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创新金融服务

把更多金融资源投入支农支小

  本报讯 (记者 吉文磊 通讯员 戚颖颖) 又到一年采茶季。在杭州市临安区相见村,茶农们穿梭在茶垄间娴熟采摘嫩叶时,镇上的相见共富茶厂制茶车间内,一条条自动生产线也开足马力,将茶叶杀青、揉捻、做形……

  “近期气温回升,每天都有鲜叶运过来。我们刚获得信贷支持,经营发展更有信心了。”留学返乡的茶厂负责人潘青青说。

  潘青青的“定心丸”,来自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茶产业季节性强,短时资金需求量大。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潘青青的情况,主动上门为她提供了400万元信贷支持,及时补足了资金缺口。”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临安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周学诚说。

  乡村振兴和民营小微企业一直是金融服务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坚持把更多金融资源投入到服务乡村振兴、民营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截至2024年3月末,全省农商银行系统各项贷款余额超3.58万亿元,承担了全省一半的农户贷款和四分之一的小微企业贷款。

  以打造乡村振兴主办银行、民营小微伙伴银行、普惠金融主力银行为目标,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推出了服务核心供应链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的“供链宝”产品;为“新农人”提供“农创贷”融资服务,目前已为7000多户“新农人”提供近90亿元的资金支持。

  海宁红狮集团负责人沈建一说:“在大多数银行不敢贷、不愿贷的时候,是农商银行在1998年给了我们第一笔60万元贷款,后来又一路支持,特别是在企业扩大产能规模、研发资金短缺时,农商银行及时向我们增加授信。可以说,是海宁农商银行的科技金融,帮助我们走上了自主创新道路。”

  从创业的“第一口水”,到如今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如今,平均每两家小微企业就有一家享受浙江农商银行系统的综合金融服务。

  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趋势新重点,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还围绕“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重大工程,引导系统内行社持续加大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苍南农商银行全面推广“科创指数贷”“知识产权质押贷”,近三年信贷支持全县半数以上的新注册小微企业;嘉善农商银行联合县科技局,创新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产品……记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末,全省农商银行系统信贷支持科技企业2.83万户,贷款余额2825亿元,科技企业贷款占全省银行业的20%。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1 把更多金融资源投入支农支小 2024-04-21 26782941 2 2024年04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