。82年了,为什么要将这段尘封的历史重新带回世人面前?因为历史不言、岁月有声,有些事情不能忘却,不能忘却善良、不能忘却伤痛,更不能忘却为和平所作的一切努力。
1942、沉船、战俘、美军鱼雷、日军扫射,短短几个词,足以勾勒出当时那个危险重重、千钧一发的场面。目睹惨烈事件的198位舟山渔民没有袖手旁观,他们冒死划着小舢板从水中捞起了384名奄奄一息的英军战俘。不但救下了人,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渔民们还竭尽所能为获救者提供吃的喝的穿的。82年前,山河破碎、国力衰微之际,这群朴实善良的中国渔民,没有去想利与弊,不去计较得与失,甚至暂时忘记了生与死,只有救人的本能,只有对鲜活生命逝去的不忍。这是何等的义举,何等伟大的人性光辉,何等值得大书特书的人道主义。这比任何一个用叙事技巧刻意堆砌包装出来的战争故事都更扣人心弦、动人心魄。
不管我们如何敬佩82年前那群驾着小舢板救人的渔民同胞,如何替获救的英军战俘感到庆幸,都无法否认这一事件的悲剧色彩。800多名英军战俘遇难,800多个家庭永失所爱,而这些数字还只是死于二战的几千万人中的一小部分。正因此,“里斯本丸”事件作为反映战争残酷性的典型一幕,作为拷问人性的历史瞬间,不应该永远地“沉没”于冰冷的东海。甚至可以说,电影对这一事件的“打捞”,是继舟山渔民之后又一次对人性的“打捞”。希望看到这些惨烈瞬间的人们,都能记住战火的可怕,记住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同时深深体认和平的来之不易,永葆善良的底色。
如果我们痛恨战争,就不能忘了为反对战争所作的一切努力。82年前拼死救人的舟山渔民是爱好和平的,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儒家的“仁者爱人”、道家的“不以兵强天下”等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饱受列强侵略之害、饱经战火蹂躏之苦,但中国人民始终坚定地选择站在和平的立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盟友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救助英军战俘、庇护上海的犹太难民、救护被击落的美军飞行员等是在维护和平,今天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同样是唤醒更多力量加入追求和平的行列。
应该感谢《里斯本丸沉没》主创团队的坚持,没有他们8年不懈的寻访和追踪,海量的史实细节无法如此真切而震撼地重现。这些努力,终将汇入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潮流,汇聚成全人类奔向爱与和平的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