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罗尧治——
我为大型建筑搭骨架
本报记者 蒋欣如
开栏的话:劳动,是创造辉煌的源泉,是托起梦想的动力。在我省各行各业,活跃着一批为改革发展作出优异成绩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本报今起推出《劳动最光荣》栏目,展示他们在各自岗位创造不凡成就的事迹与风采。敬请关注。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罗尧治——
我为大型建筑搭骨架
本报记者 蒋欣如
提到杭州地标建筑,不少人都会想到绽放在钱塘江畔的“大莲花”——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屋顶由28片大“花瓣”和27片小“花瓣”构成,2.8万吨钢筋铁骨化为“绕指柔”,钢结构交错排列,编织出超大的悬挑,也赋予了这座体育场独一无二的中式美学。
结构就像是建筑物的骨架,几乎所有大型公共建筑都离不开空间结构技术。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罗尧治见证了“大莲花”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深耕空间结构领域三十年,他参与过北京奥运会“鸟巢”“水立方”、北京冬奥会“冰丝带”、杭州亚运会“大莲花”“小莲花”等上百项大型工程,极大推动了我国空间结构事业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各类会展中心、机场、体育馆等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之而来的是对空间结构技术需求的飞速增长。1991年,刚工作的罗尧治敏锐地意识到,传统人工手算已经无法适应大体量的工程设计,兴起的信息技术则给了他破题方向。
为此,计算机零基础的罗尧治一趟趟往新华书店跑。经过三年多废寝忘食的研究,他成功开发出了空间结构分析、设计与加工一体化的专业软件MSTCAD。以1000平方米的工程为例,如果依靠人力设计,起码需要一个星期,而该软件可以将时间压缩到几个小时。至今,这套软件已经迭代20余个版本,仍然在工程界广泛应用。
很快,他又将目光聚焦到验证空间结构节点形式是否可行上。“新颖的建筑设计离不开创新的空间结构节点形式。过去验证,需要单独设计加载装置进行实验,往往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完试验后,相应的装置也就报废了,不仅成本高,效率也较低。”针对这一问题,罗尧治团队开发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通用装备”——球形全方位加载装置,可以精准模拟各种受力情景,不仅将试验成本降低一半,还提高效率4倍以上。
罗尧治团队的工作远不止于空间结构设计,在施工决策甚至运营维护阶段,也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别看现在坐在办公室里,一阵风雪给‘鸟巢’‘大莲花’带来的受力变化,我们也能及时掌握。”罗尧治说,团队自主开发的无线传感器就像一双双眼睛,搭建的空间结构物联网远程监控中心可以时刻监测建筑的变化情况,为长效运营提供决策支持。
2020年,罗尧治领衔的“现代空间结构体系创新、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而团队多年培养出的100多位空间结构高层次人才,也在祖国大地生根发芽。
30年来,罗尧治亲历中国空间结构技术从跟跑逐渐走向领跑、从国内走向国际,推出了一系列“中国方案”。回望过去取得的成绩,罗尧治的诀窍是一份勇担使命的决心,“工程是不等人的,我们的工作没有退路。我常和学生们说,要怀有‘这个问题我们不解决谁来解决’的担当和信念,十年磨一剑,一步一个脚印,为这个时代、为我们的国家贡献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