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专版

诸暨市消防救援大队打造“枫桥式消防救援队站”

消防治理新模式 助力社会消防安全

刘丹怡 楼超臣

  “贴得近、联系紧、防得好、救得早”,绍兴市消防救援支队诸暨大队率先开展“枫桥式消防救援队站”创建。通过建立村社区消防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和发动相关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参与隐患排查治理,构建了网格划分“1+1+N”机制,实现了执勤巡查有力量。同时,依托村社区治安联防组织建立建强消防微型站,配齐配备消防救援器材,实现了灭火救援有队伍。因地制宜构建村社区消防宣传新阵地,多元化推进社会化消防宣传工作,实现了消防宣传有阵地。探索结合这些措施和方法,诸暨大队凝心聚力践行和发展“枫桥经验”的好经验好做法,为诸暨消防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前工作

  为消防工作填上“手脚”

  为全面提升公共安全服务水平、有效预防和化解消防安全风险,诸暨大队率先推出基层消防治理新模式——“五前工作法”。该模式以组织前移、力量前置、隐患前除、宣传前入、服务前行为核心,旨在构建更加紧密的消防安全网络。

  诸暨大队将消防驻村指导员制度与街道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精准选派指战员覆盖全市村社,实现点对点的帮扶指导,确保消防资源下沉到基层一线。同时,主动调节化解矛盾纠纷,解忧纾困,心贴心解决问题,让群众感受到消防服务的温暖与及时。此外,创新应消融合策略,推动群防群治,手拉手共除隐患,强化了村社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消防站的功能也由传统的“等警来”转变为“主动防”,从单纯救火拓展到全方位服务,实现了“群众唱主角、干部来引导、德法加智治、有事当地了”的实践要求。这一转变不仅提高了消防救援效率,也让“火焰蓝”成为群众心中的“办事服务员、灭火战斗员、问题调解员、知识宣传员、平安守护员”。

  智治消防

  为基层治理装上“大脑”

  在推动行政监管和监督执法体系建设中,诸暨大队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与诸暨市社会治理中心合作,打造了一个覆盖全市的消防隐患监测网络。该网络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对城市流动人口、重点人员及场所进行实时监控,并结合前期风险摸排信息,优化巡查和宣传策略。

  诸暨大队动员了180余名消防员配合1465个网格内的专职网格员,深入一线开展隐患排查。这些“前线战斗员”通过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平台即时上传隐患信息,保证问题得到及时响应和处理。此外,平台还提供了任务派发、整改指导、复查监督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闭环管理。

  至今,诸暨市已采集消防隐患数据1.8万余条,确保隐患得到100%的及时处置。这种数字化治理模式转变了传统监管方式,将线下单一执法升级为线上整体智治,有效解决了基层管理中权责不明和其他老大难问题。

  创新模式

  为消除隐患插上“翅膀”

  在诸暨市,枫桥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杨泽锋和蔡宇涛走进枫源村,向村民赠送印有消防安全提示的“消防牌”围裙和草帽。这一举措旨在提升民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是深化“五进”消防宣传活动的一部分,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诸暨市消防救援大队秉承“枫桥经验”,致力于打造“家门口的消防站”,将消防宣传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他们推出的“上九头”宣传模式,涵盖了灶头、炕头、地头等多个生活场景,通过派发实用的宣传品,让消防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自去年首次推出“九头”宣传品以来,该系列受到了广泛好评。消防指战员、志愿者和网格员在排查火灾隐患的同时,将这些宣传品送入千家万户。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期间,冰袖和草帽等物品成了户外工作者的必备品。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消防治理新模式 助力社会消防安全 2024-04-25 浙江日报2024-04-2500004 2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