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汤茶香
庄千慧
在素有“浙南红都”之称的平阳县,有一种特别的茶,叫做“平阳黄汤”。
“平阳黄汤”品质优殊,单单从其独特的制茶工艺来说,它除了要经过推青、杀青、揉捻等众多道工序,尤其要经过特殊的九烘九焖的繁琐技法,制作出来的佳茗,汤色杏黄明亮,香气清芬高锐,滋味鲜醇爽口。
中国的茶文化史数千年,古人对神州的种种名茶佳茗品质均有极致妙评,我不敢追摹古人,只想剥去茶性中风花雪月的介质成分,通过茶树的根和叶的生命逻辑,阐释一种精神的光辉。
那是在1935年底时,一引战旗直指浙南,后来的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率领红军抗日挺进师进驻平阳山门镇的大屯村等地。他乡异地,征战艰辛,水土不服,粟裕犯起了肠胃病,长期闹肚子。
这件事被当地山门街的地下党员林仰持知道了。这位忠诚而细心的青年人心想,在自己家乡,一位为百姓闹革命的红军首长,九死一生对敌作战,还要受到病痛折磨,我们当地人应当给他好好调理。
林仰持大脑中第一个想到的“良药”就是当时叫“北港黄汤”的“土茶”。林仰持对于“黄汤”这个土茶是太熟悉了,这种茶是北港一带的主要作物,这里的山山岭岭,茶树青葱,山区群众祖祖辈辈种茶营生,饮茶养生,茶对于生命的普适性似乎仅次于食粮。山区社会的循环,好像也是在种茶、制茶、饮茶的回环往复中,在一代代茶业的传承中艰难延续。
林仰持从自家拿来“北港黄汤”,向粟师长介绍了该茶的制作工艺和茶性。林仰持还用黄汤亲手制作午时茶,交给粟师长的警卫员,要求他每天泡一杯给首长饮用。
林仰持的自信来自“北港黄汤”在民间惯常的润养舒暖的宿性,更有来自流传于民间的“黄汤”身世的传奇——据说,在清代乾隆年间,平阳北港一带茶商经常运茶到天津、上海、杭州等地售卖。浙南到杭城路途遥远,当年茶商肩挑步行,船运车载,茶担防雨设施或许只有一袭蓑衣。路途长远,时日长久,时遇雨天,蓑衣渗漏,茶商雨过之后即揭蓑衣晾干茶叶……如此往复,到了大城市而茶叶已“酿”出另一番风味,同时也变了茶性,变成了“黄茶”。
然而变性的“黄茶”无论是口味还是茶的功能效用,其优点都超过别的茶类。茶农们便按此“错误的步骤”如法炮制,使黄茶的色香味更臻完善。再后来,地方政府也将黄茶作为地方名品上贡朝廷。一日,乾隆皇帝的母亲饮用了平阳进贡的黄茶,竟治好了胃病痼疾。这个传说开始在平阳北港一带代代流传,“平阳黄汤”也成了佳茗中高贵的代名词。
这个故事是真实也好,是茶农们一种想象也罢,黄汤的九烘九焖工艺竟确有九转还丹之功,或许说“黄汤”像黄土地的乳汁般产生滋养,粟师长坚持饮用不久,肠胃病竟痊愈了。再后来,粟师长挥师北上,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殊勋。
岁月没有抹去将军的记忆,他一直忘不了生活在平阳山区、从事平凡劳动的林仰持,忘不了治好他肠胃病的“平阳黄汤”、那片生长“黄汤”的黄土地以及当年山区人民的哺育之恩。1962年,粟裕将军来到平阳县踏访当年战斗、生活过的地方,探望革命老同志,并点名接见林仰持。
1980年,70多岁的粟裕大将还掏出自己的3000元积蓄,要求身边工作人员转交给山门大屯村等地村民购买茶苗,发展名优茶业生产……
就是在粟裕将军去世后的1985年,他的夫人楚青还带着子女来到山门探望年迈孤独的林仰持,为老人置办了席梦思、棉被等生活用品。
而今,“平阳黄汤”已发展成平阳黄茶产业的公共品牌,黄汤茶叶基地满眼翠绿,也是连山接岭。
将军之风,山高水长,“平阳黄汤”的茶香,已随春风带着绿意,弥漫山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