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实施十大提升工程 打造十大标志性成果

北仑建强“三支队伍”激活产业“新”动能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

  开发建设40年来,正是一代代干部、创新人才和广大劳动者的接续奋斗,让宁波北仑实现了从海濡之地到现代化港城示范区的精彩蝶变。

  站在新的起点,北仑比过去任何时刻都更加渴求人才。

  今年以来,北仑全面落实省委、市委“新春第一会”部署要求,深化人才强区首位战略和“大人才观”理念,建立一体建强“三支队伍”“3310”组织框架体系,即“1个实施意见+1套关键指标+1批标志性成果+3张重点任务清单+10项专项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打造勤廉并重的党建高地、产智融合的科创强区、立业建功的开放热土、双向成就的青年之城、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切实将人才资源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大增量”,为北仑加快“双一流、双示范”建设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潮涌东方,四十正青年。

  循绩辨才

  激励青年干部担当作为

  “相比其他制造业领域,集成电路产业有何特殊性?”“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基层政府部门还需怎么做?”……近日,霞浦街道“人亚青训营”学员沙龙上,3位来自集成电路产业领域的创新人才与街道青年干部展开了全方位探讨,帮助他们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本领。像这样“走新”又“走心”的青年干部培训,正在北仑全面铺开。

  当前,北仑干部队伍正处于结构优化期、队伍融合期。如何加速培育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开放型干部队伍,接续推动北仑高质量发展,是摆在当地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考题。

  为实现干部队伍“薪火接力”,北仑强化顶层设计,以制度集成打出干部选育管用爱“组合拳”。去年,北仑区委出台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五年规划”。今年,区委组织部又牵头建立干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针对年轻干部培养“断链”问题,推出“启航计划”,在年轻干部成长初期“扶上马、送一程”;针对年轻干部历练不足问题,通过部门推岗、干部竞岗的方式,加强年轻干部制度性交流;针对年轻干部选才视野狭窄问题,建立分领域多维度比选机制,推动更多年轻干部“到大海游泳”。

  北仑探索推出“循绩辨才”干部综合评价激励机制,实现干部工作因事择人、以事考人、据事励人。北仑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比如,我们围绕区委‘六促六优’专项行动年度任务以及高质量发展各项指标,将每项任务、每个指标细化到分管领导和科室长,通过实绩分析精准考察干部,对日常工作中冒出来的优秀干部,通过‘六促六优’先锋榜的形式予以及时表扬,并作为干部提拔、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

  将“考人”与“考事”深度融合,释放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

  在甬江科创区北仑片区,青年干部投身土地征迁、引资引智(才)、项目建设一线,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截至目前,片区已落地吉利新能源总部、东方中央研究院、天一建筑设计总部等企业总部项目,仅今年前四个月,实施新建续建项目54个,其中新开工21个,续建33个,累计完成投资超30亿元;

  在各个街道,青年干部们奔走于田间地头,锚定基层基础、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方向,一线历练,墩苗壮骨,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不断提升联系群众的能力和解决新问题、化解新矛盾的本领。

  以更高站位、更广视野、更大格局,锤炼敢闯敢干、善谋会干、真抓实干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北仑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北仑还将围绕“科创”“开放”两大引擎,加快储备自贸试验区建设需要的国际贸易、港航物流、金融创新、化工材料等紧缺人才,并以“组织部门+专业部门”联合培养的方式,推动专业干部快速成长成才。

  引育留用

  打造创新人才成长闭环

  5月21日,俄罗斯青年科技专家“中国大使奖”获得者中国行(浙江宁波)暨青年科学家和工程师发展大会在北仑举行,17名在数字经济、绿色石化、新材料等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俄罗斯青年学者,与北仑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对接交流,为后续多领域的实质性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创新,而创新的根本在人才。为此,北仑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定位,积极完善人才“引育留用”工作机制,以“木茂林深”引“鸟栖禽聚”。

  一方面,北仑充分利用独特区位和开放优势,持续深化全国首个“国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区”、全省首批全市唯一“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建设,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人才引进,打造“海外工程师”品牌。随着“宁波高端装备海外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宁波)”等平台相继建成投运,北仑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持续取得技术突破。迄今,北仑累计引进使用来自54个国家的海外工程师9800余人次,助推企业新增产值超100亿元。

  另一方面,北仑加快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建设,优化完善“青年北仑”政策体系,以真情实意、真招实策,构建起全链条、立体化的人才服务体系。2023年12月,北仑出台《关于深化打造“青年北仑”的若干意见》,全面整合提升过去几年推出的“青年北仑”相关政策,进一步聚焦青年重点关注领域,化解急难愁盼,助力安居乐业,努力打造青年人才向往之地、理想之城。截至目前,北仑全区人才总量已突破23万人。

  在培育高水平企业家队伍方面,北仑深入实施“青蓝接力”工程和新生代企业家“双传承”计划,建立“之江同心·薪火仑传”企业家培育机制,着力提升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激活他们的“灵气活力”。

  日前,在全国最大的压铸模具生产基地——灵峰工业社区,北仑区(开发区)高水平企业家赋能基地正式启动,并举行“企航大讲堂”首期专题讲座,引来各方企业家点赞。据悉,该平台不仅进一步延伸政府助企惠企阵地,还将紧扣形势所趋、发展所向、企业所需,定期开展讲座、培训、学习分享等活动,教育引导新生代企业家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经营能力、增强变革本领,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产教融合

  为产业发展培养能工巧匠

  坚持“工业立区强区”的北仑,集聚着40多万名产业工人,这支队伍综合素质的整体跃升,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为了鼓励产业工人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进阶”,北仑积极探索产学协同、产教融合培养体制机制,以此打通技能人才发展的堵点痛点,让工匠更出彩。

  走进宁波海天“蓝金领”人才工厂,1.2万平方米的实训车间内,40余套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新设备隆隆作响,在资深技能导师的指点下,学员们聚精会神地学习、实操,精进技能。短短几年,这个原先仅做企业内训的部门,摇身一变成了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平台,已为全市装备制造企业输送了2000多名注塑机和数控设备应用、维保、编程等技能人才。

  宁波市北仑区利德智能产业人才研究院搭建了产业人才全链条引育数字化平台,实现岗位精准建模、人才精准画像、人岗精准匹配,有效缩短技能人才培育周期。目前,研究院已与宁波60多家行业领军及“专精特新”企业、全国30多家高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共建了15个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累计引育人才665人。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行业企业共建了10余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数字工匠示范学院”“跨境供应链数智发展学院”等产业学院,通过教学、科研、生产互促互融,在涌现一大批教研、生产成果的同时,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潜能。

  “厂中校”“企中院”“校联企”……政府、企业、学校多元合作,产业链与人才链双向交流,构建起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圈。

  培育新匠人,不忘老工匠。针对传统制造业加速“智改数转”的现状,北仑加快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建设,依托工业社区打造“15分钟技能人才培养圈”,全力引导培训资源优先向数字化制造领域集聚,帮助一线工人克服技能恐慌,适应行业发展所需。日前,新碶街道大港工业社区启动了新一轮“精技赋能营”,社区党委书记陈雪波介绍,“今年,我们充分调研企业需求,借力职业院校、培训机构,推出CAD制图、工业机器人应用等十项培训课程,已吸引4000余名职工报名。”

  此外,北仑还创新“准匠—工匠—大匠”遴选培育机制,面向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遴选具有较高技术技能水平的一线产业工人,给予相应的培养、激励、保障,用“工匠精神”激励产业工人自我成长、加快传承。截至目前,北仑已建立各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8家,培养“宁波工匠”32人,“浙江工匠”61人,“全国技术能手”12人,这些工匠以精湛的技能技艺和高昂的工作热情,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本版图片由北仑区委组织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北仑建强“三支队伍”激活产业“新”动能 2024-06-17 浙江日报2024-06-1700005;浙江日报2024-06-1700010;浙江日报2024-06-1700019 2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