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专版

聚势而行 循新出发

宁波:深度融入长三角 更高质量一体化

  东南形胜,今更胜昔。在中国经济版图上,有一片通江达海的热土,这就是沪苏浙皖合抱而成的长三角。

  2018年“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长三角区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5年多以来,身处长三角南翼的宁波,牢牢把握重大历史机遇,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建设为目标,主动融入,有力实现城市能级、区域协调“双提升”。

  风从海上来,潮涌长三角。趁势而上、勇立潮头,以更大格局、更高质量、更强合力,奋力书写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宁波新篇章。

大格局

构建现代化都市圈

  长三角的城市魅力,源于一个文学意象——“江南”。

  “因海而生,因港而兴”的宁波却如此不同,“江南”的诗情画意与“大港”的波澜壮阔,都在此汇聚。同时也交汇叠加了诸多国家战略,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

  在此背景之下,宁波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勇立潮头,打开城市发展格局,融沪接杭,拥抱绍舟台,不断提升参与更高层次区域竞争的综合实力。

  向北,接轨上海,事实上,这是历史和现实的双重需求。

  宁波与上海中间隔着杭州湾,陆地距离比苏锡常杭嘉湖更遥远,却因为一声“阿拉”让两座城紧密相连。

  有学者专家统计过,上世纪30年代左右,是宁波人大量涌入上海的第一次高峰,当时在上海的宁波人约占总人口的1/6;到1948年,这个比例上升到1/5。

  2008年5月,杭州湾跨海大桥飞跨南北,消除了海上天堑的阻隔,成为宁波连接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黄金通道”。

  2022年9月,《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发布实施,宁波被定位为三大综合性全球城市之一,迎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新的发展契机。

  近年来,宁波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一核五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纵深推进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建设,沪甬跨海通道正式纳入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向西,杭甬绍“三方奔赴”,在浙江乃至长三角的经济版图上不断协同发力、输出动能,杭州、宁波“双子星座”占据浙江省GDP近半壁江山,中间绍兴融杭联甬,从西北到东南,一条“金扁担”隐然成势。

  早在2019年,“杭绍甬一体化”就被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21年,浙江出台《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五年行动计划》。

  “你中有我”的深度融合,杭甬绍不断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协同联动,辐射带动全省域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共同拥抱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向东,辐射舟山,高站位谋划建设宁波都市圈,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

  宁波和舟山虽隔海相望,但历史上血脉相通,地缘上一衣带水。2019年8月份,甬舟一体化推进大会召开,宁波、舟山两市签署了《高水平高质量推进甬舟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随后传递出甬舟一体化加速推进的密集信号。

  向南,联动台州,共建甬台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甬台温临港产业带”,合力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

  “高质量”与“一体化”,更需打开高层次的城市格局,宁波以区域优势的充分对接、资源要素的畅通流动,强力打造经济增长极。

共同体 汇聚创新硬核力量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这里拥有九座万亿之城,群星璀璨。

  通过一辆新能源汽车,就可以窥见其中蕴含的长三角城市博采众长、聚势而强的逻辑。

  在长三角的“造车版图”中,上海提供芯片、软件等组成的“大脑”,常州提供作为“心脏”的动力电池,宁波提供完成“身体”的一体化压铸机……一台新能源汽车的完整产业链构建在4小时车程内。

  这一“4小时产业圈”的形成,正是长三角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缩影之一。

  宁波,作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连续七年“霸榜”的城市,累计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04个,成为长三角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基本盘和动力源。

  得益于科创资源的自由流动,在融入长三角过程中,宁波正通过新兴产业强链补链、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紧密配合协同合作,带动产业发展实现“乘数”效应,工业增加值从全国第10位跃升至第7位,占长三角比重从5.7%提升至6.6%,成为产业创新开路先锋。

  沪甬两地共建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共同打造科技创新产业化大平台,构建长三角科创一体化新生态,创造了多项“第一”:研发了首款国产15V驱动SiC Mosfet芯片,推动国内SiC功率器件技术跻身国际领先水平;研发的第一款国产全自动病理染色封片一体机培育的“治臻新能源”项目,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专业燃料电池金属极板供应商之一,并投产了年产千万片级金属极板产线……一个个生动实践蕴藏着“我中有你”的发展智慧。

  另一方面,一个有数字经济优势、一个有制造业优势,“数智+制造”,宁波与杭州协同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群,阿里巴巴、浙大中控等龙头企业在宁波设立工业互联网中心,联手打造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先进城市和科创高地。

  与此同时,共建甬蚌产业合作园区,为皖北八市首个获安徽省政府批复的结对合作帮扶共建园区,入驻长三角地区项目31个,协议投资额67.5亿元,助力结对地区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宁波深知,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格局”中与“强邻”共建科技创新“共同体”,通过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各取所需,才能让科技、产业、人才等竞争力更加持久。

  2018年以来,宁波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牵头成立了长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联盟,举办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大会;与长三角区域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共建研究院累计达18家。

  从实验室原始创新,到加速成果转化、促成“揭榜挂帅”、孵化扶持创业……长三角协同创新,连链成势。

  进入长三角一体化2.0时代,宁波高标准建设浙江创新中心、甬舟人才一体化发展飞地等,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飞地园、沪杭两地创新飞地,累计认定高层次人才约7500人,支持高层次人才和团队项目约2100个。

  未来,宁波还将继续打造攀高向新的科创“朋友圈”,包括继续面向全球智造创新之都建设和重点产业链发展,吸引长三角区域创新主体参与协同攻关;唱响杭甬“双城记”,打造长三角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双子星”增长极;探索深化科技结对机制,实现以联合攻关为纽带,加快实现重点标志性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宁波与诸多长三角城市彼此联接、共荣共生,释放出的能量让人充满期待。

更开放 打造国际枢纽之城

  地处东海之滨、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宁波,拥有对外开放先行优势、重要港口资源和文明底蕴,是古代海上丝路的始发港,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重点区域。

  220公里的绵长海岸线上,宁波舟山港20个港区马力全开,船笛绕港、不绝于耳。2023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3.24亿吨,连续15年蝉联全球第一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530万标准箱,稳居全球第三位。

  目前,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航线总数稳定在300条以上,其中“一带一路”航线达130条。面朝繁忙的太平洋主航道,借力海铁、海河、江海等多式联运,宁波舟山港不断织密集疏运网络,联通全球200多个国家(地区)600多个港口,24条海铁联运班列覆盖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4个地级市,形成了北接古丝绸之路、中汇长江经济带、南联千里沪昆线的三大物流通道。

  背靠中国大陆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宁波舟山港有效承担了长江经济带45%的铁矿石、90%以上的油品中转量以及l/3的国际航线集装箱运输量,有效提升了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加快融入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

  2020年9月24日,随着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正式挂牌,宁波这一拥有“港口最大资源和开放最大优势”的外贸之城,开启了“自贸”新篇章。

  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宁波通过加速推进“两区”(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和宁波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融合发展,形成了一批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创新成果——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口散货重量鉴定监管互认、长三角区域不动产登记一体化通办、长三角进口商品放心消费维权跨区域协作机制及长三角自贸区以企业为单元税收担保创新机制。

  “独行快,众行远”,向外联通世界,向内嵌入长三角,我们看到宁波这片土地上的交通网络正在被逐渐打通蔓延。

  今年1月19日,横亘在东海之滨的钢铁“巨龙”——杭甬复线宁波一期通车运营,百日以来,进出口总流量超过248万辆。

  眼下,苏嘉甬铁路也在如火如荼施工中。该项目穿行于长三角核心区域,自南通西站,跨越长江,经苏州、嘉兴后跨越杭州湾,经慈溪后引入宁波枢纽,纵跨江浙两省。

  苏嘉甬铁路恰似一个缩影,印证着宁波正在铁路、航空、海河联运三大板块全面发力,加速成为“轨道上的长三角”中的关键枢纽。

  去年,宁波提出全力实施“1115”工程,即实施10个重大专项、推进10项标志性工程,包括宁波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基本确立,港口硬核力量显著提升,空铁一体西枢纽基本建成;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节点进一步凸显,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和战略资源储运配置中心加快确立;长三角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确立,“123”交通圈加快形成……

  随着“轨道上的长三角”呼啸而来,连接城市的灯光带星罗棋布,半小时生活圈、1小时通勤圈、24小时包邮圈照进现实,新的发展机遇像活水一样源源不绝,一体化的势能迅速转化为发展动能。

  今年是宁波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宁波以国际开放枢纽之都建设为牵引,奋力壮大高质量开放经济、做优高能级开放平台、建强高链接开放枢纽,打造“中国开放看浙江、浙江开放看宁波”的金名片。

强融合 共绘民生幸福底色

  如果说地理距离,是被交通网络打破了“界限”,那么心理距离,正在被跨省共融消除“隔阂”。

  一张小小的社会保障卡,究竟有多大用处?答案让人惊讶,你可以在长三角41个城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参观博物馆、游览景区、实现异地就医结算、领取各类补贴……2021年,宁波推进长三角社保卡“一卡通用”,目前,社保卡“同城待遇”服务惠及范围从长三角区域进一步扩大到全国。

  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里,不仅有宏观上体制机制等一体化布局,更有微观上与长三角广大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服务一体化。

  不断增加民生获得感、提升幸福感始终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根本落脚点。宁波以便利共享为基础,积极推动公共服务异地同城行动,加强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从共建到共享,“民生事业幸福圈”日益丰富。

  高品质医疗资源一体共享,打造跨省合作办院新模式。宁波市杭州湾医院由上海仁济医院全面托管,实现宁波市民不出大市享受上海高端医疗服务;奉化区妇幼保健院与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签署合作协议,与上海实施同质化管理,打造浙东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妇产科医学中心。首批试点长三角区域门诊直接结算,实现全市1231家定点医药机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开通率100%,有效破解长三角地区参保人员在甬就医瓶颈,更好惠及所有外来就医人员。

  跨区域教育合作深度开展。分别与上海、南京、杭州、绍兴、舟山、蚌埠等地签订教育专项合作协议,加强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科技、师资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交流,浙江大学五位一体校区等项目加快建设,福山正达、上海世外等教育集团在宁波合作办学跨区域合作办学提质增效。世界一流教育高地加速构建,宁波财经学院与南京审计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安徽财经大学等9所高校联合成立“长三角新商科教育联盟”。

  随着区域一体化加速推进,越来越多“同城化”举措,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给长三角居民带来“不是同城、胜似同城”的感觉。宁波在全省率先推出长三角城市群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认同举措,实现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同城化累计,并推广至全省实行。

  不只是医疗、教育等民生服务,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写意”里,宁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一体化发展中共绘生态“工笔画”。5年多时间,宁波深化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合作,签订甬舟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议、杭甬“共融 长三角唱好双城记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合作框架协议等,共同探索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和绿色发展新机制。

  此外,宁波聚焦大花园建设,以绿色四明山、蓝色象山港为主体,联动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等优质文化旅游品牌,统筹推进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共建长三角“大花园”。

  长三角区域“同呼吸、共命运”,一幅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现实版“千里江山图”正徐徐铺开。

  (本版图片由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4 宁波:深度融入长三角 更高质量一体化 2024-05-17 浙江日报2024-05-1700008;浙江日报2024-05-1700007;浙江日报2024-05-1700012;浙江日报2024-05-1700013;浙江日报2024-05-1700014;浙江日报2024-05-1700025 2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