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道上:
骨做的江南
(组诗选二)
阎晋
兰亭的鸟鸣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王羲之
午后的鸟鸣,是兰亭的琴声
春风不改,石碑上的晋字
一次次刻到白鹅的额头
人间,从来只有线条最美
方正的中国之字
涂抹的是墨痕,写出的是空白
这是中华文明
独有的哲学意味
用天下最柔弱的毫毛
写最有骨气的汉字
铁钩银划,横竖撇捺
可以刻入坚硬的石头
可以渗透柔软的薄纸,也可以
写进华丽的丝绸
正如这时有时无的鸟鸣
无时不在地鸣叫在人类的窗口
剡溪有戏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李白
做为诗歌的囚徒
行走在山阴道上,我更愿意
将安坐四山的小城嵊州
执拗不改地呼她尊名:“剡溪”
就像我一一遇见的
谢康乐、王右军、杜少陵、陆放翁……
战争、灾祸、瘠薄,苦难和折磨
往往把历史的倒影和咏叹
留给了曲与戏,诗与歌
须知衣冠南渡,风骨亦南渡
剡溪诗满舟,百年起越剧
这是嵊州,婉转的明亮与福乐
依旧沉醉于江南新绿所迸发的真诚
这时,我们更应该坐在台下
或者去往舞台中央
聊一聊人生背面的底气和勇气
一杯草木之味即可入腹解虑
在石头击响石头的转弯
我们一再关心一条流水的曲线
我们反复考证一座戏楼的彩衣与庄严
三月三,古老的火种
点燃现代文明。而我们
正穿过春天,赶往回家的路上
不要回头!那棵千年的香樟树
正默默举起绿色的火把
像我们失散多年的
文学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