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创新与“三脉”联动
常修泽 编辑 李雅南 章忻
关于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与宣传,我讲三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第一,理论研究与宣传应是什么关系?这次座谈会的主题是讨论理论创新与理论宣传问题,我认为首先要搞清二者关系。我自1979年春到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从事经济理论研究,至今已45年。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实践,我的体会是:理论研究与宣传的关系,是“两支队伍,一个使命,相互成就,共同发展”。我个人的理论研究就得到理论宣传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例如,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及此后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理论版,先后发表关于所有制问题研究《长期并存,比翼齐飞》(1980)《从蛇口工业区开发得到的启示》(1984)《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2009)等论文或访谈录,体会到专家学者与理论宣传互相成就,携手推进社会发展的共同使命与担当。理论宣传对理论创新的意义,我有三点感悟:一是从国家来说,它能反映理论界的研究、探索与突破,宣传是一种反映;二是从世界来说,它能展示中华学人对人类文明的思考和见解,宣传是一种展示;三是对个人来讲,它能记录其研究成果,宣传是一种历史“留痕”。
第二,理论创新势在必行,且任重道远。我从两个方面分析,一从体制理论创新角度,二从科技理论创新角度。从体制理论创新角度来说,经过四十五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但也遇到新情况。进入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也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加快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相应进行“高水平”理论创新。从科技理论创新角度来讲,最近提出“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怎么把新质生产力与各地的特质生产力以及优质生产力结合起来,等等。总之,无论体制理论创新还是科技理论创新,都有一些重要问题,需要继续探讨、研究。
第三,“三脉”联动。我从1984年莫干山会议后就跟浙江日报有交往,近些年来联系更加紧密。根据我的观察,浙江日报在理论宣传上所作的创新可归纳成“三脉”。一是紧扣国家战略性的“命脉”。例如《问答中国:之江会客厅》中的几组标题,包括思想引领、改革创新、新发展格局、共同富裕、政府治理等,这些选题实际上是我们国家在改革发展中的一些重大战略性、命脉性问题。这个“脉”抓得好。二是汇集“人脉”。据我了解,这些年浙江日报能够“北上、南下、东进、西拓”,主动邀请国内的一些知名学者参与,汇集人脉效果不错,这就给浙江的理论研究与宣传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最后一个是“心脉”。理论宣传怎么能打动人?怎么才能更深刻?往哪里深?我在《人本型结构论》一书中有句话,“创新创意之源:人的心灵放飞”,浙报理论版采用了。就是要挖掘人们内心世界深层的东西,而不是浅层的、更不是表层的东西。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