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金融

秉初心服务“浙”里 担使命再谱新篇

——写在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成立二十周年之际

  2004年,浙江省农信联社正式成立(2022年改制为浙江农商联合银行)。二十年来,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始终坚守支农支小主责主业,在服务“三农”、服务民营小微、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上做出了优势、做出了特色,各项工作走在全省银行业和全国农信系统的前列。

  截至3月末,浙江农商银行系统资产总额5.7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4.59万亿元,市场份额近1/5,连续15年居全省银行业第一;各项贷款余额3.58万亿元,市场份额近1/6,连续11年居全省银行业第一,连续12年荣获浙江省支持社会经济发展一等奖。

  征程万里当奋进,重整行装再出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将以全省农商银行系统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省域实践,为我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不忘初心奋楫笃行

——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征途漫漫,初心如磐。

  20年栉风沐雨、朝乾夕惕,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助力描绘“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新画卷。

  不忘初心,筑牢“农商姓党”的政治属性。一路走来,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全过程,更好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切实把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位。

  坚守定位,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一路走来,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坚持支农支小支实,依托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的网络体系,把更多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擦亮乡村振兴主办银行、民营小微伙伴银行、普惠金融主力银行的特色。在做好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倾力服务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代办各类政务服务763项,发行占全省2/3的三代社保卡、近1/2的ETC卡和810多万张医保电子凭证,均居全省银行同业首位。今年全系统与医保合作共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推动长期护理保险扩面和医保电子凭证结算向农村地区延伸普及,当好医保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桥梁纽带,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金融为民、金融担当、金融力量。一路走来,浙江农商银行系统积极服务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党建+金融”为载体,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在服务民生、助企纾困、推动发展第一线,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坚持“四下基层”,带动近万名“金融书记”“共富专员”融入基层网格。在履行社会责任、助力抢险救灾等关键时刻,农商银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成为地方党委政府派得出、顶得上、靠得住的重要力量,2020年至2021年,累计投放复工复产再贷款1497亿元,占全省55%,接近全国总量的1/10。

不忘来路担当作为

——全力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带领全系统扎根于广袤的之江大地,聚焦服务“三农”、服务民营小微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写好“五篇大文章”,在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助力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中坚决扛起农商担当。

  聚力做优乡村振兴主办银行

  在率先实施浙江农信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服务工程、完成两轮新增5000亿元和8000亿元信贷支持计划的基础上,今年实施新一轮“5年新增1万亿元”乡村振兴信贷支持计划,彰显乡村振兴主办银行担当。目前,全系统涉农贷款余额超2万亿元,占全省银行业的1/4,农户贷款余额超1.3万亿元,占全省银行业的1/2,辖内81家行社被当地政府授予“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称号。

  打通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连续十六年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构建“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服务体系,覆盖全省6000多万客户。持之以恒服务新时代“千万工程”,助力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浙江样板,探索建立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推出林业碳汇贷等专属产品,用金融活水焕新“浙”里面貌。联合省农业农村厅首创“浙农经管”系统,覆盖全省2.3万多个村社、1270万农户,助力提升村集体经济数字化管理水平。

  创新乡村振兴产品服务。推出全国第一个由政府部门和银行机构合作推广的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农户小额普惠贷款,率先实现全省全覆盖,贷款余额5254亿元,被农业农村部评为“金融支农十大典型案例”之一。积极探索金融支持“新农人”培育行动,创新推广“农创贷”融资服务,通过“农创贷”支持“农创客”7000多户、近90亿元。

  “我们种草莓的没抵押、没担保,资金一直是个问题。多亏农商银行,一次不用跑就能拿到贷款,利息还低。”在建德市杨村桥草莓小镇,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实现了100%授信覆盖,农户可以直接在授信额度内,通过手机申请贷款,当天申请、当天到账,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聚力做实民营小微伙伴银行

  浙江农商银行系统有着天然服务民营经济的基因,20年来与民营小微企业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吉利、万向、荣盛、传化等众多行业领先甚至世界级的知名浙商的“第一口水”,都来自浙江农商银行系统。

  目前,全系统信贷支持小微企业31万多户、贷款余额超1.4万亿元,承担了全省1/4的小微企业贷款。

  针对民营小微企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浙江农商联合银行积极助推融资畅通工程,持续推进“金融支持百万市场主体”“百行进万企”等活动,打赢“小微金融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收官战,小微首贷户新增5.22万户,占全省银行业44.64%,有力提升了民营小微企业服务的广度、深度和温度。

  聚力做强普惠金融主力银行

  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2013年率先全国实施普惠金融工程,2016年又进一步实施普惠金融提升工程,在普惠金融领域起步早、定力强、行动快、成效好,积累了深厚的市场领先优势,是全省网点分布最广、服务客户最多的银行。

  在浙江,平均每25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一家农商银行网点,每10位浙江人中就有8位选择农商银行的服务。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持续探索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的农商新路径,加大养老金融服务力度,协力省财政厅试点“财金助力扩中家庭项目”,发放贷款36亿元,带动3.4万人实现就业,助力让更多的家庭迈入中等收入群体。主动参与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创新推出“技能共富贷”专项产品,助力打造“增技增收”先行区。全面推广“浙里贷”等产品,充分发挥普惠金融的先发优势,推动百姓增收致富。

  “创业不用去远方,有了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家乡就是创业致富的宝藏湾。”直播间里,浙江省2023年“直播电商 共富工坊”六十佳坊主陈兵正在准备开启直播,为家乡海盐的葡萄、大头菜等线上带货。在“浙里贷”的支持下,陈兵获得了30万元信用贷款,获得了创业初期的“第一口水”,还帮助更多农户打开销路、实现共富。

改革奋进阔步前行

——为我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贡献农商力量

  时代潮流,奔腾不息;唯有与时俱进,方能勇立潮头。廿载春秋间,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持续激活改革发展的内生动能,率先全国落地深化农信社改革“第一单”,进一步彰显走在前列的农商担当。

  奋力走好农商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金融工作会议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全系统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天职宗旨,以高质量发展为奋斗目标,以服务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为重要牵引,以做强优势、做亮特色、做大空间、做实风控、做精管理为实践路径,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能,以高水平安全为坚强保障,实干担当、开拓进取,扎实走好彰显农商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持续打“创新牌”、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改革的数量级变化,带来的是活力的几何级增长。深化农信社改革任重道远,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将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科技要活力、向管理要效益、向人才要战斗力,不断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资源瓶颈、机制障碍、理念束缚,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改革能量。

  锻造勤廉并重的高素质高水平高素养农商铁军。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要坚持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全省“新春第一会”聚焦人才强省战略,做出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方向明确了、目标清晰了,队伍就是关键。浙江农商银行系统第一时间制订农商“三支队伍”建设“1+3”实施意见,将实施农商企业家接班人培育、农商战略核心人才引育、农商新型技能人才培育等“八大工程”,出台“三个卓越型”人才计划,推动全系统干部人才大显身手、各尽其才、奋发进取、竞相奔腾。

  实干成就梦想,奋斗铸就辉煌。展望未来,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将坚定信心深化实践路径,守正创新激活发展动能,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持续走在前列的新篇章,在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助力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中坚决扛起农商担当,为我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戚颖颖 严亨特)


浙江日报 金融 00012 秉初心服务“浙”里 担使命再谱新篇 2024-04-18 浙江日报2024-04-1800007;浙江日报2024-04-1800013;浙江日报2024-04-1800024;浙江日报2024-04-1800011 2 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