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来料加工车间从义乌搬到四川巴中

家门口上班,离幸福更近

  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赵家湾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点,48岁的徐恒芬坐在来料加工工厂的缝纫机前赶工。她缝纫的内衣经过剪裁、贴标等工序,将从巴州运往义乌,再通过义乌销往国外。

  2014年,巴中市吹响易地搬迁扶贫的号角,在浙江宁波一家服装企业做衣服的徐恒芬也在那时候回到了家乡。和徐恒芬一样,缝纫车间里的50多名工人都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从深山河沟走向现代化新居。

  有了窗明几净的房屋,但当时的安置点附近没有工厂,就业并不便利。徐恒芬只能到较远的兴文镇做裤子,“订单量没有那么大,一个月只有近两千元。而且因为学校放学我就要去接小孩回来,想多赚点钱都不行”。

  如今,大大小小的来料加工工厂建在巴州区的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内,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义乌的企业将原料、产品要求等发到巴州加工车间生产,也解决了义乌当地企业用工不足等问题。

  工作间隙,徐恒芬用手指指向车间对面一栋栋整洁的居民楼说,那就是她住的小区。走出车间百来米,就可以在百姓食堂就餐。她有了充足的时间照顾家里80岁的老人和3个孩子,有时候还可以把7岁的小儿子带到车间里照看。“现在一个月的收入,2000多元到5000多元都有,如果孩子乖,不来打扰,工资还要高一点。”她笑着告诉记者,缝纫车间的工资已经够一家人的开支,丈夫在外务工的钱就可以存起来,他们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通过东西部协作,巴州的剩余劳动力得到了利用,老百姓有了更多的收入。公司有稳定的订单,款项来得比较快,产品的附加值也得到了提升。”乌琳娜内衣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冬介绍,在义乌的支持下,工厂由来料加工变为来单加工,实现了整个内衣加工过程的落地,工人们的技能有了显著提升,也吸引了不少商家直接到车间里拿货。借助义乌捐赠的无缝内衣设备,他还想尝试拓宽加工品类,试着做更高端的产品。

  目前,东西部协作来料加工带动了当地1600多人就业,每个劳动者每年增收达2.5万元至3万元。巴州区人社局局长李明志认为,乡村转型就是人才转型,来料加工产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实现了产业落户到乡村,让群众能够充分就业、增加收入。

  援川手记

  来到巴州后,我们思考的是怎样让安置点的老百姓有稳定的收入,一方面他们从山上搬下来后远离耕地,另一方面巴州是劳务输出大区,留在本地的居民要照顾老人小孩,无法出远门。

  结合新一轮东西部协作,我们充分挖掘义乌来料加工的优势。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搬迁户转化为企业工人,增加收入,把小老板培养成企业主,把安置点的加工车间转型为生产企业。原本,我们需要在义乌寻求订单来料,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主动来单订购巴州生产的中国结、内衣等商品。我们希望能让安置点成为产业园区的集群,让乡村真正振兴起来。

  【巴州区委办、区府办副主任(挂职) 龚林浩】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家门口上班,离幸福更近 2024-06-05 浙江日报2024-06-0500004;浙江日报2024-06-0500007;浙江日报2024-06-0500008 2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