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凝心聚力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

省政协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浙江探索

  初夏时节的浙江,处处是沐浴阳光雨露的江南图景,山水之美与深厚的历史文化交融,呈现出“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动人画卷。

  20年多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持之以恒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浙江特点的文化发展之路,为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省政协把“打造高水平文化强省、加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浙江探索”列入年度重点课题,组织调研组分赴杭州、嘉兴、绍兴、衢州、台州等地实地考察,召开文化建设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并举行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开展协商,用心、用情建设文化强省结出累累硕果。

  写好保护与融合文章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浙江拥有“万年上山、五千年良渚、千年宋韵、百年红船”的厚重历史,古迹遗存、文献典籍等文化资源更是灿若星辰。

  “探索构建浙江文化与中华文脉相融共生的文明序列,浙江正以更多标识性精品成果,彰显浙江精神开启之源、浙东学术渊薮之地、诗画江南文化之邦的深厚底蕴。”在近日召开的浙江省政协十三届八次常委会会议上,省政协委员郭华巍代表社会科学界发言时认为,要深入推进文化研究工程,持续丰富传统文脉“基因库”,努力打造新时代浙学“新标识”,着力扩大文化研究工程“生态圈”,让精神富有铸就共同富裕最亮底色。

  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浙江以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工作为抓手,在保护与发展中不断擦亮运河文化这张“金名片”。放眼钟灵毓秀的浙江大地,星星点点的文化遗产组成了最生动的文化记忆。截至去年底,浙江的名城、名镇、名村总量和历史建筑总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在这些古镇老街,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融合,它们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要进一步丰富手段,推动文化基因解码和价值挖掘,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省政协常委徐爱俊代表民盟省委会发言时建议,比如“实行‘文化遗产+教育’,开设特色课程,运用好博物馆文化传播和教育功能,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发挥好文化遗产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

  “融合发展”这个高频热词,在许多政协委员看来,是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重要方式。省政协常委薛鸿翔代表民建省委会建议,要以“文化+”的理念谋划制定我省新一轮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消费、农业等各类政策的深度融合。同时,在国内其他省市争相做大文旅IP的当下,要全面融合演艺、影视、动漫、游戏、短剧等产业,尽快形成“大文旅”的发展格局。

  公共文化服务

  实现量质并举

  之江大地,历久弥新。历经11年设计建造、总建筑面积32.1万平方米的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是目前全国体量最大的省级公共文化设施集聚群。这处钱塘江畔最富辨识度的重要地标,为文化浙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除了航母级的文化中心,浙江还在全国率先开展文化特派员工作,指导乡镇(街道)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实施网络实现全覆盖,建成1.1万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利的公共文化空间和多元充实的精神生活。

  “强化‘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要突出特色、兼顾均衡,盘活文化礼堂、文化站、活动中心等存量设施,加强对山区海岛地区的政策倾斜,推动市民文化节、艺术节、书展等活动向外延扩散。”省政协常委钟其代表民建省委会发言时指出,期待浙江更加注重公共文化建设的数字化迭代升级,通过数字赋能助推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更好建立均衡可及、量质并举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数字经济风生水起的浙江,数智技术正在持续赋能公共文化服务,让广大居民和游客能随时随地欣赏到“浙产大戏”“浙产好剧”“浙韵之声”等文艺节目。省政协委员芮宏代表文化艺术界发言时提出,浙江正大力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文艺创作演出的有机融合,建议积极打造数字演艺、未来剧场等新业态,推动网络电影、纪录片、短视频等网络文艺形式的蓬勃发展。同时,利用好“云剧场”“云演艺”等新兴模式,推动艺术创作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需求。

  传播浙江之美

  讲好中国故事

  5月,跨越一千多公里,从钱塘江畔到南海之滨,浙江又一次亮相深圳文博会,这是浙江参加深圳文博会的第17年。从2008年首次参展至今,风华正茂的文化浙军携手深圳文博会一起破浪前行,向全世界展示浙江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

  省政协常委章月影代表农工党省委会提出建议,希望推动实施中华文明浙江标识蝶变行动,打造一批代表国家形象、体现东方智慧、具有世界影响和浙江气派的重大文化标识。她提议,布局“3+6+N”计划,“3”即良渚、大运河、西湖攀峰登顶,“6”即上山、河姆渡、古越、吴越、丝瓷茶、宋韵文化标识提能升级,“N”即阳明、南孔、和合、黄帝、大禹等传统文化品牌提升。同时,高水平办好良渚论坛,促进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高水平建设文化强省,综合利用好经济大省、侨务大省、传媒强省、开放强省等优势,浙江在文化破圈出海的征程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月31日,浙江省国际传播中心正式揭牌。作为国际化发展的大省,多主体参与的浙江国际传播矩阵再次迎来生力军。对于如何推动中国故事、浙江故事在海外的诠释与传播,省政协常委吕建楚代表省政协专题调研组发言时建议,强化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打造省级移动新媒体矩阵、全网传播矩阵;健全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信息发布机制,加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同时,培育具有浙江辨识度的国际传播品牌,构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精心打造国际传播队伍。

  “不仅优秀的短视频、摄影创作者可以转战海外新赛道,我省的出海电商和外贸企业也可以充分运用资源,在‘带货’的同时带上浙江故事。此外,还可通过举办国际短视频大赛,打造‘全球视野看浙江’品牌。”省政协常委张立央代表九三学社省委会发言时,就文化出海提出了诸多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不负历史,方能面向未来。肩负着新时代新文化使命,浙江正不断汇聚起奋力书写文化繁荣兴盛新篇章的强大合力。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凝心聚力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 2024-06-05 浙江日报2024-06-0500012;浙江日报2024-06-0500010 2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