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的千万种声音,你听过吗
浙东沿海以声景提质赋能文旅融合发展
今年初,浙江省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工作专班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到2027年,全省滨海旅游年接待游客总数达到4.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
作为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和最多岛屿的海洋大省,浙江省在文旅融合工程中绕不开滨海景观资源的更新迭代。近日,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景观建筑研究团队结合一线调查,从听觉角度提出滨海文旅融合的景观提质之道。
目前滨海景观的提升成效主要集中在视觉层面,对声音景观的关注较为有限。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偏重听觉。不同于视觉的向前聚焦,听觉是发散绵延的,因而,声景有助于补全被视觉图像切割后丢失的文化信息和集体记忆。同时,声音在时空中的律动性又能带来独特的知觉刺激、情感共振和精神疗愈。面对城市化、工业化引发的噪音污染和视觉同质化,声景的创新实践中孕育着文旅新机。
挖潜文旅资源,要基于声区规划和数智支持,保护滨海声景整体多样性。
声音的流动性决定了环境中多个声源之间的互相影响,有必要先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识别声源的类型、特征和关系,对特色声景区进行标记与保护性规划。结合声景地图,从“能够表征滨海区域空间地理和物候属性的生态声景”“能够唤起海洋渔业等劳作仪式中标志性事件记忆的生产声景”以及“能够勾勒滨海村落市井人烟与社会关系的生活声景”等线索入手设置特色声景保护区,并对区块范围及周边声环境进行科学测评和规划调整。此外,还可引入智慧景区数智系统,把声音传感器与景观装置一体化设计,布设声音监测网络来辅助声景动态监管,捕捉潜在噪音源对声区特色音场的干扰并制定优化措施。
在整合现有声区资源的基础上,还需深入分析特色声景构成及其历史变迁背后的自然斑块更迭、产业结构演变和人文基因存续情况,通过多学科共治实现滨海声景的活态更新。比如,以生态治理丰富海鸟等发声生物栖息地的立体景观群落,提高自然声景扩散度和复杂度;从渔歌号子、地方志等史料中挖掘具有海洋精神的声音地标,并予以空间溯源定位;在滨海空间为船灯舞、跳灶舞、走书、唱新闻等浙东特色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置剧场性的演绎节点,恢复对方言和民俗声景的听觉注意。这些声景都将成为文旅发展的新引擎。
提振文旅品质,可借助声境营造和虚实叠合,增强滨海声景体验丰富度。
根据听感生成机制,空间环境设计能够改变声音的质感、强度、情绪和意象等,可用于呈现多变声境以激活身体感官,在游者的滨海体验中传达更饱满的声景语义。
一方面,空间环境中包含着创造声音的物质、途径和过程,环境发声物组成了声景的“物境”。其设计重点在于处理场景声源的结构关系,兼顾静态声境层次和动态听觉序列,协调好环境中的基调音、信号音、标志音和声音变奏。另一方面,空间的大小、高度、形状和用材等影响声波运动,空间形式会作用于声景的“情境”。这就需要注意保留对声音形塑有特殊作用的自然海岸地形和维系传统滨海聚落社会声境的文脉肌理,增加下垫面植被、铺装类型来细化听觉颗粒度,驱动情感起伏,以及借助空间声环境模拟,整改局部不利点,以免引起负面听觉情绪。同时,空间中的非声景观因素会激发聆察者的听觉联想,感官联动可以拓展声景的“意境”。滨海植被色彩、海滩沙石、鱼车虾担中的海味等非声感官信息与听觉的意义互通,能够衍生更丰盈的听觉形象和文化意象。而空间中表现受限的声音信息还可依托虚拟技术补偿,在全息采集和数字建档后,利用沉浸式扩声技术重塑声音的空间感、方位感和距离感,在虚实融合中创造声景的“叠境”。
用以上四重声境来指导景观空间的精细化设计,能助推文旅体验走出视觉边界,扩展滨海环境美学表达路径,让有形的物质审美走向无形的气氛美学,把现实维度的场地上升到情感连接的场所,使游者游走于虚实交界处的听觉想象场域,在弥漫式、深层次、高品质的听声体验中构筑起对海洋文化的认同感。
塑强文旅品牌,需调动主体参与和社会共创,推进滨海声景记忆再生产。
声景理论重视人的主体感知。使用主体不是被动接受声音意义,而是参与解读和创造声音内容。因此,滨海声景提质还应关注主体作用下的听觉文化记忆再生产。
以媒介创新唤醒主体觉察。记忆是一种感官行为,声景记忆建构的感官基础是主体敏锐的听觉。然而,现代社会环境噪音量上升造成普遍的听觉钝化。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感官的延伸,那么创造媒介就如同放大听觉。正如扎达尔著名声景“海风琴”,借鉴管风琴发声原理,用“风管+台阶”组成了精巧的听声媒介,把寻常的海浪运动通过气流转化成不断变化的音乐,成为当地旅游的记忆IP。随着媒介技术发展,声音还能被再现为可看可触的实物艺术、电子影像等,从而占据注意中心和记忆焦点。
以互动共创带动主体参与。声景记忆不止于一种过去的记忆,而是面向未来的、多主体共有的活态记忆。一些实证数据表明,主体参与对旅游体验和记忆生成有显著正向影响,并能提高重游意愿维系文旅产业生命力。声景作为文旅资源,提高游客参与度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AR+文旅等游戏思路,增加游客在滨海声音体验过程中的探索趣味和交互激励;二是发起声景研学和工坊招募,吸引公众参与声音收集和声景提案,续写海洋记忆。
以移动产品助推主体传播。声景记忆不仅是地方共同记忆,也是游客个体的主观记忆。便于个体化记忆传播的声景能产生更广泛的文旅吸引力。滨海声景应转变固化资源的认知,开发可移动资产,渗透到社交媒介,培育潜在游客群。最大化利用滨海声音素材,开发“口袋声景、海岸线物种声音集、海浪疗愈音乐盒”等文创产品和“海洋音乐节、声音艺术展”等主题活动,从“带出去”和“请进来”双线发力,创造人文经济效益。
以声感评价关照主体差异。景观使用者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语境会影响其对声景的体验效果和记忆编码。在滨海声景设计到使用的全周期,均应关注多样化群体(沿海居民、外来游客等)对听觉记忆点的不同认知反应,通过人群分布热点图、声景满意度、依恋度调查问卷等主客观结合的方式,充分获取不同使用主体的反馈,及时发现设计问题和潜在商机,推动滨海声景在多元文化下的再生产。
(撰稿: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宁波大学空间美育名师工作室 徐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