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用司法守护绿水青山 为生态筑起法治屏障

生态环境保护的安吉绿色司法实践

  安吉,“绿水青山”是它靓丽的底色,“安且吉兮”是它平安的注脚。

  近年来,湖州市安吉县人民法院深刻把握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配优配强环资审判专业力量,围绕预防性、恢复性、协同性司法,充分发挥和延伸环资审判职能,以法治之力守护安吉绿色低碳共富新图景。

  防微杜渐

  以预防性司法深耕诉源治理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安吉法院坚持落实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在2021年,以“村巷法官”和三级“林长制”为依托,针对一些基层林长法律知识不足、护林员管护薄弱等问题,创设“森林法官”工作机制,下沉120名“森林法官”,开展案例宣讲、巡回审判、法律指导等工作,推进环资领域诉源治理。

  同时,安吉法院积极探索建立环保禁止令预防性司法机制,推进预防治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在破坏生态环境、不合理使用生态资源等行为初期,通过制发禁止令有效遏制危害后果扩大。2023年,辖区一露营基地在林地唯一通道设置铁门,导致林区交通受阻。安吉法院第一时间发出禁止令,要求其停止非法设置通行障碍的行为,引导其合法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

  此外,安吉法院还向住建、农业、林业等部门发送相关司法建议,从源头上遏制占用农用地、违章搭建及毁林种茶等问题,全面堵牢生态环境治理漏洞。

  惩治兼顾

  以恢复性司法厚植生态本底

  “保卫绿水青山,惩罚从来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被破坏或侵害的环境资源要及时得到保护与修复。”一位“森林法官”说,让违法者意识到破坏环境的严重性和守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比惩罚更有意义。

  近年来,安吉法院坚持“打击”与“修复”并重,“治罪”与“治理”结合,积极践行修复性司法理念,在环资刑事案件办理中,同步发出《生态修复补植令》《土壤生态修复令》《野生动物保护令》,将生态安全保护对象覆盖森林竹海、土壤耕地、野生动植物等各个领域,共促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

  2023年,在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中,安吉法院判决被告人支付涉案地块期间损害费用161万元,以弥补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避免了“砍了一棵大树,只种一株小苗”的损益不平衡问题。

  联动协作

  以协同性司法延伸审判职能

  如何延伸环资审判职能助力“两山”转化?安吉法院的答案是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区域协同、公众参与、司法保障”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此前,安吉法院联合八部门出台了《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协作机制》,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线索互联、问题共商。在此基础上,安吉法院不断延伸法治触角,深化竹林碳汇交易、椅竹茶旅发展等重点领域、产业的司法保障。2022年,安吉法院依托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出台《碳汇司法保护意见》,并在一起以碳汇预期收益为质押物的绿色金融案件财产保全中,发出《碳汇预期收益协助执行通知书》,明确了林业碳汇的物权属性,以司法之力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小鲵护卫队联合县生态、水利部门开展系列活动全方位守护黄浦江源流域生态和谐”“以绿色金融为切口,针对茶农、茶企、茶商开展个性化司法服务,为涉茶主体减少风险损失”……像这样拓展环资审判职能的创新举措还有很多,安吉法院正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推动安吉高质量绿色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生态环境保护的安吉绿色司法实践 2024-04-29 浙江日报2024-04-2900019;浙江日报2024-04-2900020 2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