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要闻

台州学院积极融入城市发展

育人育才嵌入地方产业

  本报讯 (记者 许峰) 前不久,台州学院筹建的全省海岛绿色能源及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入选全省重点实验室。“台州海洋海岛资源丰富,新能源产业基础厚实,对我们在海水抗腐蚀、杂质离子分离方面的研究有很大助力。”台州学院电化学研究所所长、实验室主任王家成说,实验室与台州本土两家企业共建,企业全程参与科研过程,不仅让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更快,也有效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

  校城共生,在台州学院是个热词。当前,台州学院将应用型大学建设融入城市发展、把育人育才嵌入地方产业,以契合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的服务,让高校和地方高质量发展双向奔赴。“我们要扎根台州,服务台州,以此打造地方应用型大学与所在城市共生共荣的‘样板’。”台州学院党委书记朱坚说。

  推行“大学+”发展模式,紧密对接台州产业发展需求,目前台州学院与近20个市级部门及县(市、区)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共建各类产业学院、产业研究院、联合实验室等校地合作平台40多个,基本实现台州市域全覆盖。

  台州民营企业众多,科创人才需求量较大。为打造一支常年不走的科创服务团队,台州学院将育人科研嵌入地方产业,构建校企发展共同体,完善企业需求信息库,建立学院、学科、团队“一对一”结对联系服务行业企业机制,打造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便利店”。

  (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1139”科技小分队,是台州学院孵化本土新质生产力的一面金字招牌,由博士、教授领衔,长期驻扎企业开展服务。“1139”既是台州学院椒江校区的门牌号,也包含着团队建设目标等相关信息。

  在医化企业中,化工反应器必不可少。“釜式反应器,就像泡好了茶的大茶壶,所有的原料都在里面。”台州学院医药化工学院化工系主任李嵘嵘说,因为热量无法快速移除,传统反应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李嵘嵘带领的“1139”小分队成员研发了管道连续流反应器,通过热力学的精准调控,实现化学反应的瞬发。该技术已在十余家企业工业化应用,让企业设备占地面积减少70%至80%、能耗降低50%以上,还能让生产风险等级大幅度降低。

  截至目前,台州学院已成立104支“1139”科技小分队,对接企业(行业)技术难题近1000个,实现科研成果转化100余项,签订技术服务、共建实验室等合作协议210余项。

  把校园建设融入城市发展,也是台州学院校城共生的模式之一。今年初,台州学院江口校区项目签约落地。校区不仅主动融入三江新城开发,也将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为目标,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打造地方研究院和产业研究院,筑起服务地方的零距离科研“桥头堡”。

  在“中国模具之乡”黄岩,台州学院与黄岩区政府合作成立了浙江(台州)模具与塑料产业研究院。国家首台套装备落地、国内首个针对注塑模具领域的免费专利库“模具专利”场景、深孔钻工艺加工效率提升20%……一项项新技术、一个个新工艺从研究院辐射产业链。

  办好一所大学繁荣一座城市,服务一方产业孵化一群人才。“理论+实践”的培育模式,也发挥着“磁场效应”,反哺着高校的学科建设,高端成果陆续涌现。台州学院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6个学科入选省“十四五”一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省A类一流培育学科。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5 育人育才嵌入地方产业 2024-04-26 浙江日报2024-04-2600007 2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