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阅读

读懂山重水复路
方见柳暗花明村

  《山这边,山那边》作为长篇报告文学,是一部难得的时代精品。之所以说难得,是因为作品除了兼顾文学和新闻特点外,还蔓延着纵横交错的线索脉络,进而构成一幅立体的画、有声的诗、贴地的音符,成为苏皖大地上一个独特的文学坐标。

  时间是历史的见证者,清晰勾勒出时代变迁的轨迹。这部作品通篇贯穿着漫长的时间线,作者团队从1995年开始跟着这个题材长达30年,这30年是伴随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的30年,充分见证了中国乡村由贫到富、由富向兴的历史过程。

  通读这本书,仿佛穿越历史,随着作者雄健的笔触一起见证山乡巨变的奇迹。作者以新闻特写的笔法,辅以细致观察、冷静思考和客观的评价,体现出报告文学鲜明的时代主题和时代方向。

  诚然,这部书也示范了文学要向新闻学习什么。首先,应当学习职业记者的信息敏锐。恰如批评家贺绍俊所说,这部作品的作者能从海量的新闻事件中发现最有价值的东西,提出有观点、有价值的对策建议,再以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为当下社会提供借鉴。其次,应当学习记录时代的史观视角,作者在成书过程中用了很多史实史料,记录了历史片段、事件进程,以及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历史细节,进而反映漫长岁月中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鉴往知来、向史而新、砺行至远。最后,应当学习作者深扎蹲守的艺术耐心,28年长期扎根在乡村调研,深度了解两个省的社情民情,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中去,无疑是最值得敬佩的职业素养。这也是我们提倡的老一辈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精神,他们进入角色生活、潜心埋头创作,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激情。

  在空间建构上,作品定位于苏皖交界、一山之隔的两个村庄,而两个村庄又恰巧分属江苏省和安徽省。这座交界上的山,既是两个村庄彼此联通的桥梁,也是两个村庄泾渭分明的界线,同时也将作品聚焦的苏皖大地划分为两个独立的空间,从而天然地形成一种“同”与“不同”的对比。

  “同”是因为这两个村庄有着相同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人文习俗,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的发展模式、建设程度、治理水平等,应该大致相似或者相差无几;而“不同”却是作品为我们带来的意外之喜,因为有不同的地方政府、不同的政策支持、不同的产业类型,更主要的是有不同的“人”主导不同的发展。

  因此,无论是洑家村的温泉养殖、开办民宿,还是下吴村的承包到户、养蚕致富,都伴随着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经历了发展之困、之变、之新,最后实现了各自成功转型和跃升。这就为读者呈现出以山为隔,分处两个空间的人,如何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历经共同的岁月,走过不同的路径,走向共同的未来。这种巧妙而强烈的对比和反差,能够很快引人入胜,可以顺理成章、层层递进地推演出一地、一域、一城、一省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交织出怎样的纠葛、羁绊、冷暖、悲欢,进而让人心生联想,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他们又会如何继续走好“同”与“不同”的发展之路。

  这部作品显然没有在空间上“封顶”,根据文中铺垫的两村关系,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既是百舸争流的竞争对手,更是团结协作的兄弟伙伴,在发展中形成了一种毗邻携手、互学互鉴、比超追赶的良性竞争,这种协同式、差异化、互补性的发展模式,将成为推动彼此唇齿相依共同发展的内生动力。

  作品人物的塑造可谓是关乎成败的关键。这部作品敏锐捕捉到了“人”之于时代和乡村的作用,进而塑造出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能找到这样的“人”本身就是不易的,这里面除了作者长年累月、坚持不懈的坚守之外,更重要的是发现“人”的眼光,能够看到这个人身上有故事。

  比如新农村的能人王海清和向领兵是当地发展的领头人,他们有着劳动人民最朴素的思想和勤劳的本质,心怀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努力学习先进经验,回村带领村民致富。作者将个人的故事与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故事结合在一起,以一条条人物线刻画出大时代下中国农村建设发展的全景图,以个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折射出社会曲折式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轨迹。

  “人”已经成为时代的缩影,“人”的身上藏匿着解读时代的密钥。正如柳青、周立波的作品中,能够经常生动刻画农村能人一般,这部作品也有着类似效果,作者以近似写实的手法,塑造了一批这样的人物,让他们在时代的照耀下,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筋骨,鲜活地从书中走向人们的视野。这样的人物既有新闻性,又有文学性,更有象征性,顺着人物线的延展交织,我们可以想象广袤的中国大地,到处都有这样能够撬动一方产业、带动一方发展的人,他们作为普通劳动人民的代表,甚至遍布各行各业,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不竭动力。我想,这也是这部作品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涵义。

  (作者为中国现代文学馆学术研究中心主任)


浙江日报 阅读 00008 读懂山重水复路
方见柳暗花明村
2024-05-24 26862174 2 2024年05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