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理论

新时代浙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

  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和历届浙江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根据世情国情省情的深刻变化,针对先发性优势弱化和结构性矛盾凸显的新问题,前瞻性擘画实施“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的“八八战略”,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神,率先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和政府治理等多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先行先试,成功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和粗放型增长模式,率先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实现一系列精彩蝶变,创造了科学发展新优势,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的浙江新篇章。

  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

  习近平同志2004年5月17日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指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必须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从引领浙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看,“八八战略”通篇体现了改革开放创新的精神,是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推进浙江新发展的大手笔和先手棋。如开篇就讲改革:“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接着讲开放:“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随后讲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浙江经济新的增长点;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尤为重要的是,这里每一战略都事关改革,都体现了“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都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破题和推进的。

  如为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浙江率先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大会,实行品牌、标准、知识产权三大战略,加快建设“数字浙江”,积极探索实施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培育名企、名品、名家的“四换三名”等改革创新。随后,又推动产业迭代升级,“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建设“产业大脑”和在全国率先开展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等,推动浙江制造向以汽车、装备、造船、化工、医药、数字化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新业态等新质生产力发展。

  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如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关键还是看改革。改革开放是浙江走在前列的关键一招、不竭动力和制胜法宝。2003年5月26日,在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汇报会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对新时期浙江的改革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释。他说,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和体制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对深化改革提出了深层次的新的更高要求。浙江改革已经取得的体制先发优势,是相对的、阶段性的。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我们要继续发扬敢闯、敢冒、敢干的创新精神,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他就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社会领域改革、深化城乡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改革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和决策部署,进而把浙江改革由经济体制改革拓展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建和政府治理等全领域全方位全覆盖的全面改革。

  新时代10多年来,浙江坚持以全面改革推进全面发展,深入推进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全面改革,为全面发展提供强劲的内生动力。经济领域,持续推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控制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围绕“三权到人(户)、权随人(户)走”,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唯一试点省花落浙江。截至2022年8月,391项国家改革试点全面落地见效。社会领域,以建设“平安浙江”为牵引,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最多跑一地”改革,不断提高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能力水平。文化领域,持续推进文化建设“八项工程”,高质量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改革。生态文明领域,以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为引领,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变革,创新推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布全国首部省级GEP核算技术规范,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坚持“两个先行”目标导向

  目标是改革的方向。目标有高度,改革才有深度。2022年6月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两个先行”目标。开启“两个先行”伟大征程,必须保持坚定清醒的头脑、增强变革重塑的自觉、发扬实干争先的作风,加快探索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共同富裕和现代化新路。要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一体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改革、数字化改革,着力塑造引领未来的新增长极,全力打造更多有影响力和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为实现“两个先行”目标,省委部署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这三个“一号工程”,也是浙江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具体抓手。尤其对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更是坚持以改革创新开路: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改革授权,截至2022年5月,30个国家部委和多家央企、中央金融机构以政策意见、试点批复、合作框架等形式支持浙江探索;一方面加快构建自主改革体系,逐步形成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1+7+N”重点工作体系和“1+5+n”重大改革体系,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治理“七个先行示范”梳理形成54项重点工作;以“扩中”“提低”改革为牵引,围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等推出34项共富改革,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走深走实。

  坚持群众首创精神和基层探索

  改革来自于群众首创和基层探索。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提出“坚持调研开局、调研开路,凡事眼睛向下,先当学生,不耻下问,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2005年8月26日他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指出:“正确的决策,绝对不是一个人或者一堆人,不作调查研究,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就能产生的,它要在人民群众改革发展的实际中才能产生。”

  新时代10多年来,浙江坚持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基层探索,在不断丰富发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的“枫桥经验”、村务监督的“后陈经验”、乡村振兴的“下姜村经验”、乡村绿色发展的“余村经验”、下访接访的“浦江经验”等的同时,又积极探索创造出一些新的经验和做法。如桐乡率先开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建设,并成为全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品牌。义乌作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率先探索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通关、税收、外汇等外贸监管体制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突破,截至2022年底,政务服务辐射至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443个事项实现海外“一网通办”。衢州作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先行先试地,从“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入手,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诸多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省委改革办自2021年起组织评选浙江省改革突破奖,当年入选99个,2022年入选120个,2023年入选110个。这些改革项目覆盖全省各领域各层级,既有全省性改革项目,也有地方特色改革项目,具有较强的内容创新性、成效显著性和成果示范性,成为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风向标。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四方

  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浙江省委一直注重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强化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与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的合力。2014年2月,浙江省委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并召开第一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浙江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2018年10月,对应中央改革任务要求,将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为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突出改革强省工作导向,强化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力量,及时研究制定重大改革事项,彰显改革先行先试的决心、定力和魄力。省人大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形成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标志性立法成果,其中有30多件法规在全国具有先行性、首创性。省政府从机关效能建设到“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改革、政府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改革,再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等,成为全国审批事项最少、管理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省份之一。省政协充分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职能,围绕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参政议政,全力助推浙江全面深化改革。全省上下形成党领导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

  【执笔人:郭占恒,特约研究员,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


浙江日报 理论 00008 新时代浙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 2024-06-19 浙江日报2024-06-1900006 2 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