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南有时尚小镇 北有和美乡村

桐乡市濮院镇:城乡统筹,叩开美好生活之门

  提到嘉兴桐乡市濮院镇,“毛衫”“古镇”等名词很快浮现眼前,这也形成了人们对这座江南小镇的固有印象。

  殊不知,作为京杭大运河出嘉兴市区后流经的第一个古镇,濮院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坚持党建引领,在运河两侧勾勒一幅独具特色的共同富裕新图景:南有时尚小镇,北有和美乡村。

  如今,运河以南是全国最大的羊毛衫市场,市场成交额连续5年保持千亿元规模,还获评中国商品市场综合百强榜第18位;运河以北是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一条18公里的美丽乡村精品线,途经共享餐厅、理想村、橡子湾、博客农庄、大圣果园等区域,串珠成链,解锁了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蝶变密码。

  创造无中生有奇迹

  拓宽产业富民路

  在濮院羊毛衫市场,永越村最早尝到羊毛衫产业发展甜头。1976年,濮院弹花生产合作社用3台手摇横机制成第一件羊毛衫,后与印染合作社合并为桐乡第一羊毛衫厂。作为不产羊毛的濮院,创业之初,企业和个体户想方设法进原料,并将织好的羊毛衫拿到马路边售卖。这便有了“马路市场”。

  1992年10月,永越村获得政府支持拿到100多万元贷款在双燕路兴建毛衫交易市场。1993年市场开业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把双燕路挤得水泄不通,门市部前常常排起几十人的抢购队伍。永越村趁热打铁,同年又投资规划建造双燕路扩建工程及濮院羊毛衫市场二区。

  在双燕路上,马先华经营的上海豪港针织店,开业至今已有近30年。他还以门店为基础,创办了生产工厂,实现自产自销,带动200多人就业。

  “濮院镇政府也在抓市场改造提升,双燕路很快大变样,原本露天的街区加盖了遮雨棚,路面也平整了,引来了更多的商户和批发商,不起眼的乡道很快变身精品一条街,我发现周边很多村民都在这条路上当起了老板。”马先华感慨不已。

  从双燕路起步,永越村织好毛衫产业,一跃成为桐乡市首个村集体收入超过千万元的行政村。“目前,村里有300多家羊毛衫企业,多数人从事羊毛衫产业,村集体收入也主要来源于各类门市、商铺的租金。”永越村党委书记庄明火道出了强村的密码。

  村集体经济壮大了,老百姓的日子也更红火。最近,永越村新落成的17层楼70多米高的“村民大厦”,刷新了大家对乡村的固有印象。“大楼里布局了家宴中心、文化礼堂等,其中十层楼将作为电商直播、样品展览等场地,继续服务本地羊毛衫企业,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再增加约300万元的租金收入。”庄明火说。

  回望20年的发展历程,不产羊毛的濮院,从双燕路等“马路市场”起步,逐步建成濮院时尚中心、国贸名品港、世贸大厦、轻纺城等20个商圈标杆市场、1.3万余间市场商铺,带动就业创业人员超20万人,走出了“无中生有”的产业富民拓荒路,创造了“零资源”经济的奇迹。

  农文旅融合发展

  打造城乡统筹发展范本

  产业兴旺,给城镇建设注入动力,也为乡村蝶变带去新活力。近年来,濮院镇通过农田生态灌溉、田间绿色防控、耕地土壤健康、农田退水“零直排”、数字化管理等措施,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打造出现代生态农业园区新高地,实现了农业绿色发展。在“万亩方”农田,建设H型生态排灌渠道44.5千米,种植挺水植物,吸收农田退水中的氮磷等物质,在农田中间还建有6个生态绿岛,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农田生态系统;而农田退水则分别进入3处生态拦截渠,退水经过生态透水坝、反硝化除磷池、沉泥池、生态浮岛、过滤池等设施,进行梯度净化、循环净化,实现农田退水“零直排”,2023年纳入全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培训班实地考察课程。

  在农业产业上,濮院运河北已形成了粮油、葡萄、水产“三大特色”。3.12万亩的“浙北粮仓”谷仓禀赋;阳光玫瑰精品葡萄在长三角、桐乡“葡萄王”各类评比中屡摘金奖;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亩均效益超1万元。

  濮院镇副镇长朱博恒介绍说,近年来,濮院镇以运河乡村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为抓手,科学布局休闲观光旅游带、现代农业核心区、粮菜轮作示范区、美丽乡村示范区等“一带三区”,并在核心区打造了千亩水产、千亩葡萄、千亩粮油等“三个千亩”连片高质量主导产业示范基地,引领一二三产集聚融合,促进农文旅协同发展。

  2022年起,濮院镇开始将星旗村、新港村、红旗漾村、新东村、新妙智慧村等运河边区域所有行政村串联起来,一条18公里长的“沃野乡趣永新路”美丽乡村精品路线已然成型,成为“美丽乡村休闲游”重要载体。

  来到星旗村的橡子湾休闲农庄,紫藤花还在绽放,趁着好春光,不少市民围在一块烧野火饭、喝咖啡。400亩的区域里除了有大片的苗木,还有碧波荡漾的河塘、平整宽阔的大草坪,业态布局十分齐全。为抢抓春日流量,农庄不断提升环境和配套设施,例如打造花园式纱幔的围炉煮茶、设置天幕帐篷等,将氛围感拉满。

  “我们从3月初就进入了旺季,现在每个周末预订野火饭的都有40多锅,这波客流高峰预计会持续到6月。”农庄老板沈子洋说,最近经常有数百人的研学团队来举办活动,一年下来,营业额能达到700多万元。

  离开橡子湾休闲农庄,往北走了1公里,就来到了濮院镇未来理想村项目现场。错落有致的民宿小屋,镶嵌在树林、花草间,让人仿佛进入了乡村“秘境”。这里正紧锣密鼓地为开业做筹备,预计于4月底启动运营。

  沿着理想村往东走,不远处就是红旗漾村的千亩稻田,在这其中,一片水杉尤为吸引眼球。春绿秋红,成了热门打卡点。这片被称作杉林部落的独特景致,成了濮院“沃野乡趣永新路”美丽乡村精品路线上的一抹亮色,当地在此建起了共享餐厅。置身其中,既能欣赏到四季的别样风光,还能登上10层楼高的瞭望观景台,俯瞰千亩稻田的壮观景象。历经建设与微改造、精提升,共享餐厅目前已进入试营业阶段,里面还布局了餐饮、咖啡、下午茶、户外烤肉、野火饭等丰富的业态。

  可以说,濮院的城镇与乡村,如同“并蒂莲”,花开两朵各有芬芳。

  (图片由濮院镇政府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桐乡市濮院镇:城乡统筹,叩开美好生活之门 2024-04-25 浙江日报2024-04-2500012;浙江日报2024-04-2500014;浙江日报2024-04-2500020 2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