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多轮驱动强链延链 加码科创塑造优势

衢州在新赛道上加速奔跑

  本报讯 (记者 徐建国 于山 梅玲玲) 今年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稳中有进。浙西衢州,也迎来“开门红”,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全省排名靠前。其中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一季度,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16.5%,居全省第一。

  全域为山区县的衢州,为何能以高新技术产业蓬勃之势,跑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加速度”?亮眼成绩的背后,是衢州精准发力,在项目招引、营商环境以及人才科创等多轮驱动下结出硕果。

  项目招引高效推进,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重点领域。衢州加速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不断推动企业转型、产业升级,及时切换产业发展赛道。围绕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等六大标志性产业链招引项目,一条产业链就是一条新赛道。

  记者在《衢州市实施六大产业链提升工程行动方案》中看到,当地提出开展与发达地区以及全球区域精准产业合作,聚焦标志性产业链,精准招引一批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在此背景下,吉利、鹏辉、一道等一批百亿项目以及中巨芯、拓烯等行业领先企业纷至沓来。衢州市招商投资促进中心负责人说,一季度全市集中签约项目95个,总投资972.7亿元,其中制造业60%以上的项目集中在高新技术等领域。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作为全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城市,营商环境是衢州的金名片。衢州市营商办的刘艺铖,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点开“企呼我应”平台的后台,查看企业提交的问题。去年12月6日,衢州创新推出“企呼我应”平台,推动实现企业诉求“一个口子”解决。今年1月1日,《衢州市优化涉企服务若干规定》正式施行,进一步明确行政部门优化涉企服务的具体要求。

  在短短6年时间里,连续3期投资,落地5家企业,位于常山的浙江先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孵化”出一个产业园。公司总经办主任余雷直言,企业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提供的精准、高效、贴心服务。以“一流环境”换“二期现象”,近3年,衢州智造新城就已有25家企业进行再投资。

  人才引育多措并举,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底座支撑。衢州明确提出,全力打造四省边际人才科创桥头堡,在“三支队伍”建设中,建立一支和产业相关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今年3月以来,“衢州人才周”已分别走进太原、武汉、兰州、上海等地高校。“631个岗位招聘,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300多人。”刚从兰州引才回来的衢州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方茂盛说。

  同时,衢州通过校地合作搭建高端科创平台筑巢引凤,先后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共建15家创新平台;浙江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基建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项目建成后,将集聚化工领域5个院士团队在此办公和科研。衢州还在购房补贴、创业启动资金等方面给予人才政策支持。数据显示,2023年衢州新引进博士数量实现翻倍增长,青年大学生引进数每年保持在4万人以上。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澎湃动力。走进巨化集团氟聚合物事业部生产车间,装箱工不用搬运、危废单据不再手写……“我们联合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运用精准算法与AI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自动检测。”巨化集团首席工程师刘文武说,在他们的技术攻关下,产品流延膜的缺陷检测智检设备国产替代问题已基本解决,今后每年可为企业节省至少300万元生产成本。

  浙大衢州研究院更是忙碌。最近,浙大衢州研究院标志性成果培育与科技成果转化高峰论坛等活动先后举办。该研究院还打造了全省规模最大的化工中试基地,可帮助企业缩短新工艺试验时间。目前,基地中近30条中试生产线满负荷运行。

  值得关注的是,衢州还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高新区全覆盖,近3年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均翻了一番多。

  新质生产力“加速跑”,为衢州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注入强大动能。衢州市委书记高屹表示,在当前环保、能耗、亩均效益等要求越来越高,产业和技术迭代速度越来越快的大背景下,作为加快发展地区的衢州,只有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通过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才有可能突破瓶颈,实现追赶跨越。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衢州在新赛道上加速奔跑 2024-04-28 26806584 2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