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破60万辆
初步形成“两带一极”产业协作格局
记者 郑亚丽 通讯员 严梦玲
本报讯 (记者 郑亚丽 通讯员 严梦玲) 记者日前从省经信厅了解到,2023年浙江汽车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达7994.1亿元,比上年增长8.3%,占全省规上工业的7.2%,排名上升一位,居各行业第四位;规上产值虽然仍排第五位,但与第四位差距已缩小至1亿元,发展势头迅猛。
汽车行业规上企业营收顺利晋位,离不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2023年浙江整车产量152.2万辆,占全国比重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60万辆,占全国比重6.5%,渗透率提升至43%。全年出口9.77万辆,比上年增长22%。
良好的产品结构,是浙江汽车行业营收向好的基础。在车型上,浙江的新能源汽车囊括了轿车、运动型多用途汽车和多用途汽车3种。在动力类型上,纯电、插混和增程均有产品推出。在产品价格上,5万至10万元、10万至15万元、15万至20万元以及30万元以上区间产品均有分布。
技术储备也是浙江汽车行业营收上升的加分项。围绕智能化技术方向,零跑汽车坚持自主研发三电、车载计算芯片、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围绕核心零配件方向,海康威视、大华在车载传感器和芯片、车路协同等领域,舜宇光学在车载摄像头领域分别发力,为浙产汽车的智能网联发展丰满羽翼。
营收再上新台阶,和浙江对汽车产业的重视和布局相辅相成。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是浙江重点培育的8个特色产业集群之一,目前已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集群化发展特征,初步形成“两带一极”的产业协作格局,即“甬台温”“杭嘉湖”两大汽车产业带,以及浙中汽车产业增长极。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不光有以吉利等为代表的整车企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也很强,覆盖动力系统、底盘系统、通用件等全产业链,并加快向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新模块、新配件拓展。2023年,浙江汽车零部件规上企业达2662家,占全国比重超15%,全年营收规模达5000亿元左右。