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阅读

报告文学《仰望星空》记录中国航天的波澜壮阔——

孙家栋:星空下的追梦人

  浩瀚星空,承载着人类的梦想。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显示,我国2024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有望创造新的纪录。其中,还提到探月四期工程、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任务、“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建设等重大项目。

  这些激荡心潮的全新挑战,让人想起一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回忆起他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奉献的智慧和汗水。他,就是孙家栋。

  由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黄传会撰写的《仰望星空》近日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就在上月,该书入选第12届春风悦读榜年度榜单。《仰望星空》以孙家栋院士的科研人生为主线,真实再现了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到“嫦娥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项目历程,讲述了一位老者60余年来为中国航天事业、空间事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翻开这本书,走进这段历史,我们再度畅想星空下的航天梦。

  航天人的“梦”

  航天题材对黄传会是一个挑战。

  约20年前,他“泡”在农民工的群体中,写出了《托起明天的太阳——中国“希望工程”纪实》《我的课桌在哪里》《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等经典纪实作品;海军出身的黄传会,还创作出《中国海军三部曲》《大国行动》等反映海军史的报告文学……

  时间来到2019年,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随后,浙江人民出版社邀请作家书写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黄传会要写的主角,是孙家栋。

  2019年底,接受写作任务后,黄传会紧锣密鼓地进入了创作状态。但没多久,新冠疫情暴发,打乱了原定的采访计划。黄传会翻阅了近千万字的资料,包括《钱学森的航天岁月》《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以及任新民、屠守锷等院士的传记。“读完这一箱资料,我对航天领域有了基本了解。”黄传会告诉记者。

  他认为,孙家栋一生承担的五大工程,基本包揽了航天的所有领域,而且绝大多数项目都是作为总设计师。写孙家栋,必须要写“1059”导弹、“东方红一号”、“嫦娥”“北斗”“天问”五大工程,必须要向一般读者阐述清楚这五大工程的科技含量、工程难度、科研成果。

  这些阐述专业性太强,甚至非常枯燥。但只有将这些问题讲清楚了,才能体现出孙家栋的贡献。为此,甚至可以牺牲一点报告文学的文学性。

  在4年的时间里,黄传会的采访与写作交织进行。他和近百位中国航天人深入交流,每写一个人,黄传会都会把相关章节发给本人审阅,避免科技表述有“硬伤”。当然,还有一帮航天界专家为他指点迷津,北斗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天问一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像带小学生解题一样,为黄传会讲解航天科技的“ABC”。

  科技性有了,文学性体现在哪里?黄传会说:“报告文学创作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孙家栋承担的五大任务无法改变,更不能虚构,但在一些事情的具体描写上,完全可以添加文学想象。

  书中随处可见孙家栋仰望星空的描写,他总是微微眯起眼睛,思绪飞向浩瀚的宇宙。全书的最后,黄传会让孙家栋做了一个梦。千帆过尽后,孙家栋梦见自己来到了月球,与走过峥嵘岁月的航天老前辈重逢:有功勋卓著的钱学森,有“航天四老”,有许许多多奉献了心血的老航天人。梦中,孙家栋告诉他们,先辈们曾经的航天愿望,正在一步步实现。

  孙家栋本人看了这篇结尾,也“噗哧”一笑,说:这位作家真有想象力!

  实际上,对于作家黄传会来说,能书写那些仰望星空的奋斗者,是令人憧憬的事情。他在和航天人接触时,发现他们想得最多的就是国家利益,用国之重器,保护国家安全。

  “我一次次被航天人的精神、情怀所感动。我们的国家太需要航天人身上的这种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这种精神、情怀激励了我,给予我写作的激情。”黄传会说。

  精彩的中国故事

  2020年,黄传会第一次与孙家栋见面。这位在航天界叱咤风云、光彩夺目的科学家坐着轮椅,朴素慈祥,如同一位可亲的邻家老人。谈及中国的航天事业,他又激情迸发。

  《仰望星空》得到了孙家栋的亲笔授权及肯定。这本书准确画出了孙家栋的航天事业轨迹,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中国故事。

  比如,全书呈现了孙家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遇到的考验和挑战。孙家栋刚留学那几年,还是一般的科研人员;回国后,投身新中国导弹研制的孙家栋,会因为发射失败而在现场失声痛哭;他的科研人生从“东方红一号”开始,但无法在发射现场见证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起,让孙家栋充满痛苦和无助。

  在后期,当他双肩挑起“北斗”和“嫦娥”工程时,年已75岁,他总揽全局,同时关心着青年才俊的成长,一如当年钱学森对他的关爱;实现我国火星探测任务时,孙家栋是论证组组长,已成为一位战略型科学家……不同的时代,孙家栋的经历都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见证了中国航天从初创到初战告捷,再到如今成为航天大国、航天强国。

  书中一个个细节,让共和国功勋的形象立体丰满起来。

  翻开书页: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在即,一瞬间各系统的地面电缆、电信号接插件、气源连接器按程序从火箭上脱落……就在此时,孙家栋突然发现卫星没有收到转内电的信号。这意味着运载火箭一旦点火,送入太空的将是一颗不能正常供电的卫星,更形象地说,是一只无法工作的重达1800千克的“大铁球”。

  说时迟,那时快。孙家栋立即大声地向指挥员申请“停止发射”。太突然了,指挥员愣了一下,随即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口令:“停止发射程序!”

  在采访中,孙家栋向黄传会回忆:“后来想想也挺后怕,那时候年轻,胆子大,不顾一切,提出申请。”如果判断错误,将会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这种千钧一发之际力挽狂澜的魄力和胆量,通过黄传会的刻画深入读者心中。

  在采访中,黄传会还发现了许多小的闪光之处。一次发射,某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在餐桌上摆了只柿子,寓意“心想事成”,这不是迷信,而是希望;孙家栋给老伴准备药,老伴给他带布鞋,两人一起走过数十年的时光……英雄也有平凡的温情。

  航天精神一脉相承

  2020年,北京迎来第一场大雪。

  此时,黄传会正前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进行第一轮采访。在办公楼门厅里,他第一次见到科学巨匠钱学森的塑像目光炯炯、神情坚毅,仿佛带领着中国航天人向太空挺进——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孙家栋告诉黄传会,“航天事业是集体事业,航天工程是团队工程。您写我,同时还应该写更多的航天人。”黄传会答应了。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被誉为“中国火箭的摇篮”,行走其间,仿佛穿越时间隧道,走进中国航天事业初创时期,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并不具备搞“两弹一星”的基本条件。钱学森等一批科学家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地奋斗,第一代航天人兢兢业业、攻坚克难,才有了导弹升空、卫星上天。

  因此,在这本书的第一章,我们读到的不是孙家栋的童年往事,而是第一代航天人的代表人物钱学森、任新民、黄纬禄、屠守锷、梁守槃海外学成、奔赴祖国的过程。全书的基调也由此奠定——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

  等到留学归国,孙家栋就在“一钱四老”的领导下一起参加工作。有了先辈的言传身教,才有了孙家栋丰富灿烂的人生。后来,孙家栋也常常说,“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航天人的精神一脉相承。黄传会采访范本尧、欧阳自远、叶培建、龙乐豪、杨长风、吴伟仁、姜杰等院士,李祖洪、谢军、张荣桥、孙泽洲等航天界专家,这些大忙人一听说他要写孙家栋,没有一人推辞,都挤出时间接受采访。

  他们讲“东方红一号”、讲“嫦娥”、讲“北斗”、讲“天问”,讲数不清的奋斗史。言语间,是伟大的智慧,是飞扬的激情……

  星空下追梦人,永远风华正茂。


浙江日报 阅读 00008 孙家栋:星空下的追梦人 2024-04-12 26753758 2 2024年04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