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书法篆刻艺术家刘江逝世

为时代留印 为艺术传薪

  本报讯 (记者 陈黎明 李娇俨 通讯员 刘杨) 著名书法篆刻艺术家、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名誉社长刘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6月9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9岁。

  “艺事精能,不拘一格,英绝领袖,望之斯人。”书坛泰斗沙孟海曾这样高度评价刘江先生。

  刘江先生是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先行者,曾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20世纪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中国兰亭奖·终身成就奖”、中国文联第九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鲁迅文艺奖·优秀奖”等荣誉。

  作为书法篆刻教育领域的传薪者、拓疆者,一位德高望重的书坛尊师,刘江先生留下了太多值得追念的故事。

  刘江先生的夫人章培筠女士说:“他不知疲倦地耕耘,也不问收获。”

  在儿子刘丹记忆里,父亲不停地工作和研究学问,但他为人却很低调,总是在默默地做事情。“我受父亲的影响很深。他总说‘笨鸟先飞’,父亲自认为并不是很聪明,所以他比一般人更为努力刻苦。”

  刘丹在读大学时,没有选择从事篆刻或书法,而是选择了艺术设计。从日本留学归来后,他回到了母校中国美术学院。在和父亲共事的过程中,他进一步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伟大,于是想投入传统书法和篆刻艺术的怀抱。刘江先生说:“没问题,什么时候学都不晚。”

  刘江先生是一位宽厚的老师,深受学生爱戴。2018年,浙江省刘江艺术研究会将成立,学生们一听说,纷纷赶来支持。这些学生有的远在国外从事艺术研究,有的已成长为行业内专家,但刘江老师的影响力在他们身上却丝毫不减。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在12岁即与刘江先生结缘,这也在他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先生的辅导、教学和对下一代的关心关爱,让我受益匪浅。”

  进入中国美术学院后,沈浩师从刘江学习篆刻。“可以说,刘先生是我的领路人,无论是书法的技法训练还是艺术观念、价值观的形成,我都是在刘先生的带领下走向成熟的。”沈浩说。

  “先生常说,你不要学我,要扎根传统,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定力。这些教诲让我受用终身。”沈浩动情地说,人品决定艺品,刘先生为人谦和,身上总是散发着凛然正气,时时让人感受到他的书风之正、人品之正。

  刘江先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也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都是和时代紧密结合,在他的创作中总能让人感受到时代的主旋律和感召力,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并继续发扬。”沈浩告诉记者,刘先生不仅以艺术创作回应社会、回馈社会,还经常慷慨解囊,救灾济贫,捐资献作。

  刘江先生是中国篆刻艺术道统的一代传薪者。他师从诸乐三先生,是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的再传弟子。他书印兼通,以印入书,以书养印,入古而出新。他把古老艺术融入现代学科,使其兼具实践性与理论性。1963年,刘江协助潘天寿、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等先生创办中国第一个书法篆刻专业,并亲自执笔文本、教案,操持具体落实工作。半个多世纪的杏坛生涯中,刘江先生始终怀着对书法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无私无悔地奉献出毕生精力。

  退休以后,刘江先生依旧勤奋耕耘,撰写学术文稿数百万字,筑造起极富深度的印学理论构架。他亲撰的《中国印章艺术史》《篆刻美学》等十余种论著,是中国印学体系、篆刻专业教学体系的奠基之作。这正是先生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的生动写照。

  “父亲在临终前,还想看更多的书,写更多的书,教更多的学生。”刘丹哽咽着说。接受采访时,刘丹正在位于杭州中山中路的刘江艺术馆设置简易的灵堂,供父亲生前好友和学生前来吊唁。

  刘江先生的追悼会将于6月15日在杭州殡仪馆举行。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为时代留印 为艺术传薪 2024-06-11 26903743 2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