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深接轨 促北融 强南联

台州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风从海上来,潮涌台州湾。

  “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杭台高铁、长三角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合作等3个案例入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五周年重大标志性成果;成功加入长三角创新创业发展联盟,引进上海电气、江苏清陶固态锂电池、安徽酷哇科技等一批标志性项目;高标准举办上海·台州周活动,推动台州美景美食登陆上海滩......去年以来,台州坚持全市域全方位“融长接沪”,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块、重点项目攻坚破难,抓好经验成果提炼,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结出累累硕果。

  今年,台州将继续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围绕“深接轨、促北融、强南联”,聚焦重大改革、重点领域、重点事项,深入推进温台跨区域发展政策协同试验,持续实施创新一体化、畅通一体化、协调一体化、开放一体化、共享一体化、安全一体化、美丽一体化等行动,力争形成更多具有突破性和台州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产业引领

推动开放协同深化

  台州毗邻宁波、温州,与上海也不过2个多小时高铁里程。台州聚力推动开放协同深化,推动产业链高水平协作、毗邻区域高质量共建、跨区域政策高标准协同、开放平台高层次合作,形成上海大接轨、宁波大融入、温州大联合的态势。

  台州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加快谋划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台州协作区,深化与上交所战略合作,推动更多台州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推进实施《宁波都市圈发展规划》,共谋共推一批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大平台;与温州深化民营经济跨区域发展政策协同试验,重点在市场规则、要素流动、执法监督等方面取得协同标志性成果……

  目前,台州正以浙东工业母机集群名义,联合宁波、嘉兴共同申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对标上海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加强与上海营商环境建设协同,已整理形成19个方面共113条对标清单;积极打造甬台一体化合作先行区,沪甬台(三门)合作产业园已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招引落地10多个优质项目……

  在黄岩区澄江街道,台州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主厂房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将于2025年正式投产。清陶能源项目是省重大产业项目、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项目,一期达产后年产10GWh固态锂电池,配套汽车动力、储能等市场。该项目落地后,将进一步丰富台州新能源产业结构。

  台州以做强“1+1+9”产业平台为牵引,重点依托台州湾新区、台州湾经开区两大主战场,聚焦“战新产业+未来产业”体系,紧盯上海等重点产业园区,主动对接长三角区域开展产业协作,全面融入长三角新一轮产业链供应链重塑。

  去年以来,上海电气、江苏清陶固态锂电池、安徽酷哇科技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相继落地。台州湾新材料产业园等23个重大项目被推送至国家发改委申请增补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重大项目库。

  3月,台州港头门港区、龙门港区和健跳港区对国际航行船舶开放,台州港区实现全面开放;5月,台州综合保税区封关运作,首票业务顺利开展。台州通过搭建高能级开放平台,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今年以来好消息不断。

  依托综保区建设,台州主动承接上海港、宁波港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外溢,加快谋划化工、石油及制品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同时,加强台州港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合作,把台州港从喂给港逐步培育成经停港,全面降低台州进出口货物运输成本;加强与温州近洋航线的合作,进一步开拓RCEP成员国新近洋航线。目前台州港已开通2条港区驳运“水上巴士”、4条市际支线,其中台州港到温州港每周10班至13班,台州港至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航班已实现“天天班”。

  科创合作

招引高端资源要素

  去年7月4日,2023上海·台州周活动开幕式暨台州城市推介大会在上海举行。开幕式上,一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文旅等多个领域,为台州壮大产业集群注入崭新动能。

  在上海这个龙头的辐射带动下,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台州数字经济创新中心、西门子台州制造数字化赋能中心、启迪之星浙东南创新中心等平台相继落子台州,华海药业、利欧集团、永强集团也将研发中心设在上海,实现两地资源共享互补,助推企业向智能化发展转型。

  当前,长三角地区正在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龙头引擎,各类高端要素、高端产业、高端科技集聚爆发。台州通过大抓招商、大抓人才、大抓科技,加快招引各类高端资源要素,全面融入长三角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局。

  台州提出,今年力争在长三角区域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力争从长三角地区引进“500精英”创业创新人才30名以上,推动外部成果在台州孵化10个以上,尤其是要聚焦低空经济、算力、氢能、半导体等战略新兴产业,进一步强化前沿尖端项目的招引力度。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与浙江妙月航天应用科技有限公司的微纳卫星联合实验室进驻台州。妙月航天主要生产低轨科学实验卫星,协助科研院所进行验证实验,是台州“科创飞地”结出的果实之一。企业研发基地设在台州(上海)国际创新中心,生产基地、数据接收基地建在台州,力争在2026年底前构建由28颗遥感卫星组成的星链,为县域农作物估产等多个应用场景提供高质量卫星数据服务。

  近年来,台州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推进“科创飞地”建设,以“长三角智力”嫁接“台州制造”,通过“研发孵化在外地,注册转化在台州”的模式,将更多科创成果和人才引入台州,推动台州与长三角城市区域市场协同、科技创新一体、产业发展联动。据统计,2018年以来,台州市县两级在上海、杭州等地设立多个“科创飞地”,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共引育在孵项目100多个,包括7个领军人才项目,产业化落地台州项目20个。

  走出去,更要引进来。与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共建科技创新园、临海·墨尔本跨境融合创新中心;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共建浙江省水暖阀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新打造零碳技术应用示范中心;与上海光机所合作共建台州光电产业创新中心;与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共建浙大—仙居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基地……台州市县两级联动长三角区域高校和科研院所,多措并举引进科创资源,更好赋能台州产业发展。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联合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高校、企业和模具协会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模具产教联盟,破解长三角模具企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的核心技术突破难、龙头企业作用弱、人才结构失衡等问题,为全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提供了经验和样本。

  成果共享

增强人民幸福感受

  5月上旬,“追着阳光去台州”上海·台州文旅美食市集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场火热开启。台州20余家文旅企业,为上海市民带来了一场集美食、美景、美物于一体的文化盛宴。

  台州文旅资源丰富,尤其美食美景享誉全国。举办长三角文化和旅游治理协同发展大会,组织开展“台州菜”美食品鉴会、上海·台州周文旅市集等一系列长三角文旅宣传推介活动,全力打响“追着阳光去台州”文旅品牌,展示了台州别样的风土人情魅力。

  区域发展归根到底要落到人的发展上来,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台州重点在交通便民、教育利民、医疗惠民、文化育民等方面发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交通方面,台州织密交通互联网络,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让老百姓出行更便捷。中国首条民资控股的高铁PPP项目杭台高铁的建成投运,让台州加入了杭州一小时交通圈;台州机场改扩建工程进入装饰装修阶段,将于今年内投运;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台州段、甬台温高速公路(三门联络线)加快建设;甬台温高铁完成预可研报告,并列入多个国家层面规划;杭温铁路启动联调联试,进入通车倒计时;温玉铁路架梁工程全面铺开;市域铁路S2线先行段开工建设……当前,台州一系列交通项目加快推进,将台州与长三角其他地区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教育与医疗,是群众最关心的两大民生领域。台州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幼教机构、中小学校、高等教育学校等合作办学,跨区域建设温台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联合组建长三角汽车、模具等产教联盟,引入华师大附属台州学校、宁波镇海中学台州分校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华师大附属仙居学校、杭州外国语学校天台分校等项目建设。医疗方面,台州已与上海瑞金医院、华山医院、肿瘤医院、肺科医院等10多家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加大从上海等地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力度,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浙东妇儿、中医等跨区域医联体、医疗联盟,协同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

  群众办事方面,台州创新“跨省通办”工作举措,与长三角24个地区建立“跨省通办”合作关系,有效解决两地企业、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突出问题,助力跨省企业发展和流动人员就业。

  同时,台州聚焦文明文化相依相融,深度开展文化文明互动交流。邀请上海滑稽剧团、爱乐乐团等上海知名文艺团队赴台州演出,同时组织台州乱弹剧团、台州民乐团等文艺院团积极参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第十六届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活动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与上海音乐学院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合作创作《盛世和合》《唐诗之路》大型音乐会;招引长三角品牌书店,大隐书局、朵云书院等上海品牌书店已成为台州当地靓丽的文化地标;加强新闻媒体合作,专门成立浙东南工作室,选派素质高、专业性强的采编人员赴上海媒体挂职学习,多次组织长三角媒体走进台州集中采风,并在上海主流媒体开设旅游、美食专栏,全年新闻浏览量超亿,极大提升了台州知名度和美誉度。

  (本版图片由台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台州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024-06-05 浙江日报2024-06-0500009;浙江日报2024-06-0500013;浙江日报2024-06-0500024 2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