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政务新媒体“瘦身”更要“健身”

  王济川

  近日,江苏张家港等地集中关停政务新媒体账号引发广泛关注,无疑给当下的政务新媒体热潮带来了冷思考。笔者梳理发现,近期被停更注销的新媒体账号大多来自江苏、云南、四川、陕西等地区(县)、街道(镇)级政务单位。

  政务新媒体的兴起,本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互动性。但随着各地纷纷开设政务新媒体账号,一哄而上的现象逐渐显现。不少区(县)、街道(镇)级政务单位的新媒体账号,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和运营,逐渐沦为“僵尸”“睡眠”“空壳”状态,既无法及时传递政府信息,也无法与民众进行有效互动。这些账号的存在,不仅浪费政府资源,也给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带来不良影响。

  关停这些政务新媒体账号,这种“瘦身”不仅是为了减少资源的浪费,更是为了让政务新媒体更好“健身”,让其回归本质功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在精减过程中,应该针对那些长期不更新、无互动、无服务的账号进行清理,让政务新媒体真正成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当然,政务新媒体的“瘦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精减过程中,需要对政务新媒体的运营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明确其功能和定位。对于确实存在问题的账号,要果断清理;对于仍有价值的账号,要加强管理和运营,提高运营质量和效率。同时,还应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

  政务新媒体的“瘦身”,既是一种“精简”,又是一种理性的回归,更是一次“健身”行动。在全媒体时代,信息爆炸、传播渠道多样,政府部门在运用新媒体时,要坚持内容为王,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应该摒弃那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而追求“做优做强主账号”的精细化发展模式。通过构建整体联动发声的政务新媒体矩阵,实现政务信息的快速传播和有效互动,才能满足群众所需、赢得网民点赞。

  平心而论,大多数基层单位建设政务新媒体出发点是好的,但客观而言,也有少数是为做而做,是赶时髦、装点门面。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如何铲除这种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需要从制度、管理、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反思,以期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让政务新媒体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政务新媒体“瘦身”更要“健身” 2024-05-14 26839238 2 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