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刊

跑出“两个先行”的加速度

  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实践。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确立了“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的战略目标,勾勒出以“六纵六横”综合运输通道为主骨架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发展框架。一路通则百业兴,今年以来,浙江倾力打造的“两个先行”在诸多交通重大项目的助力下,正跑出非一般的“加速度”。

杭甬新动脉,以路为媒撬动商机与活力

  近日,杭甬复线宁波一期开通运营百日数据出炉。据浙江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宁波管理中心介绍,这条交通“新动脉”自今年1月通车以来,进出口总流量超过248万辆次。

  作为杭甬“双城记”的重要标志性工程,杭甬复线与杭州湾跨海大桥以及舟山大陆连岛工程中的金塘大桥相接,为杭州湾沿线群众高速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时,内畅外联的设计,也为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奔涌不息的车流满载着周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杭甬复线正式通车的100天里,宁波某机械科技公司的货车司机陈波(化名),在龙山、慈溪收费站累计往返220余次。他的忙碌,成为浙江运输业持续成长的一个小小缩影。交通的发展,为各地带去新的商机与活力。杭甬复线通车后,镇海、慈溪、余姚等不少沿线乡镇首次接入高速路网,不少蔬果仓储、物流企业瞅准这一机遇,逐渐将供应链网络延伸到沿线乡镇。与此同时,沿线收费站的各类商铺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精准定位、细分需求,像一块块严丝合缝的拼图,恰当填满周边“常旅客”、务工群体的日常需求。

  此外,不少危化品等特殊货品的物流也通过这条“新动脉”实现了运输效率和安全系数“双提升”。该中心还联合属地交警开展入口管控专题培训,共同维护安全、健康的运营环境。 (王雨晨 李升辉)

如厕更方便,温州S1线升级车站公厕

  聚焦“小切口”,服务“大民生”。今年以来,浙江交通集团旗下幸福轨道公司温州S1线持续升级优化车站设备设施,对奥体中心站、永中站、机场站、动车南站等4个车站的6个厕所进行了智慧化改造升级,让群众“方便”更方便了。

  走进温州S1线动车南站厕所入口,新增的43寸高清LED显示屏格外显眼,“这套智能引导显示终端系统能够实时呈现厕位占用状态、卫生间方位指引及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等公共服务信息。”浙江幸福轨道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启用的智慧厕所状态自动感应指示灯,获得了乘客的好评。据了解,坑位占用指示装置运用激光雷达技术,结合红绿双色指示灯,实现对坑位占用状态的精确检测,也让卫生间的使用更加人性化、合理化。

  除此之外,智慧厕所在保障环境安全以及卫生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四合一环境监测传感器,具有实时监控温度、湿度、氨气和硫化氢等关键环境指标的功能,实时收集并处理数据信息。一旦监测数据超过预设的安全标准,系统将自动触发预警机制,切实保障乘客安全。同时,多功能智能除味仪,根据氨气浓度的实时变化,可智能调节除味用剂的释放量,无需人工就能消除异味。

  据悉,温州S1线计划将持续进行科技升级,不断优化车站设备设施,并将更多科技元素融入到乘客的出行体验中,提升服务质量。

  (林夕榆 董克丁 张旭)

救人于危难,这场事故处理高效且专业

  近日,浙江省交通集团浙江交工路面工程分公司嘉兴区域中心有幸接受了嘉兴本地电视台知名民生栏目《小新说事》的专访。此次采访聚焦于5月11日嘉兴区域中心一线工人在高速事故现场所表现出的卓越应急处置能力,他们的高效行动有效降低了突发紧急事件对社会交通的潜在影响。

  据了解,事发当日,嘉兴区域中心的边侧绿化班组在例行巡查G60沪杭高速杭向K113+300路段时,敏锐地发现一辆私家车在第四车道内行驶异常,车速缓慢且方向不稳。对此,班组驾驶员立即启动警灯警报,在后方硬路肩跟随预警,同时迅速拨打高速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班组成员向庆发迅速下车跑向驾驶员车窗旁,发现驾驶员已失去意识,且车门紧闭。同时,事故车辆因长时间刮擦护栏,行驶方向再次发生偏移,呈现出向车道中心行驶的危险趋势。其余班组成员毫不犹豫地下车,在硬路肩处进行紧急预警指挥,提醒后方来车注意避让。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事故车辆最终在撞到护栏后横向停在了车道内,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交警到场后,工人们迅速协助进行车道围封,确保了事故现场的安全与秩序,为昏迷的司机争取了宝贵的救援时间。他们的高效协作和专业处置得到了交警和业主部门的高度认可与赞扬。

  (张卉卉 梁星宸)

治堵保通畅,共享电车变身靓丽风景线

  近日,青田县交通运输局联合执法、住建、交警等部门对共享电动自行车布点方案(二期)进行谋划,计划增加200个点位,进一步满足群众需求,缓解交通拥堵压力,推动绿色低碳出行。

  为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改善群众出行环境、解决群众出行需求,去年以来,青田秉持“绿色、环保、低碳”的出行理念,完善城市公共出行系统,建立“互联网+共享电单车”服务体系,以覆盖人口最为密集的中心城区范围。根据有关部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青田县对鹤城、瓯南和油竹三个街道共享电动自行车停放点位进行了优化调整,共布点共享电动自行车停放点位74个,可停放共享电动自行车800多辆,为群众提供了更多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大大提升了公众出行的便利度和幸福感。

  投放后,相关单位加强了对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聚焦重点环节、重点区域,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实施全链条整治,着力提升电动自行车安全水平,保障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如今,共享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侨乡街头巷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据介绍,近年来青田县交通运输部门始终把绿色交通发展理念融入到交通运输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提升交通运输生态环境保护品质,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切实推进绿色出行发展,在完成681辆三轮车转型升级为241辆城市民营微公交基础上,先后投入公共自行车、共享电动自行车,进一步扩充慢行交通系统,满足中距离出行需求,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林园园)

已全面收官!这座大桥将转向地面施工

  近日,从杭甬复线宁波三期项目的建设现场传来喜讯,随着最后一斗混凝土进入59-11号桩,由浙江交通集团下属浙江交工承建的跨港区及甬江特大桥主墩桩基施工全部收官,这座目前世界最大跨径的三塔不对称斜拉桥已正式从地下转为地面施工阶段。

  跨港区及甬江特大桥主墩共有桩基54根,最大直径3.9m,最深桩长102米,最深孔深110m,单根桩基最大方量达945方。桩基施工全部采用旋挖进行钻孔作业,所耗钢筋用量能搭建半个“水立方”(共计3000余吨),所用混凝土可建起1/5个“鸟巢”(共计38000余立方米)。

  自今年2月15日首根桩基开钻以来,在交通、海事等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项目部积极创新工艺工法,严格落实安全技术措施,有效优化资源配置,层层强化质量管理,针对项目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难、安全风险管控难等特点,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总结出一套适合斜拉桥施工的新技术方案,有力推进了工程施工进度。

  据悉,杭甬复线宁波三期项目是国家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复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宁波舟山港的重要集疏运通道。项目起于杭甬复线宁波一期威海互通,止于北仑柴桥附近,接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全长26.15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公里,总投资218.64亿元,计划于2027年底建成通车。作为项目的关键性控制工程,跨港区及甬江特大桥桥长1730m,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径的三塔不对称斜拉桥,采用空间双索面布置斜拉索,索塔采用钻石型塔身。

  击鼓催征,奋楫扬帆。项目部全体参建人员将顺势而进、乘势而上,对标先进技术、先进工艺,聚焦科技创新,严格落实精细化管理,紧盯施工关键节点,安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王馨)


浙江日报 专刊 00016 跑出“两个先行”的加速度 2024-06-17 浙江日报2024-06-1700008;浙江日报2024-06-1700009;浙江日报2024-06-1700010;浙江日报2024-06-1700012;浙江日报2024-06-1700013;26912280 2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