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万亿产业链如何成为经济新动能?

万丰领跑低空经济新赛道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凭借雄厚的产业链基础、丰厚的社会资本和人才储备,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沃土。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已成为眼下炙手可热的新兴产业,长三角三省一市均在发力。今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作为“新增长引擎”之一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无人机、航空器制造、遥感测绘、物流配送……随着越来越多应用场景被打开,低空经济成为各地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从3月下旬开始,万丰集团接待了一拨又一拨经济界、学术界、新闻界专家、学者、机构代表和媒体记者的密集调研和深度探访,基本奔着“万丰低空经济”这一主题而来。

  万丰集团是一家“大交通”领域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国际化企业,位于全国百强县浙江新昌,创办于1994年,致力于“营造国际品牌、构筑百年企业”,主营产业涉足汽车部件、高端装备、通用航空等领域。30年扎实、全面的产业基础和技术积淀,使万丰在低空经济赛道上率先挑起了大梁。那么,万丰是如何领跑新赛道蓄势腾空,让低空经济真正成势?

  “体系+政策”双驱动

  抢抓新兴产业“蓝海”

  国家的产业政策是企业发展的“指南针”。谁能先行一步,就能抢得先机。2010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拉开了开发低空资源、促进通航发展的序幕。“那时,万丰已是全球汽车部件知名制造商,如何突破天花板,向高端产业链价值链延伸?这是我们在2014年酝酿第5个《五年战略规划》时反复讨论研究的焦点。”万丰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爱莲说,“产业布局要基于‘大交通’概念,为了获取新能力,采取国际化并购策略是最佳选择。”

  此前,万丰汽车部件产业拥有多项细分行业“单项冠军”,轻量化铝轮、新材料镁合金产业领跑全球,高端装备机器人产业领跑全国。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细分化经济体系为公司奠定了经济实力,万丰确定“以项目养项目”的方式培育通用航空产业。

  2014年,万丰正式敲定进军飞机制造新赛道,密切关注国内外通航产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同年6月成立航空项目组,启动相关市场调研,由时任总裁陈滨亲自率领项目团队花一年时间绕地球两圈,考察了全世界70多家优秀通航企业。2015—2016年,《浙江省通用机场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揽子通航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相继出台,万丰提前布局通航产业变得越来越顺理成章。

  低空经济是全球竞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巨大的产业规模潜力、利好的相关政策逐渐释出,助推万丰布局低空经济领域,并逐步将通用航空板块注入公司体系,抢占这一新兴产业“蓝海”,描绘企业新的发展蓝图。

  “走出去+引进来”模式

  形成全链发展样板

  万丰立足长远发展,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模式,紧扣“大交通”战略这条主线。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走出去”,相继出海并购了捷克DF、加拿大钻石、奥地利钻石等全球优质通用飞机公司,完成了国际化并购接管和经营,效益也一直很好。

  在此基础上,万丰又实施“引进来”战略,引进产业、资本、人才和技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通航飞机设计研发制造技术和顶尖专业人才,以万丰航空小镇为产业平台,建立国内制造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引进青岛城投、航发基金等国资央企战投,布局国内飞机及其核心零部件制造基地,生产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通航飞机。万丰成为全国民营企业中唯一集飞机制造、机场建设、通航运营、航校培训、低空保障、飞行赛事、航空俱乐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样板,凭借先进的整机制造技术入选“2022年中国独角兽企业”。

  万丰钻石飞机作为海外飞机市场的“领头雁”,创造了国内通用飞机制造领域单款产品销售最高纪录。当前,万丰航空正在国内打造1个总部、4个飞机制造基地、7个交付中心,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92个服务中心,已成为世界研发领先、销量前三的通用固定翼飞机制造商,海外飞机市场实现每年翻倍增长,全球订单已排到2026年,已然构建了“国际研发、中国制造、全球销售”的发展格局。

  “人力+技术”至上战略

  提升国际竞争优势

  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三支队伍”建设是顺应发展需要的“破题之策”。万丰聚力“三支队伍”建设,立足提升市场空间、提高科技创新、完善管理体系、加强团队建设、促进文化融合等五个维度,实施“人力技术至上”战略,推动万丰研究院、工商学院建设,开展管理、专业、技能等各个系列分层次、标准化体系培训,不断提升万丰各层级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致力打造一支“知识型、技术型、研究型”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夯实发展“底座”。

  一方面万丰充分保留海外被收购公司的管理研发团队,持续优化薪酬绩效,拥有了一大批创新型精英人才;全球外籍员工已与万丰本土员工完全相融,通过相互学习补短板,共同影响促提升,为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万丰加大投入建设总经理团队培训班、管培生项目(MTP)、任职资格项目、野马特训营等一系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培育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时代企业家和“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通过加大“产学研用”促进创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23年,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入围“长三角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万丰集团顺应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人才一体化建设趋势,牢牢抓住科技创新中的关键要素—人才,促进人才流动,培育技术和数据市场,激活各类要素潜能。

  目前万丰拥有4个系列、8个基本型、18款机型的全部知识产权,涉及教练机、私人消费机、特殊用途MPP飞机,包含混合动力、纯电动通航固定翼飞机等产品矩阵,并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有清晰的技术路线储备,先后获评英国女王白金勋章、德国IF设计奖、国际最具创新飞机奖、航空传奇行业领袖奖等国际大奖。作为中国通航产业创新联盟的发起者和联盟主席单位,万丰正以钻石飞机成熟整机和发动机引入为牵引,构建以飞机制造为核心的通航产业发展生态圈,实现“改变人类出行方式”的企业愿景。

  2024年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元年,加速万亿级产业链布局仍是万丰发展的着力点,董事会早已把eVTOL、电动飞机、无人机、公务机等产业定位成第4个10年的战略布局。

  “我们未来的产业布局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符合新质生产力的特征。”陈爱莲表示,万丰将继续优化全球资源配置效率,围绕低空经济持续孵化产业,聚焦更广阔的中国市场,激活全球通用航空产业链,进一步拓展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整个行业的发展空间,“万丰低空经济产业布局早,产品生命力强,市场前景好,公司的体制畅顺、机制灵活,管理体系规范,各级团队优秀,我对万丰未来充满信心!”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万丰领跑低空经济新赛道 2024-06-18 浙江日报2024-06-1800007;浙江日报2024-06-1800008 2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