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专版

余杭:打造“四好农村路”2.0版,助力农文商旅融合发展

  从杭州主城区出发,一路向西,一条条柏油路在沃野田畴中一路延伸,为村庄输送着人流、物流等“营养物质”。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的“四好农村路”正为乡村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漕雅线起点为径山镇漕桥,终点为鸬鸟镇雅城,全长19.134公里,是余杭“四好农村路”中最瑰丽的风景线之一。行驶在这里,茶园、竹林、花海、水库、森林尽收眼底,可谓名副其实的“车在路上行、人在景中游”。

  畅达——

  连通城乡的动脉

  10年来,余杭区全力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始终秉持“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促一域发展”理念,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8.2亿元,完成“四好农村路”565条731.2公里。

  漕雅线作为余杭农村公路建设的重点道路,与235国道相连,串联大径山国家森林公园、径山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森林公园山沟沟景区、径山寺等旅游景点,如今已经成为余杭西部的重要景区公路。11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布局沿线,18公里沿线绿道贯通其间,更有11处公路驿站错落有致。这条始建于100年前的乡村公路,经过多次路段拓宽、路况提升、两轮“美丽公路”建设,成为余杭大径山旅游的强力“动脉”,先后获评浙江省十大最美农村路、浙江省绿化美化精品路、浙江省绿化美化示范路。

  得益于余杭农村公路的建设,人性化的公交线路深入城乡交通网络,真正聚焦于城乡居民的出行需求;全区930辆公交车打造起“一小时生活圈”,“百分百”的公交一体化率有效满足了城乡不同居民的多样化出行需求,3A级及以上景区公交覆盖率100%,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连续4年达到5A级水平。

  “几年前村民往未来科技城方向要换三四辆公交车,现在坐杭州2500M路公交车就能直达,无论是办事、游玩,甚至到浙一看病,都很方便!”白直鸣是余杭的一名公交车司机,提起近年来的交通变化,他感慨道。

  平安——

  守候旅途的护盾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农村公路的安全设计和建设、管理和养护确保了群众出行的平安。

  余杭区先后印发《余杭区公路抢险应急及小额零星工程管理实施细则》《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路长制”的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建立“三、三、三”农村公路管理体系,即三级农村公路管理体系、三级路长机制、三级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协同管理,全面压实公路管养责任。同时,在养护一线设置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起全区基层党组织坚强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政府主导、交通牵头、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社会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

  “小古城村坚持和优化‘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基层民主协商机制,将爱路护路纳入村规民约,切实提高群众爱路护路意识;通过开展‘世界地球日’‘爱路日’等志愿者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农村公路管理力度;利用路长制,加强与径山镇农村公路管理站的联动,不断提升路况和安全水平。”径山镇小古城村书记林国荣说。

  漕雅线公路技术状况(MQI)优良路率始终保持在100%,而余杭全区农村公路的优良中等率也由2018年的85.1%提升至2023年的95.96%,居杭州市第一、全省第五,四、五类桥梁清零,为群众平安出行提供安全“护盾”。

  智慧——

  高效管养的创新

  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畅通农村交通“微循环”的同时,也给管养部门带来了不小的管养压力。近年来,余杭区积极推进农村公路数字化改革,结合省级交通数字化改革基层和社会试点项目、“浙路通”综合巡查试点工作,打造集数字路产、项目在线、智慧管养、智能监测、应急指挥于一体的系统化、智慧化数字公路综合管理平台,推动全区农村公路建管养一体化,实现数字赋能。

  比如,余杭区运用大数据、AI等技术,将道路健康智能AI巡检系统运用到道路管理养护,在公路养护日常巡查车上搭载“高清摄像+算法智能识别”设备,构建道路病害等问题的高精度数字化采集模型,自动形成问题工单。

  同时,将高精度无人机应用于道路巡检,形成全路段实景数字档案和数字工单。相对于传统的道路监控、人工巡检,无人机布点灵活、视野更广,能更高效地完成日常道路巡检等工作,实现降本增效。目前,余杭区12个镇街均部署了无人机自动化机库,共有20台无人机,可定制无人机巡查服务。

  共享——

  产业兴旺的引擎

  10年来,余杭交通聚焦打造畅达、平安、智慧、共享“四好农村路”2.0版,创新“四好农村路+”模式,通过“产业路、资源路、景区路”建设,将沿线山水资源、景区资源、美丽乡村和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径山文化等串珠成链,探索出一条以交通兴带动产业旺、百姓富、城乡融的乡村振兴新路径。目前,余杭区共有农村公路1469.344公里,镇通三级以上公路比例达到100%,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比例达到100%,标准化农村电商服务站建制村覆盖率达100%。建设于美景之中的公路为旅游产业、居民出行以及特色农产品产业带来更加畅通的渠道。

  “现在漕雅线非常漂亮,适合自驾,节假日我们这里是旺季,现在一年收入能达60万元左右。”坐落于漕雅线径山牧野民宿老板宋美琴说道。

  连绵起伏的山脉,葱郁静匿的竹林,行也安然,坐也安然。漕雅线便利的交通为民宿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如今,菩提谷、千岱山居、乐朴山静、沐竹民宿等一批网红民宿沿线迅速崛起,形成了完善的民宿民食产业链和相关配套。径鸬禅茶漫旅共富风貌游线、余杭溯文明圣地之旅共富风貌游线分别被确定为浙江省、杭州市2023年度第一批共富风貌游线,助力径山旅游度假区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农村公路建设通村畅乡,实现了开门见路、出门上车、开窗即景、家门口就业。据了解,2023年漕雅线周边区域接待游客60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超5亿元。解决货源、品控、物流等多重困难,径山茶、鸬鸟蜜梨等特色产品远销海内外,径山茶品牌价值达31.65亿元,蜜梨产值2.4亿元,沿线各村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万元,真正实现了百姓因路而富、产业因路而兴。

  (图片由杭州市余杭区公路与运输中心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3 余杭:打造“四好农村路”2.0版,助力农文商旅融合发展 2024-05-28 浙江日报2024-05-2800005;浙江日报2024-05-2800006;浙江日报2024-05-2800015 2 2024年05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