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深读

运动腕表、养生茶饮、健身过节……花钱买健康的势头越来越盛

健康消费,新蓝海该怎样入局

  浙江健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销售中心负责人李阳明显感受到,这两年,花钱买健康的势头越来越盛。他所在的企业频频“闯”入大家的视线,家用血糖仪、血压计、额温枪等健康产品的订单不断“飞”来。“像一阵风,渐渐地就刮起来了。”

  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健康消费。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健康消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个新鲜词汇一度引发热议。这项顶层设计,顺应了百姓的需求——市场上,健康生活类小家电走俏,健康饮食受追捧,医疗旅游前景看好。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的健康产品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走进千家万户。

  4月底,央行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在居民未来3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项目中,医疗保健占比26.3%,居第二位。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同一项调查中,医疗保健项目占比28.4%,居首位。

  健康消费的风,吹来了新颖的生活方式,但一些新问题也随风而至。近期,我们走近普通消费者、医疗企业和学者,近距离感触健康消费这股新风。

  “脆皮青年”爱上中医养生

  今年年初,刚退休的周先生跟风买下第一块运动腕表时,还要视频连线在外地工作的女儿,请教她怎样操作。几周后,周先生已玩得很溜,还给老家的父母也买了运动腕表。“有助于健康保障,为什么不多买一份?”被问及越来越多的类似花费是否值得,周先生笃定地回答。

  研究消费领域多年的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主任肖亮,形容健康消费“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消费者为了保障健康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过程中发生的支出,都可算健康消费。”他说,健康消费横跨一、二、三产业,既包括基本的健康医疗服务,也包括“互联网+医疗”、可穿戴健康产品和线上体育服务等新型消费方式。

  今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显示,全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460元,同比增长1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2%。

  浙江省中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叶文怡发现,这些年,医患之间的沟通有一些小变化。“除了疾病的咨询之外,越来越多的人有了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比如,更关心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她的直观感受,一定程度上在省中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平台上得以体现。记者从省中医院微信公众号进入该平台,发现除了日常挂号、配药、检查报告查询等服务专区,医院开发的养生茶饮、预防方等模块颇具人气,目前已有30余种医院自行开发的养生类健康产品线上配售。消费者在线上填写“是否中医药过敏”“是否有疲劳”等几个问题,系统初步判断适合所选茶饮后,才可以购买。这些来自公立医院的健康类产品,受到养生族群的追捧。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能够注重预防、养生,这是一种更立体也更科学的健康观念。”叶文怡颇为欣慰地告诉记者。

  周末,古色古香的杭州河坊街上,百年胡庆余堂人气挺旺。一张精心设计的海报上,印着“老字号新食尚”的口号和一系列包装时尚的膏方介绍。胡庆余堂名医馆馆长郑小乐告诉记者,这几款养生膏方,已经有150年的历史了,现在非但没有过时,还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喜爱。

  记者偶遇了自称“脆皮青年”的90后南京游客小张,她和同伴安排的这趟杭州特种兵周末游里,胡庆余堂是“打卡清单”上重要的一站。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做足了功课,买了几盒有美容祛湿功效的玉仁玫白膏后,再到边上的胡庆余堂咖啡馆买一杯陈皮红豆拿铁。“现代人和古朴的养生理念相遇,本就是一种有趣的生活方式。”她告诉记者。

  “脆皮青年”是网络流行词,是部分年轻人对身体或心理状况不佳、容易受伤的自嘲。这个流行词也进入了肖亮的视线。在他看来,近几年消费群体已经有明显变化。“保健、养生的主体,已经不局限于上了年纪的人,或是有基础疾病的人。”肖亮说,老龄化趋势、慢性疾病的年轻化趋势等,都在日益强化人们的认识:健康非常重要。

  肖亮认为,健康消费的新需求也促使相关市场不断外延、细化,包括运动、睡眠、饮食、美妆等多个维度。“多重因素驱动着市场的转型升级。未来,健康产业有可能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支柱。”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对各类健康产业提供政策支撑,到203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

  抢风口助产业迎风生长

  当越来越多的人对健康咨询、养生产品“闻风而动”时,多地因势利导,鼓励并培育健康消费的良性发展。

  健康产业是浙江省重点培育的八大万亿产业之一。《浙江省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健康产业总规模、增加值分别突破1.5万亿元、6000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5%。

  针对浙江中医药、生物医药等大健康相关产业发达、山水资源丰富等特色,今年4月,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出台的《2024年省促进消费十件实事》中提出:拓展康养服务消费,提升中医药膳等传统养生服务,拓展森林旅居等新兴康养服务,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健康养老服务品牌。

  “浙江老年人口多,养老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政府部门应当鼓励企业适老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更有效匹配。”肖亮表示。

  今年初,健康消费被写入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温州将聚焦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在优化商业综合体布局、改造提升城市商圈(街区)的同时,大力发展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在温州市科技局生命健康产业链专班,记者看到一份温州市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讨论稿,十几条未来赛道上,从上游的材料设备、研发创新,中端的药品制剂、医疗器械制造,到下游的医药流通、终端应用,都做了相关规划。

  “温州民营经济发达,又有比较完善的医疗基础,健康消费这阵风一吹起来,生命健康产业就到了迎风生长的时候。”生命健康产业链专班负责人告诉记者。

  位于温州市龙湾区的中国眼谷是眼健康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平台,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与龙湾区政府共建。中国眼谷目前有200多家企业入驻,在专业医疗资源的帮助下,园区生产出不少健康养生产品。

  记者看到,园区里有各类造型新颖的护眼灯,很多是在眼科专家指导下生产的,能生成最适合人眼的室内光源;相关企业通过与眼视光医院的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推出含有中药成分的网红产品熏蒸眼罩……

  “我们的产品大部分直接进入消费市场。对消费者而言,购买的产品生产过程有专家指导,能买得更放心;对企业而言,这也是增加市场竞争力的筹码。”中国眼谷创新中心商贸推广部副总监任全说。

  企业勇于抢占风口,市场也用扎扎实实的数据回应了企业的期待。

  “今年以来,我们健康类产品销售额已经达到2.3亿元。”李阳表示,当前大健康市场相关产品竞争激烈,公司正采取差异化、多元化发展策略,以匹配不断更新的市场需求。

  郑小乐告诉记者,随着中医产品日益深入日常生活,胡庆余堂正在加快研发药茶、药膳、中药面膜、热敷贴等新兴品类。“中医生活化要顺应消费者的意愿,让这些健康类产品能够覆盖各个年龄层。”

  在肖亮看来,休闲旅游、文体健身、体医融合等也可以纳入健康消费的范畴。如今的浙江,“健身过节”正在成为新时尚。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02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可穿戴智能设备、体育娱乐用品、中西药品零售额增速分别达到80.1%、19.6%和超过10%,增速均较快。

  贴“健康”标签马虎不得

  “网上购买的产品,不知道怎么辨别真伪。”“健康产品的功能介绍越来越噱头,哪些对身体真正有效?”“健康产品越贵就越好吗?”记者走访过程中,不少消费者表达了担忧。

  健康消费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产业,确实面临“成长的烦恼”。

  浙江—加拿大转化视觉认知联合实验室主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视光诊疗中心副主任周佳玮教授,其团队擅长视觉功能的精准评估,经常受邀为各类企业开展健康照明与显示、视觉认知等方向产品的测试服务。“比如,健康产品的有效性怎样评估?商家是否会夸大其词?到底哪些健康产品是大众真正需要的?这些都不容忽视。”他说。

  在周佳玮看来,把生命健康和大众消费结合在一起,马虎不得。“产品的健康属性,需要针对用户和具体功能开展科学研究,方案设计、伦理评估、数据采集、报告分析等,缺一不可。”周佳玮建议,市面上合规流通的健康产品,哪怕是一片几块钱的眼贴,严格来说,都要在实验室里“过五关斩六将”,才能被贴上“健康产品”的标签。

  “目前,健康消费整体的流通渠道、体系以及行业监管有待进一步完善。”肖亮认为,需要进一步建立规范、有序、放心的消费途径。同时,市场监管和相关政策对电商平台、商家的约束尤为重要,尽可能在源头上杜绝问题。

  当前,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的融合步入发展快车道。可以预见,未来健康消费将实现爆发式增长。对企业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不断升级的健康消费需求,为“AI+健康”、生物科技等产品和服务创造了更多可能,但社交网络上,不少此类产品也受到了“智商税”的质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针对健康消费,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就建议,一方面,应当积极拓展“互联网+医疗”、可穿戴健康产品和线上体育服务等新型健康消费,加大对人工智能医用设备等产品的研发力度;另一方面,企业要守住医疗健康安全底线,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放眼未来,做大做强健康类消费市场,提升消费者健康素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保健品向来是投诉最多的领域之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老百姓的健康素养不够,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上当受骗。”肖亮建议,将医疗健康相关课程纳入义务教育,从小培养科学理性消费意识,打造全社会健康消费环境。

  周佳玮也认为,健康市场是一片蓝海,但大众消费应该理性,首先评估是否有用。“这个时候,更多的专业医生应该参与,进行科学测试、开具实验报告,为消费者健康保驾护航,为健康消费的发展提供助力。”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3 健康消费,新蓝海该怎样入局 2024-05-17 浙江日报2024-05-1700011;浙江日报2024-05-1700014;浙江日报2024-05-1700016;浙江日报2024-05-1700019;浙江日报2024-05-1700020;浙江日报2024-05-1700017;浙江日报2024-05-1700018 2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